基于色散调制的无镜像光学频域成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03908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15512.4

    申请日:2010-03-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色散调制的无镜像光学频域成像系统及方法,在参考臂中设置透射式光学扫描延迟线,用于色散的调制,确保在不同色散状态下样品轴向位置的同一性。通过改变透射式光学扫描延迟线中振镜的旋转角,实现对色散的快速调制,由此得到两种色散状态下同一样品的两组干涉光谱信号。对采集到的两组干涉光谱信号分别乘以相应的色散补偿因子,以使对应傅立叶变换后的虚部色散得到精确补偿。将上述色散补偿后的两组干涉光谱信号相减,则相应复反射信号的虚部消失,而实部仍包含有色散因子。对相减后的干涉光谱信号再次实施色散补偿,然后进行傅立叶逆变换,便可得到样品的实反射信号,以用于样品图像的无镜像重建。

    用于在体光学活检的谱域OCT内窥成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0455253C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710067679.6

    申请日:2007-03-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在体光学活检的谱域OCT(光学相干层析)内窥成像系统。包括光纤干涉仪、成像探头、探测单元、图像采集卡与计算机。为了提高成像速度,探测单元采用光栅光谱仪,深度信息是基于干涉光谱的并行探测快速提取的,无法采用动态聚焦来保证横向分辨率。因而在成像探头中将轴锥镜和内部转动的直角棱镜或圆对称分光镜组合来保证整个成像深度范围内的高横向分辨率,并实现圆周扫描的内窥成像。不仅提出了两种圆周扫描探头的实施方法,还给出了相应的系统结构。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口腔、喉、呼吸道、胃肠道、尿道、生殖道和血管的内窥光学活检和分析研究。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中的色散补偿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0398057C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610052463.8

    申请日:2006-07-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中的色散补偿方法及系统,在原有的单光栅快速扫描光学延迟线中增加一块与原有闪耀光栅平行放置的闪耀光栅且两闪耀光栅刻线平行,这就引入了两闪耀光栅间距这一独立调整变量,其与单光栅快速扫描光学延迟线(RSOD)中的闪耀光栅相对于傅氏变换透镜的离焦量组合调节,可产生大变化范围的任意符号组合的群速度色散和三阶色散,可使OCT系统中参考臂和样品臂的色散得到精确匹配。从而较基于单光栅RSOD色散补偿的OCT系统来说,纵向分辨率更接近理论计算值。双光栅RSOD色散调节范围大、补偿光谱范围宽、剩余色散小,并有常规单光栅RSOD同样的独立控制相位延迟和群延迟的能力,可承担深度扫描、位相调制和色散补偿三个功能。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中的色散补偿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887220A

    公开(公告)日:2007-01-03

    申请号:CN200610052463.8

    申请日:2006-07-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中的色散补偿方法及系统,在原有的单光栅快速扫描光学延迟线中增加一块与原有闪耀光栅平行放置的闪耀光栅且两闪耀光栅刻线平行,这就引入了两闪耀光栅间距这一独立调整变量,其与单光栅快速扫描光学延迟线(RSOD)中的闪耀光栅相对于傅氏变换透镜的离焦量组合调节,可产生大变化范围的任意符号组合的群速度色散和三阶色散,可使OCT系统中参考臂和样品臂的色散得到精确匹配。从而较基于单光栅RSOD色散补偿的OCT系统来说,纵向分辨率更接近理论计算值。双光栅RSOD色散调节范围大、补偿光谱范围宽、剩余色散小,并有常规单光栅RSOD同样的独立控制相位延迟和群延迟的能力,可承担深度扫描、位相调制和色散补偿三个功能。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异常触碰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4616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0066463.2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异常触碰检测方法及装置,属于传感器异常检测领域。步骤1:对设备屏幕划分触摸区域,获取不同区域在正常触摸下的触摸点数据,包括触摸的起始时间及对应的压力值;步骤2:对触摸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获得有效触摸点特征分布;步骤3:在设备屏幕的正常使用过程中,获取触摸点的所在区域、起始间隔和压力值,进行有效性检测,若属于有效触摸点,则屏幕正常响应,若属于无效触摸点,则对该触摸点进行阻断,屏幕不响应。该异常检测方法及装置可以检测到由于环境噪声导致的假触摸点,并进行阻断,保证手机等智能设备的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一种用于IPv6数据安全传输的网关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7403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1508173.5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一种用于IPv6数据安全传输的网关系统及方法,属于通信及物联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网关系统包括:运营商模块,为第一网关模块和第二网关模块提供IPv4地址,其中,第一网关模块的IPv4地址为目标地址,第二网关模块的IPv4地址为源地址;服务器组合模块,为第一网关模块和第二网关模块提供建立IPSEC隧道的配置文件及证书;第一网关模块,对第二网关模块发起的建立IPSEC隧道请求进行验证;第二网关模块,通过运营商模块提供的IPv4地址,向第一网关模块发起建立IPSEC隧道请求;隧道模块,用于在第一网关模块和第二网关模块之间建立IPSEC隧道;物联网设备模块,用于通过隧道模块建立的IPSEC隧道将数据加密传输至服务器组合模块。本发明具有较佳的可扩展性及智能感知性能。

    一种基于探针锚定双链的小核酸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20049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389048.7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王凯 徐逸丽 陈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探针锚定双链的小核酸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本发明属于核酸检测技术领域。一种基于探针锚定双链的小核酸检测试剂盒,包括主探针、辅探针、锚探针和荧光探针、靶标小核酸的扩增引物对和磁珠样本释放剂;主探针依次包括辅探针结合区、靶标小核酸结合区和锚探针结合区;辅探针结合区包括扩增靶标小核酸的上游引物互补区和荧光探针互补区;锚探针结合区与扩增靶标小核酸的下游引物互补;所述锚探针或主探针的5’末端标记有生物素;磁珠样本释放剂包括链霉亲和素修饰磁珠。利用所述试剂盒对小核酸进行检测,有利于排除干扰,控制本底,改善小核酸扩增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组合性,较现有技术具有明显优势。

    一种测量超流氦中第二声波的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612427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35034.0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超流氦中第二声波的传感器,包括中心设有第一通孔的顶盖以及与顶盖螺纹配合的底座;所述顶盖的第一通孔内嵌设有外侧包覆聚碳酸酯多孔膜的铜电极;聚碳酸酯多孔膜的非镀金面紧贴包覆铜电极的上表面及侧面,聚碳酸酯多孔膜上侧的镀金面与顶盖的上表面齐平;底座的下端面与SMA射频线公接头的外部壳体固定,底座的中心设有竖向的第二通孔;铜电极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处设有开孔,SMA射频线公接头的内部PIN针穿过第二通孔及聚四氟乙烯垫圈后与铜电极开孔内填充的低温导电胶相接触。相比于现有的测量第二声波的传感器,本发明的传感器可拆卸反复使用,对安装面的材质是否导电无要求,使用场景广泛,同时提高了测量精度与准确性。

    一种采用回热式制冷机冷端与热端直流的氢、氦节流液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79120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566059.1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回热式制冷机冷端与热端直流的氢、氦节流液化系统,属于低温制冷技术领域,包括回热式制冷机模块、热端直流模块、冷端直流模块、节流液化模块、气相循环模块;各模块相互连通,形成工质流动闭合回路;回热式制冷机冷端和热端通过直流管路和直流流量阀引出直流;热端直流制冷工质通过与回流低温工质换热降温后与冷端直流工质混合进入节流液化模块进行节流液化产生液体工质;液体工质输出冷量进行制冷后通过气相循环模块进入压缩装置背压腔,完成循环。与现有使用回热式制冷机的小型氢、氦液化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便利,换热效率与系统综合液化效率高。

    一种增强链霉菌基因组编辑效率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7864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0403824.3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强链霉菌基因组编辑效率的方法及其应用。通过添加控制Cas9活性的元件,实现在转录、翻译和蛋白质水平上对Cas9蛋白活性的三重控制,抑制Cas9蛋白对链霉菌的细胞毒性,提高链霉菌中质粒的转化效率,在诱导条件下又能实现高效基因编辑。本发明建立了一个既受到化学小分子诱导,又受抑制蛋白调控的基因编辑系统,抑制Cas9体内毒性,在不影响编辑质粒转化效率和宿主细胞自身生长代谢的前提下,实现遗传元件的高效导入和后续基因的高效编辑。小分子化学诱导剂添加方便,能够实现基于双链断裂、定向修复的基因组高效精准编辑。本发明可应用于包含模式或工业链霉菌在内的链霉菌基因工程和遗传修饰改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