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75644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45477.3
申请日:2013-11-0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1N19/02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模拟实际混凝土浇筑工程状态,匹配浇筑混凝土试验块,在不改变其浇筑及工作状态的前提下,通过作动器施加接触面正压力和试块的滑动水平顶推力,测试结果准确,操作便捷,试验数据价值高,可适用于建筑梁柱接头、节段预制梁及沉管节段接头设计等领域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3572770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72353.4
申请日:2013-11-15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箱水工结构物及其建造方法,其沉箱和钢管桩一同在陆上制造并浮运至施工现场,临时锚碇就位,以沉箱为施工平台沉放钢管桩,再通过锁紧装置固定沉箱与钢管桩,形成桩-箱组合的水上临时施工平台,通过止水装置进行沉箱的底板止水,通过在沉箱体内进行干施工,浇筑后浇混凝土,形成整体受力结构。本发明前期不需进行地基处理等水下作业,能适应海上恶劣的波浪环境及复杂的地质条件;且具有现场施工快速,安全风险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425429A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110374444.8
申请日:2011-11-22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21D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压平衡盾构泵送渣土的方法,它是盾构法暗挖隧道过程中,将盾构机挖掘的渣土过滤石块后,加入添加剂对渣土进行流塑性改良后,改良后的渣土塌落度为165~185毫米,利用渣土泵及管道泵送出去;所述添加剂是水、泡沫剂、高分子聚合物、膨润土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本发明方法可在掘进同时进行渣土运输,有效地提高掘进工效;在盾构始发阶段,由于渣土泵送,可以不需要额外增加出土井,并能实现始发阶段即达到正常掘进;在出现隧道喷涌时,能连续地将渣土泵送出去,将极大地提高隧道泥浆清理的工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49871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22100.9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韦德鉴 , 黄建勇 , 翟世鸿 , 冯先导 , 沈立龙 , 何俊辉 , 林红星 , 邓志强 , 胡骏 , 刘杰 , 姚平 , 张帆 , 韩飞 , 仇正中 , 赵东梁 , 张磊 , 骆钊 , 肖苡辀 , 孙进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于散热降温的多孔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及结构,施工方法结合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特点,在每层混凝土施工前沿竖向布设该层的多根内空的孔道模具,孔道模具高出混凝土面20~30cm,作为与外界连通的散热通道,混凝土水化热传递至空气中,降低混凝土结构内最高温度和内外温差,改善了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情况,进而降低混凝土开裂风险,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标准,减少骨料冷却费用投入,降低温控成本,整体降低碳排放量,更利于工程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同时,形成的多孔结构可显著减少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用量,在施工过程中,孔道模具无需拆除,减少了施工流程,施工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33981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1811186155.3
申请日:2018-10-1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鸿 , 翟世鸿 , 杨秀礼 , 张世奎 , 冯国益 , 孟奎 , 徐杰 , 陈培帅 , 蒋道东 , 程茂林 , 华晓涛 , 吴中正 , 陈少林 , 邱敏 , 涂同珩 , 李涛 , 管政霖
IPC: E21D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断面链式掘进拼装掘进机,其设置于始发基坑并可沿掘进方向前移,包括:一对支护侧板,其相对竖直设置;一隔板,其设置在一对支护侧板之间,将一对支护侧板之间的空间分隔一位于前侧的挖掘仓,及位于后侧的拼装仓;多个链传动装置,其间隔设置在所述隔板上且位于所述挖掘仓;每个链传动装置的链条传动面均对着撑子面,所述链传动装置的链条传动面上沿其传动方向设置有多个钢板及多个刨土钢齿;其中,当所述链传动装置传动时,链传动装置的链条传动面上设置的多个刨土钢齿不断开挖撑子面,钢板将刨土钢齿刨下的土层不断传送至始发基坑上方。本发明具有无需支护,方便施工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全断面链式掘进拼装掘进机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653890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710967180.4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穿隧道的移动式支护结构,包括支护顶推板,支护顶推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块与其垂直的支护侧板;支护侧板的前端沿竖直方向设有可左右摆动的第一导向板装置,支护顶推板的底部沿水平方向设有可上下摆动的第二导向板装置,支护顶推板上设有用于驱动支护结构移动的支护驱动装置。支护结构能适应现场的快速化拼装施工。基坑支护开挖安全可靠风险小、施工速度快,占用路面时间短、范围小,对交通影响较小。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施工对城市造成的影响,施工过程安全可靠,综合施工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729933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810650677.8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培帅 , 翟世鸿 , 谭啸峰 , 黄威 , 许超 , 孔茜 , 高如超 , 刘东军 , 罗会武 , 杨睿 , 余磊 , 李德杰 , 蒋道东 , 江鸿 , 胡乘恺 , 袁青 , 蔡超君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盾构隧道抗剪式旋喷冻结封堵叠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盾构隧道抗剪式旋喷冻结封堵叠合结构包括:旋喷堵墙,其设于完好管片侧,所述旋喷堵墙的高度不小于管片内径;冻结堵墙,其也设于完好管片侧,且所述冻结堵墙与所述旋喷堵墙叠合并在管片内形成旋喷冻结堵墙,所述盾构隧道抗剪式旋喷冻结封堵叠合结构抗剪强度较高;本发明中盾构隧道抗剪式旋喷冻结封堵叠合结构的施工方法中采用具有双层管体结构的冻结管,通过注浆管对冻结管进行预注浆加固,操作简便,更好的控制冻结法施工后地层沉降,减少对施工环境的影响,同时配合使用注浆管清洗装置对清洗注浆管所用的水进行反复回收利用,减少污染,节约水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0954015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0964353.6
申请日:2019-10-1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湖北工业大学
Inventor: 翟世鸿 , 吴忠仕 , 陈陪帅 , 许超 , 曾亮 , 杨志勇 , 余俊 , 刘杰 , 贺创波 , 高如超 , 杨钊 , 杨擎 , 刘东军 , 刘文 , 陈祥龙 , 熊栋栋 , 张飞雷 , 钟涵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激光调焦和图像识别的盾尾间隙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工业相机安装在顶推油缸之间的盾壳内壁上,且每个工业相机的两侧对称分别安装激光测距仪和激光发射器;S3:激光测距仪粗测工业相机至管片的距离,控制盒根据此距离设定工业相机的焦距;S4:工业相机聚焦完成后对测量区域进行拍照,并反馈给工业PC,获取盾壳、管片轮廓点云坐标,然后通过软件自动计算两道激光十字线光源中心连线的中点到管片内边缘线的垂直距离d;S5:根据d计算得到测量区域的盾尾间隙。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中人工测量精度受测量人员技术影响大、测量效率低无法实时监测以及常规图像识别技术测量结果不稳定等不足,可广泛应用于盾构施工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208478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710523068.1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预制装配式桥梁一体化快速施工方法。在已拼装完成的桥面上搭建架桥机,通过运梁车运送预制墩柱、预制盖梁和钢主梁至已拼装完成的桥面上,架桥机吊运预制墩柱至浇筑于地面的承台上,待预制墩柱与承台完成固定连接后,架桥机吊运钢主梁至顺桥向相邻两根预制盖梁上,然后在钢主梁上铺设桥面板完成该跨桥段的拼装,再吊运预制盖梁至与承台完成固定连接的预制墩柱上,驱动架桥机沿已拼装完成的桥段行进一跨进行下一跨桥段的拼装,依次进行直至所有的桥段拼装完成。本发明可以完成预制墩柱、预制盖梁、钢主梁等所有构件的安装,实现了桥梁上、下部结构同时施工,有效提高了现场的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700885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910844123.6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翟世鸿 , 吴忠仕 , 陈培帅 , 江鸿 , 唐湘隆 , 冯德定 , 袁青 , 袁远 , 何志军 , 沈学军 , 林玉刚 , 杨林 , 刘毅 , 王伟 , 梁晓腾 , 闫鑫雨 , 黄威 , 杨擎 , 蒋道东 , 高如超 , 孔茜 , 许超 , 熊栋栋 , 邱敏 , 贺创波 , 方俊 , 周勇 , 刘鑫 , 幸元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隧道变形实时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划分区段:将隧道待监测区段划分为区段1、区段2······区段N,每个区段设置多个监测断面;2)设置雷达信标:在每个监测断面的顶部安装一个竖向雷达信标,而其中一个水平面安装相对的两个水平雷达信标;3)设置雷达:每个区段的底部安装一个竖向雷达,同时安装一个或相对设置的一对水平雷达;4)监测:各竖向雷达和水平雷达分别与数据采集传输仪连接,数据采集传输仪与工作站无线连接,工作站对雷达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得到各监测断面上拱顶竖向位移和净空收敛值。本发明利用毫米波雷达相位干涉测量技术,可方便快捷的进行各断面沉降、收敛数据的实时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