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气动性能模拟动模型试验制动方法及其制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41137A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910000082.9

    申请日:2009-01-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列车气动性能模拟动模型试验制动方法及其制动装置,所述制动方法包括:在列车模型运行轨道的一段上设置摩擦材料,使列车模型行驶至该段轨道时受摩擦力而减速;在列车模型运行轨道上设置一制动挂件,该制动挂件连接一牵引绳,牵引绳与一制动筒内的活塞体连接列车模型上设置一可与该制动挂件挂接的制动楔块;当列车模型经过该制动挂件时,所述制动楔块与制动挂件相连。本发明能够使列车模型在超短距离内实现安全制动且不会对列车模型内的车载测试系统产生任何干扰,其通过机械方式实现了高速列车模型的安全和有效制动,有利于试验轨道的超短距设置,降低列车气动性能模拟试验的设计成本,并提高了列车模型制动的安全性。

    用于耐冲击吸能列车车体的底架

    公开(公告)号:CN1669855A

    公开(公告)日:2005-09-21

    申请号:CN200410022995.8

    申请日:2004-03-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车辆的车体部件,尤其是耐冲击吸能列车车体的底架,它由纵向吸能梁A与牵引梁B以及A与B之间布置控制底架变形顺序的横梁D而构成。吸能梁A上开孔的位置与牵引梁B上开孔的位置相对应,即吸能梁A上的孔a、孔b、孔c分别与牵梁上的孔e、孔f、孔g相对应。纵向吸能梁A满足2000KN的纵向压缩载荷;牵引梁B满足1500KN的纵向拉伸载荷。车体的强度和刚度满足国际铁路联盟UIC强度标准,当列车发生碰撞事故时,有效地降低撞击减速度,减少了撞车事故造成的损失。

    流线型列车头部外形与结构的设计、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34735A

    公开(公告)日:2005-07-06

    申请号:CN200310120809.X

    申请日:2003-12-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30/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铁路车辆的种类和车体部件领域,尤其涉及铁路流线型列车,包括铁路提速机车、提速内燃动车组和提速电动车组的动车、高速电动车组的动车、高速磁浮列车的头部外形及结构设计,其特征在于:将流线型列车头部外形用多块的NUBRS曲面片组成,通过动态自动生成或调整控制曲面片的中间型线来形成流线型列车头部外形;再将头部结构为空间网状结构的平面曲梁与头部外形一致的蒙皮组焊成流线型列车头部,本发明极大地减轻了设计、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生产周期,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实现了流线型列车头部外形设计、制造一体化。

    铁路客运列车耐冲击吸能车体

    公开(公告)号:CN1394778A

    公开(公告)日:2003-02-05

    申请号:CN02126784.7

    申请日:2002-07-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客运列车,尤其是动力集中型动车组的动车和拖车、动力分散型动车组的端车和中间车车体。车体两端部的非载人区为产生塑性变形的吸能结构,中间部分载人区(或机器间)为产生弹性变形的弹变结构。弹变结构位于车体两端枕梁内侧,吸能结构A或F位于车体外端至枕梁之间;吸能结构E位于流线型司机室控制台前方。吸能结构按照一级、两级或多级纵向刚度设置。它能够将列车碰撞时产生的巨大的冲击动能转化为车体非载人区的变形能,为乘员提供足够的安全空间,减少了撞车事故造成的损失,提高了列车的被动安全保护功能。

    桥梁检测车平台对接装置
    1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361014U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20369132.2

    申请日:2013-06-25

    Abstract: 一种桥梁检测车平台对接装置,包括安装左、右工作平台对接面上的对接门架,所述对接门架沿所述工作平台旋转方向的一侧设有公头,另一侧设有母头,所述公头伸出所述工作平台末端,所述公头和所述母头上设有相对应的销轴孔,所述左工作平台上的公头与右工作平台上的母头啮合后再通过安装在所述销轴孔内的销轴固定。本实用新型使得采用旋转连接的工作平台连接时定位方便准确,对接时啮合良好,而且使得工作平台连接稳定。

    导梁走行式的桥梁检测及救援作业车

    公开(公告)号:CN203583361U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20714970.9

    申请日:2013-11-14

    Abstract: 一种导梁走行式的桥梁检测及救援作业车,由导梁、动力车、检测车和救援车四个部分组成,该车在桥下作业。检测车和救援车的结构为多级桁架式,在液压油缸的作用下能够收缩和旋转折叠,救援车的桁架内部安装有起重装置。导梁上的检测车和救援车在过桥墩时,两车完全收缩折叠,其最大横截面尺寸在1.1m×1.1m内。桥梁检测工况下,救援车完全收缩折叠,检测车部分展开,提供用于桥梁检测的作业平台;救援工况下,检测车和救援车完全展开,在桥墩两侧搭接出门架结构,此时,救援车上的卷扬机位于门架中间,能够进行起重救援作业。本装置具有载人载物、桥梁检测和起重救援的功能,自行提供动力,具有通过桥墩的能力,检测作业范围广,可便捷有效地应用到桥梁的日常维护工作中去,还可作为铁路事故应急救援的设备。

    高速铁路高架桥梁检测及救援作业车

    公开(公告)号:CN203334180U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20367744.8

    申请日:2013-06-25

    Abstract: 一种高速铁路高架桥梁检测及救援作业车,包括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的两架体,所述架体对称安装在高架桥箱梁的两侧,架体包括走行车体、起重门架、主工作平台、辅助工作台和竖井桁架。所述桥面走行车体与起重门架通过竖井桁架连接,竖井桁架下端安装所述辅助工作台和旋转装置,辅助工作台的端部安装起重支撑装置,旋转装置与伸入桥下的工作平台连接,所述主工作平台之间通过对接装置进行连接。所述起重门架中间部位安装升降装置。本车具有载人载物、桥梁检测和起重救援的功能,自行提供动力,具有通过桥墩的能力,检测作业范围广,可便捷有效地应用到桥梁的日常维护工作中去,还可作为铁路事故应急救援的设备。

    铁路大风监测预警系统
    1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181512Y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820052439.9

    申请日:2008-03-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大风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大风监控数据中心、多个大风监测点、DMIS网络与TMIS网络、同时连接所述DMIS网络与TMIS网络的交换服务器、行车调度中心以及被监控列车;所述大风监控数据中心从所述多个大风监测点实时获取风速数据;所述大风监控数据中心通过所述交换服务器从所述的DMIS网络与TMIS网络获取所述被监控列车的实时运行信息和列车编组车型信息;所述大风监控数据中心向所述的行车调度中心发送实时限速行车指令,所述的行车调度中心将所述的实时限速行车指令转发到所述被监控列车。该系统能有效保障列车在风区的运行安全。

    铁路客运列车耐冲击吸能车体

    公开(公告)号:CN2555206Y

    公开(公告)日:2003-06-11

    申请号:CN02242881.X

    申请日:2002-07-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客运列车,尤其是动力集中型动车组的动车和拖车、动力分散型动车组的端车和中间车车体。车体两端部的非载人区为产生塑性变形的吸能结构,中间部分载人区(或机器间)为产生弹性变形的弹变结构。弹变结构位于车体两端枕梁内侧,吸能结构A或F位于车体外端至枕梁之间;吸能结构E位于流线型司机室控制台前方。吸能结构按照一级、两级或多级纵向刚度设置。它能够将列车碰撞时产生的巨大的冲击动能转化为车体非载人区的变形能,为乘员提供足够的安全空间,减少了撞车事故造成的损失,提高了列车的被动安全保护功能。

    列车司机室流线型活动侧窗

    公开(公告)号:CN2537613Y

    公开(公告)日:2003-02-26

    申请号:CN02208181.X

    申请日:2002-03-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机车,特别涉及一种高速列车或流线型外形列车司机室流线型活动侧窗,其特征在于:它由窗框20和活动窗21两大部分组成,窗框20固定在车体钢结构的预留孔23内;窗框20、上摇杆2、活动窗21和下摇杆8组成一双摇杆机构;窗框20和活动窗21的上、下横梁及前、后立柱的内、外边缘均为自由曲线,与流线型外形及车体内表面完全吻合;减少了列车运动时的空气阻力,有助于提高列车整体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列车外形更加美观,减小了车体结构设计的难度,有利于车体的结构设计,增加了司机室的结构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