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前端开闭机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368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070024.2

    申请日:2025-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列车前端开闭机构,包括:支撑框架、导流罩舱门和驱动机构。其中,导流罩舱门分为第一导流罩、第二导流罩和第三导流罩,分别通过第一转臂、第二转臂和第三转臂转动连接至支撑框架,驱动机构包括三个驱动元件,分别安装于支撑框架,且动力输出端分别连接至三个转臂,以为三个转臂提供驱动力。本发明解决了在部分特定车型中,按照常规型式分切的两个导流罩舱门,采用左右或上下打开的方式无法避免与吸能装置、车钩等车内部件干涉的问题,结构简单可靠,可根据车内吸能装置安装位置、车钩摆角的不同进行对三个导流罩的连接位置进行适配调整,提高了导流罩舱门对车体前端内部部件布置的适应性。

    用于轨道车辆的导流装置以及包括该导流装置的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63682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018640.3

    申请日:2025-01-0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导流装置以及包括该导流装置的轨道车辆,导流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导流板,相互面对地安装在轨道车辆的顶部,每个第一导流板在纵向竖直面内延伸;两个第二导流板,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第一导流板之间,使得两个第一导流板与两个第二导流板之间形成容纳轨道车辆的受电弓的容纳腔;检测部,适用于检测沿轨道车辆的行进方向,流经两个第二导流板2的迎风面的气流流速的流速差;以及控制部,被配置成根据流速差分别控制两个第二导流板相对于横向竖直面转动,使得流速差处于预设区间范围内,以降低在轨道车辆行驶过程中,受电弓的气动阻力以及抬升力。

    超音速客运铁路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6820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1038183.1

    申请日:2023-08-17

    Abstract: 一种混合动能驱动的超高速铁路。是在磁悬浮列车的基础上设计了新型车体。包括在车体头部内置了空气压缩机;在车体上部内置了气流管道;在车尾配置了涡轮喷气发动机等设备。在悬浮磁场和喷气发动机的合力驱动下,使车体沿磁悬浮轨道将乘客快速安全输送至目的地。本发明的关键技术是消除了列车在前行中产生的巨大空气阻力;同时又把空气阻力转变为对车体的推力;破解了列车进入隧洞里产生高强气流的动态影响难题。又通过把油水分阶段使用,变相解决了油水不可混用的科技难题,使水在高温中产生的蒸汽及在喷射中产生的涡流屏障,又能助推车体,使列车在非真空管道的自然条件下实现节能环保超高速运行。

    开闭机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3730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010073425.0

    申请日:2020-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闭机构,包括:舱门:包括可开闭的第一舱门和第二舱门;固定罩:双侧开口,两个开口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舱门可与固定罩的第一端配合;开闭执行机构:用于控制舱门开闭,包括转轴及转臂,所述转臂一端与转轴连接,另一端连接至舱门;转接机构,用于连接固定罩和开闭执行机构,与固定罩连接,并进一步与开闭执行机构的转轴连接。该开闭机构为一种分体式开闭机构,舱门、固定罩、转轴机构和推送机构为独立的子模块,通过转接机构直接或间接的将子模块组装。通过模块化组装结构的设计,实现舱门和固定罩的模块化组装,该方案可以解决传统金属构架承载前端开闭机构的重复研配、调试复杂等问题。

    一种新型高速列车外风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09966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468988.4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列车扰流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高速列车外风挡结构,包括扰流结构,所述扰流结构安装在列车上,列车包括至少两节车厢,两节车厢连接处的顶面均安装有列车,每节车厢设有两个扰流结构,两个扰流结构关于车厢呈“八”字形对称分布,扰流结构在列车的顶部降低乘务员室区域的气动噪声;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在列车外风挡上部加装扰流结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显著降低了乘务员室区域及其他关键位置的气动噪声。根据实验数据,加装扰流板后,乘务员室区域的噪声总值降低了3.6dB,其他位置如中间过道、风挡、通过台和声学空腔中部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噪声降低。这表明扰流结构在优化列车气动噪声方面效果显著。

    一种仿生翼板及列车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284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52775.0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五邑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仿生翼板及列车;仿生翼板包括多条骨架和膜片,多条骨架并列设置,骨架包括驱动部和多关节部,多关节部包括多段依次活动连接的关节,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器和牵引绳索,第一驱动器与牵引绳索连接,牵引绳索穿设于多段关节中;膜片与骨架连接,骨架带动膜片摆动;驱动部驱动牵引绳索伸缩,以带动多关节部的多段关节摆动,从而牵动多关节部上的膜片摆动,达到调节车身平衡的目的,提升高速列车列车抗横风特性、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种列车车顶绝缘子及其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2464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274166.2

    申请日:2024-0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车车顶绝缘子及其优化设计方法,涉及高速列车技术领域,包括芯棒和两个伞裙结构,伞裙结构固定设置在芯棒上,伞裙结构呈圆盘状,伞裙结构包括大伞裙和小伞裙两种类型,大伞裙的直径大于小伞裙的直径,每种类型的伞裙数量至少为一个,大伞裙和小伞裙交替分布在芯棒上,所有伞裙结构沿芯棒的轴线方向排列,相邻伞裙结构相互平行,每个所有伞裙结构的平面与芯棒的轴线垂直,伞裙结构之间的间隔为固定值。本发明通过将芯棒改良成余弦函数构成的波浪形圆柱,通过算法寻优得到最佳结构参数,达到优化绝缘子流场性能,实现车顶绝缘子的减阻效果。

    一种轨道车辆导流罩组成结构及导流罩的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1084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239458.2

    申请日:2024-09-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车体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车辆导流罩组成结构,包括导流板体件,所述导流板体件的前后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外护板件和内挡板件,所述内挡板件的上端两侧分别可拆卸连接有隔板件和连接铰链组件;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轨道车辆导流罩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工作人员将隔板件和连接铰链组件上的插板件分别与内挡板件的上下两端对应并插接,同时转动连接螺栓件进行螺合固定。本发明通过多种部件之间的配合,能充分保证相应板件之间连接的牢固性,能有效保证各板件之间位置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松动的情况,同时能在仅控制螺母件的作用下完成连接拆卸,提升组装的便捷性。

    轨道车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2928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1910706139.0

    申请日:2019-07-30

    Inventor: 陈锡阳 陈俊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轨道车,包括车厢,所述车厢包括车头和车尾,所述车头和/或车尾上覆设一具有气囊结构的柔性壳体;当所述柔性壳体处于展开状态时,轨道车整体呈流线型结构;由于本发明轨道车在车厢的车尾上覆设有具有气囊结构的柔性壳体,从而当任一辆轨道车独立行驶时具有流线型结构,风阻较小,当多辆轨道车首尾连接成一列车时,可实现无缝对接,减小列车的风阻,达到比单独行驶更小风阻的效果,降低轨道车的能耗;另外,当轨道车发生碰撞时,在展开状态的柔性壳体的缓冲作用下,有效减缓撞击力,达到保护车厢和乘客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