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7586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530073.0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8G83/00 , A61K41/00 , A61K33/243 , A61P35/00
Abstract: 一种主‑客体水溶性金属有机笼材料,它是一种呈现空间八面体构型的主‑客体配位聚合物,分散在水溶液中的粒径为20~100nm,并且在水溶液体系中能够保持原有的空间构型;该材料的结构式为:水溶的特性有利于其在生物医疗方面加以应用。该材料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正常细胞有较低的毒性,并且在低浓度下对于808nm近红外光的照射有良好的光热转换效率。该材料可以使用Pd2+或Pt2+作为金属节点,当Pt2+离子存在的情况下该材料可实现光热治疗、化学治疗协同消灭肿瘤细胞。
-
公开(公告)号:CN115449083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010050.9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循环性能的可擦除无墨印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该可擦除无墨印刷材料的化学式为[La(OH)(BINDI)0.5(DMF)3]·DMF,晶胞参数为:a=32.9128(5),b=14.7668(2),c=14.0262(2),α=γ=90°,β=100.1590。本申请还提供了所述光致变色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光致变色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在光照下变色灵敏、可逆性高、颜色变化明显。基于该材料制备的可擦除无墨印纸具有良好的分辨率、清晰度以及高的循环性能,循环200次对光响应依旧灵敏,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响应材料应用于防伪、无墨印刷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63489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010539236.8
申请日:2020-06-1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合成碳包覆磷酸钛钾纳米花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二次电池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OFs)衍生合成碳包覆磷酸钛钾纳米花的制备方法。以小尺寸的钛基金属‑有机框架(MIL‑125)为前驱体,将其加入含有磷酸和磷酸二氢钾的溶剂中,通过溶剂热后焙烧的方式一步衍生转化为超薄磷酸钛钾(KTi2(PO4)3)纳米花。该组成磷酸钛钾纳米花的片层不仅实现延单一晶面的定向生长,而且在其表面均匀包覆着一层超薄无定形碳。当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该材料展现出了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同时该材料合成方法简单,可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具有广泛的商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292286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51261.6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F1/08 , C30B29/54 , C30B7/08 , C30B7/04 , G02F1/361 , C07C209/00 , C07C2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手性有机‑无机杂化铜(I)卤化物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光学材料领域。该类材料以铜(I)为中心金属所制备的手性铜(I)卤化物比具有d‑d跃迁的铜(II)卤化物表现出更大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在紫外、可见光区和红外光区有更宽的透光窗口和更好的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其合成方法涉及将分别溶有手性有机胺和卤化亚铜的氢卤酸溶液混合,加入一定量的次磷酸,加热至溶解,经冷却结晶得到相应的手性铜(I)卤化物无色透明晶体。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步骤简单,可实现手性杂化铜(I)卤化物晶体的规模生产及在二阶非线性光学领域的应用,为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设计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8690201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810760931.X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MOF/染料复合的高量子产率白光荧光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1如式[Zn4OL2·xDMF]n所示。所述MOF材料1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锌盐、咔唑基羧酸有机配体通过溶剂热反应合成得到高量子产率的蓝光发射MOF。随后通过在MOF中同时引入红光发射的吡喃类和绿光发射的香豆素类染料,并精细调控其二者在MOF中的比例,可以得到MOF/染料复合的高量子产率白光荧光粉材料2。本发明提供的白光荧光粉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量子产率高,色温及显色指数符合照明要求,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白光材料应用于照明、显示及发光器件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851961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79910.3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为苯并菲@NKU‑111,分子式:{[Cd3(tpt)2(H2BDC)3(H2O)3].2H2O}n.triphenylene。本发明构筑新型给受体(D‑A)结构单元,通过引入给体和受体单元使分子间实现电荷转移,从而有效的减少HOMO和LUMO轨道的重叠,达到降低ΔEst和增加反向系间窜跃过程的目的,制备出高量子产率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749353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611105448.5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式(Ⅰ)所示的荧光型配位聚合物,本申请还提供了所述荧光型配位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镉盐、1,4‑苯二乙酸、2,4,6‑三(吡啶基)‑1,3,5‑三嗪与富电子型的客体分子在溶剂中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荧光型配位聚合物。本申请提供的荧光型配位聚合物为二维层状结构,客体分子处在层间,与层内平面型配体tpt有强的共轭效应,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电荷转移效应,同时由于封装了不同的客体分子,与平面型tpt配体作用力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颜色;[Cd2(tpt)2(1,4‑pda)2]·PAH (Ⅰ)。
-
公开(公告)号:CN108690201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760931.X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83/008 , C09K11/06 , C09K2211/188 , H01L33/502
Abstract: 一种MOF/染料复合的高量子产率白光荧光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1如式[Zn4OL2·xDMF]n所示。所述MOF材料1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锌盐、咔唑基羧酸有机配体通过溶剂热反应合成得到高量子产率的蓝光发射MOF。随后通过在MOF中同时引入红光发射的吡喃类和绿光发射的香豆素类染料,并精细调控其二者在MOF中的比例,可以得到MOF/染料复合的高量子产率白光荧光粉材料2。本发明提供的白光荧光粉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量子产率高,色温及显色指数符合照明要求,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白光材料应用于照明、显示及发光器件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474060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683594.4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3/003 , B01J20/226 , B01J2220/4812 , C07B220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选择性吸附分离阴离子染料性能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组成用化学式表示为:C60H39ClN14O10Zn4,以带正电荷的(1,3-二(4-羧基苯基)咪唑氯盐为主配体,1-H苯并三氮唑为辅助配体,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苯并三氮唑和金属锌离子形成四核Zn簇,再通过二酸连接成二维六边形孔状结构。该材料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对阴离子染料具有选择性吸附的作用,并显示出很好的分离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备周期短且易回收。为处理染料污染提供了理想吸附剂。
-
公开(公告)号:CN106829887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43064.3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1B21/06 , B82Y40/00 , C07C253/22 , C07C255/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21/0617 , C01P2002/72 , C01P2002/82 , C01P2002/86 , C01P2004/03 , C01P2004/04 , C01P2004/64 , C07C253/22 , C07C255/52
Abstract: 一种基于MOFs材料同步合成有机物和金属化合物纳米粒子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了MOFs通过高温碳化、热解合成金属化合物纳米粒子时,有机配体的回收再利用的问题。一方面利用MOFs的限域作用合成小尺寸且均一的金属纳米粒子,同时伴随着固相有机反应再造有机配体。解决现有制备金属化合物纳米粒子过程中存在程序复杂、成本高且尺寸不均等问题,同时回收再利用昂贵且结构复杂的有机配体,避免温室气体、有害气体的产生且大大降低了成本。本发明主要是利用金属有机框架同步合成金属化合物纳米粒子和有机配体的固相有机反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