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1423906Y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920070628.3
申请日:2009-04-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电机动力合成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和一个动力合成箱,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分别与动力合成箱连接,动力合成箱包括动力输出端、辅助动力输入端、箱体及置于箱体内的第一输入齿轮、第二输入齿轮、输出齿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解决了双电机并联的基本问题,并通过增加辅助动力输入端,为动力系统的优化实现提供了多种可能,能够实现多种实用的混合动力动力系统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203254956U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320047855.0
申请日:2013-01-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无级变速混合动力系统,发动机和行星架固结,电机与太阳轮固结,输出轴与齿圈固结,动力由发动机和电机分别通过行星架和太阳轮输入,由输出轴输出,最终驱动车轮,通过调整电机的转速,实现无级变速。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行星齿轮机构实现无级变速,相对于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CVT采用的金属带结构更加简单,效率更高,同时由于不受金属带的限制,可传递大扭矩;相对通过液压控制活动带轮的轴向移动从而实现无级变速的方式,通过电机调速实现无级变速的响应速度更快;通过实时调整电机转速,可在实现无级变速,使发动机在满足燃油经济性或动力性要求的工况下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203254955U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320047853.1
申请日:2013-01-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60K6/36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行星齿轮无级变速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电机、行星齿轮、太阳轮、行星轮、齿圈、行星架和输出轴,其特征在于:发动机和齿圈固联,电机与太阳轮固联,输出轴与行星架固联。动力由发动机和电机分别通过齿圈和太阳轮输入,由输出轴输出,最终驱动车轮,通过调整电机的转速,实现无级变速。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通过电机和行星齿轮实现针对发动机的无级变速,并在发动机恒扭矩的前提下,在不同输出转速下,输出恒定扭矩。
-
公开(公告)号:CN203063652U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20047827.9
申请日:2013-01-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行星齿轮无级变速混合动力总成,包括输出轴、发动机、行星齿轮、太阳轮、行星轮、齿圈、行星架和电机,输出轴和行星架固结,发动机与太阳轮固结,电机与齿圈固结,动力由发动机和电机分别通过太阳轮和齿圈输入,由输出轴输出,最终驱动车轮,通过调整电机的转速,实现无级变速。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电机和行星齿轮实现针对发动机的无级变速,并在发动机恒扭矩的前提下,在不同输出转速下,输出恒定扭矩。
-
公开(公告)号:CN202641342U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20218444.9
申请日:2012-05-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四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底盘驱动结构,该底盘驱动结构具有前轮和后轮两套独立的驱动系统,其中前轮采用燃油发动机或燃气发动机驱动;左、右后轮则分别由一套一体化单斜臂悬架-轮边减速式电驱动总成独立驱动;一体化单斜臂悬架-轮边减速式电驱动总成独立驱动的单斜臂悬架摆臂与轮边减速器壳体及后轮电机壳体固联在一起,并通过弹性铰与车架相铰接,绕弹性铰轴线摆动,构成左、右轮单斜臂悬架导向机构;左、右后轮电机输出轴分别将动力传递给左、右轮边减速器动力输入端,经轮边减速器减速增扭后从轮边减速器动力输出端输出并独立驱动左、右后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比功率高、等效簧下质量轻、输出转矩大、爬坡加速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202468764U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20008410.7
申请日:2012-01-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F16D28/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多片湿式离合器的常闭式电动操纵机构,包括壳体、电动机、支承轴、减速组件、操纵动作组件、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所述的电动机设在壳体的外侧,所述的支承轴、减速组件、操纵动作组件、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均设在壳体内,所述的支承轴的两端固定在壳体上,所述的减速组件连接电动机和操纵动作组件,所述的内摩擦片与外摩擦片位于减速组件的一侧,所述的操纵动作组件位于减速组件的另一侧,操纵动作组件上设有凸台,该凸台穿过减速组件抵接外摩擦片,所述的外摩擦片在凸台的推动下与内摩擦片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灵活,对环境的适应强,工艺简单,成本低,能耗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2319954U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20460067.5
申请日:2011-11-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Abstract: 本使用新型公开一种采用惯性同步器电机模块的双电机动力耦合驱动装置,包括动力电池组、惯性同步器电机模块、差速器、定轴式齿轮减/变速器和主驱动电机;其中,所述主驱动电机、惯性同步器电机模块分别布置于定轴式齿轮减/变速器模块左右侧,其电机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定轴式齿轮减/变速器模块的壳体上,主驱动电机模块和副驱动电机模块与定轴式齿轮减/变速器模块之间的安装结构采用可拆卸的固定联接方式。一个惯性同步器元件集成于副驱动电机内部构成具有动力切换功能的惯性同步器电机模块,通过对惯性同步器元件的接合或分离控制,实现主驱动电机与副驱动电机之间的动力接合或断开。用于切断或接合副驱动电机与定轴式齿轮减/变速器之间动力传递的惯性同步器元件,其接合过程还可通过所述副电机的调速控制来实现主动同步,以有效减少同步接合过程中的滑摩功损失,并缩短同步结合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202294238U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20402877.5
申请日:2011-10-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体化单摆臂扭转梁悬架同步带减速式轮边电驱动系统,单摆臂悬架摆臂、轮边减速箱体、制动钳安装板、车桥、弹性橡胶铰为一体化结构,形成摆臂一体化的轮边减速箱体组件,摆臂一体化的轮边减速箱体组件与减速箱盖固接,减速箱盖上固接有电机,由电机将动力传递给小带轮,经同步齿形带传递至大带轮后,带动半轴及与半轴连接的轮毂凸缘,从而驱动车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有效减小轮边电机带来的等效非簧载质量,同时采用同步带传动,降低了噪声,提高了效率,省去了传统减速箱的润滑系统;改善了车辆平顺性和车轮接地性;V型的扭转梁,起到了横向稳定器的作用,提升了车辆的侧倾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202264614U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1120402870.3
申请日:2011-10-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体化单摆臂悬架同步带减速式轮边电驱动系统,单摆臂悬架摆臂一体化的轮边减速箱体组件与减速箱盖固接,电机输出轴上设有小带轮,小带轮置于同步齿形带的一端,同步齿形带的另一端设有大带轮,大带轮与半轴的一端连接,半轴的另一端与通过花键与轮毂连接,轮毂与轮辋固接。由电机将动力传递给小带轮,经同步齿形带传递至大带轮后,带动半轴及与半轴连接的轮毂凸缘,从而驱动车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有效减小轮边电机带来的等效非簧载质量,同时采用同步带传动,降低了噪声,提高了效率,省去了传统减速箱的润滑系统;改善了车辆平顺性和车轮接地性。
-
公开(公告)号:CN202063010U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120176224.X
申请日:2011-05-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单纵臂减速式后轮轮边电驱动汽车动力系统,包括前轮、车架、弹性橡胶铰、单纵臂悬架摆臂、减速器、后轮电机、后轮、半轴套管,其中,弹性橡胶铰、单纵臂悬架摆臂、减速器、后轮电机、半轴套管固定安装于一起,弹性橡胶铰支承于车架,减速器设有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输出端,后轮电机为高速电机,由减速器动力输入端将动力输入减速器,经减速器中的齿轮减速,由半轴穿越半轴套管将动力从减速器的动力输出端输出至后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电机比功率高、体积小、质量轻,且通过减速增扭后其输出转矩大、爬坡加速性能较好,有效减少了等效非簧载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