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1784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87836.0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秒激光烧蚀铝合金坑深仿真模型建立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激光烧蚀三维铝合金材料模型;确定铝合金材料的热力学参数;建立激光源模型;对所述激光烧蚀三维铝合金材料模型划分网格进行仿真模拟,直至达到稳定收敛,得到激光烧蚀三维铝合金材料模型参数。利用本发明,可以有效预测纳秒激光烧蚀铝合金坑深。
-
公开(公告)号:CN11391389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287189.3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基材料的特殊表面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针对355nm、193nm以及248nm的紫外激光使用环境下防止激光烧蚀产生落尘的铝合金表面防护的方法,并进一步公开一种基于紫外激光吸收防护的铝合金表面功能防护层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基于紫外激光吸收进行铝合金表面防护的方法,通过电化学手段转化及化学手段梯度沉积方法,在铝合金工件表面形成在紫外波段具有高激光损伤阈值的功能性膜层,可以进行铝合金紫外激光烧蚀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335549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25962.6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火炮身管自动激光淬火装置,涉及军用火炮身管内壁锥面部分的自动化激光淬火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火炮身管淬火技术因管壁为锥形,不同位置处的反射镜出射点距离管壁的距离不同,导致光斑大小不同,造成淬火温度差异,影响淬火质量的问题。采用装置沿身管轴线方向的直线运动、装置沿轴线方向的转动和激光光纤与激光扩束聚焦镜组之间的距离调节,三者结合的方式对火炮身管内壁进行淬火作业,控制激光光纤与激光扩束聚焦镜组之间的距离,使光斑大小在锥形身管内壁保持大小一致(即控制透镜到反射镜、反射镜到内壁表面的距离之和保持恒定),使淬火均匀,达到较好的效果。本发明适用于火炮身管自动激光淬火作业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13497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459489.9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9C64/386 , B29C64/393 , B33Y50/00 , B33Y50/02
Abstract: 一种基于STL模型面片法向量的3D打印自适应分层方法,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打印精度和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可以控制实现对台阶效应显著以及模型特征处给予较小层厚,其余地方采用较大层厚,与等层厚分层算法相比可以同时提高打印精度和打印效率,并弥补了传统自适应分层算法不能识别模型特征或者易遗漏模型特征的缺点,较于现有分层算法具有一定优势,对复杂模型高精度3D打印等技术的分层处理环节具有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765937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510218152.3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基于机床动力学特性的切削模拟方法,本发明涉及基于机床动力学特性的切削模拟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切削仿真模型,无法考虑机床的动态性能,不能进行表面波纹度仿真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机床动力学特性的切削模拟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步骤一:得到机床的主导模态参数;步骤二:根据机床的主导模态参数将机床等效成与机床具有相同动态特性的线性杆单元模型;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等效的线性杆单元与刀具模型进行耦合,建立仿真模型;步骤四:采用步骤三所建立的仿真模型,进行切削仿真;即可得到考虑机床动态特性的切削结果等步骤实现的。本发明应用于切削模拟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404544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949700.4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0 , G01N3/02 , G01N2203/0017 , G01N2203/00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空轮胎承载骨架涨力测试机,属于涨力测试机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四组滑道呈十字形固定在底板上,每组滑道外端的底板上固定有一个限位板,每一组滑道上放置一个张力滑块,张力支臂的下端与张力滑块铰接,张力支臂的上端与压紧张力盘铰接,在四个张力支臂合围的中心位置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上端与压紧张力盘相接触,复位弹簧的下端与底板相接触,压力传感器固定在压紧张力盘的上端,顶杆设置在压力传感器的上部,张力支臂的外曲面上设有凹槽用于安放轮胎钢丝圈。测试时由四个张力支臂向四周均匀受力,测试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本发明可以测试多个尺寸的钢丝圈。
-
公开(公告)号:CN103794972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066547.1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S3/042
Abstract: 一种大口径晶体高精度温度控制装置,涉及一种晶体温度控制装置。针对现有加热装置无法实现大口径晶体精确温度控制并能保持晶体温度梯度控制在0.2℃以内问题。铜环外圆周面固定有加热器,两个内挡环的直端面相对设置并套装在铜环内且与铜环径向可拆卸连接,两个内挡环直端面之间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晶体,内固定端盖与铜环固定连接,窗口玻璃片通过内固定端盖密封固定在内挡环斜端面上,加热器外侧套装外壳,外壳两端与外固定端盖固定,测温热电偶固定在铜环上,测温热电偶的显示仪表安装在温控仪上,测温热电偶通过导线与测温热电偶的显示仪表相连,显示仪表输出温度给温控仪,温控仪通过导线与加热器相连。本发明用于大口径晶体高精度温度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122292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390738.3
申请日:2014-08-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一种低接触应力条件下接触热阻检测装置,涉及接触热阻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的接触热阻检测装置只能检测被测件在较大应力下的传热情况,无法实现低应力以致无应力状态下的接触热阻状况,同时存在材料本身自重产生的接触应力作用不能消除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螺杆和螺母的配合使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将被测件夹紧,从而实现被测件的低压力加载,同时通过升降台对被测件进行支撑,当加载压力较大时,则不需要升降台对被测件进行支撑,从而消除了因被测件自身重力所产生的接触应力的影响;多个温度传感器等间距的放置在被测件上,用于检测被测件多个位置的温度,并通过一系列的公式运算获得接触热阻的结果。本发明适用于对接触热阻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093466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639641.6
申请日:2015-09-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2B7/00
Abstract: 大口径光学元件的悬挂式在线拆装装置及拆装方法,它涉及一种在线拆装装置及拆装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大口径光学元件的悬挂式在线拆装方法存在拆装维护时间长、装置运行效率低的问题。支撑架侧板、法兰面接口板和支撑架顶板两两相互垂直固装形成支撑架体,支撑架侧板和法兰面接口板均竖直设置,第一微调机构和第二微调机构上下对应设置在支撑架侧板上,第三微调机构固装在支撑架顶板的上端面上,第一起吊装置固装在支撑架顶板的上端面上,第二起吊装置固装在支撑架侧板的下部,且第二微调机构与第二起吊装置位于支撑架侧板的同侧。本发明用于大口径光学元件的悬挂式在线拆装。
-
公开(公告)号:CN103808694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066535.9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63
Abstract: 一种大口径晶体缺陷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一种晶体缺陷检测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目前尚无使晶体在恒温状态下利用倍频效率测量方法检测晶体存在生长缺陷的方法及装置。将装有晶体的大口径晶体缺陷检测装置置于检测装置缺陷检测光路中;装置:铜环外固定有加热器,两个内挡环套装在铜环内且与铜环可拆卸连接,两个内挡环之间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大口径晶体,内固定端盖与铜环固定连接,窗口玻璃片通过内固定端盖密封固定在内挡环斜端面上,加热器外侧套装外壳,外壳两端与外固定端盖固定,测温热电偶固定在铜环上,测温热电偶通过导线与测温热电偶的显示仪表相连,显示仪表输出温度给温控仪,温控仪通过导线与加热器相连。本发明用于大口径晶体缺陷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