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94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65210.7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数据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海洋温度传感器动态补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造不同温度梯度的盐水分层,获取传感器在不同运动速度和温度梯度下的阶跃响应曲线,计算相应的时间常数,建立数据集;构建时间常数与运动速度及温度梯度之间的关系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及数据集对关系模型进行参数寻优,得到最优的关系模型;根据海洋温度传感器实时测量的温度值和运动速度计算实际环境的温度梯度;使用最优的关系模型计算海洋温度传感器的时间常数,调整滤波器的参数,实现动态补偿。利用本发明的时间常数与运动速度及温度梯度之间的关系模型可以实时调整传感器的时间常数,保证传感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响应速度和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4676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58058.X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 崂山国家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洋感应传输磁环的防腐封装方法及海洋感应传输装置,海洋感应传输装置包括壳体、磁环;所述磁环为分体磁环,包括上半环、下半环,其分别包括剖分表面及非剖分表面;所述壳体包括上舱体、下舱体,其分别形成有相对的腔体,用于放置所述磁环;所述上半环、所述下半环的所述剖分表面相对且连接;防腐封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磁环的表面沉积纳米金属薄膜;在所述磁环的非剖分表面的所述纳米金属薄膜的外侧电镀多孔合金的壳层;在所述剖分表面设置致密的导磁涂层;通过充填剂将所述上半环、所述下半环分别封装在所述上舱体、所述下舱体中。本发明减少电磁作用及热量积累磁环形变,提高感应传输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延长其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63837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010453251.0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光谱水体吸收衰减长期自动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高光谱水体吸收衰减测量仪、样品室、海水过滤器和纯净水储罐,样品室的水样出口连接三通管一,三通管一分别连接三通管二和三通管三,三通管二连接三通管四和出口一;三通管三连接三通管五和出口二;三通管四连接海水过滤器的出口和测量仪的A管下口,三通管五连接纯净水储罐和测量仪的C管下口;A管上口连接样品室的A口,C管上口连接样品室的C口,A口和C口在样品室内分别连接二入一出单向阀的两个入口;三通管六的另一出口连接样品室的水样进口。本发明所公开的装置及方法可以避免气泡在测量仪内集聚,并且能够自动清洗,保证测量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37262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899893.8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 崂山国家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非金属复合电极制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硼掺杂金刚石薄膜/金属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薄膜的制备,利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制备,调整生长参数,生长一定时间后,得到表面含有较多非金刚石碳的重掺硼掺杂金刚石薄膜;步骤2:对薄膜的表面进行处理,非金刚石碳刻蚀去除,得到具有表面微结构的薄膜;步骤3:能级匹配金属填充表面微结构,得到平滑结构表面的硼掺杂金刚石薄膜/金属复合电极。本技术方案通过薄膜生长过程中调控非金刚石碳含量及其分布,再通过刻蚀去除表面的非金刚石碳,消除了非金刚石碳对电极长期稳定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30817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820877.X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水溢油分类检测装置,属于多光谱测量技术领域,包括自动环流平台、光学检测系统和自动控制单元;自动环流平台采集含有溢油的海水,并将海水进样和海水与纳米材料的恒温混合液体分时送入比色皿;光学检测系统利用可激发荧光信号的激光光源照射比色皿中的海水进样,以激发出荧光信号并进行收集,生成荧光光谱数据;或者利用可激发拉曼光信号的激光光源照射比色皿中的恒温混合液体,以激发出拉曼光信号并进行收集,生成拉曼光谱数据;自动控制单元接收荧光光谱数据和拉曼光谱数据,执行海水溢油分类检测过程。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可以提高溢油分类检测的速度和准确度,并可对海水实现原位检测,解决了溢油溯源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4216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1911362902.9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PC: G01V1/38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嵌入式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嵌入式控制器和控制方法。一种适用于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原位测量系统的嵌入式控制器,包括嵌入式核心板与数据采集控制板;所述嵌入式核心板用于通讯控制、数据存储与分析;所述的数据采集控制板用于控制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外设开关的启闭。本发明的嵌入式控制器利用CPU处理器与单片机双控的方法,将嵌入式控制器的核心功能进行分割,既利用了集成高速处理器并移植Linux系统的嵌入式核心板多任务并发处理功能强大的优点,又利用了集成单片机的数据采集控制板实时单一控制任务性能优异,数据采集与信号判断响应时间快,控制功能执行及时的优势,使得该嵌入式控制器解决了传统的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原位测量控制系统运行不稳定,功耗大,控制功能执行响应时间长,无法进行可视化控制等应用功能扩展等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92211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31870.7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PC: C30B29/04 , C30B25/18 , C30B28/14 , C23C16/26 , C23C16/27 , C23C16/511 , C01B32/186 , C01B3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波制备石墨烯‑金刚石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微波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在单晶金刚石表面沉积金刚石薄膜,通过切片打磨的方法分别制备上下表面为(111)取向的单晶金刚石薄膜,得到金刚石基片;将金刚石基片放入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的真空室内,形成具有氢终端表面结构的金刚石基片;然后对金刚石基片所在的样品台进行加热,再通入甲烷,利用微波能量使气体电离,形成微波等离子体,激发甲烷和氢气产生活性碳氢基团和氢原子,在金刚石表面沉积薄膜,得到石墨烯‑金刚石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避免了层转移对石墨烯层造成的损伤,可控制该复合结构的呈现出导体或半导体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9439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31838.9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行结构的石墨烯‑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微波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在单晶金刚石表面沉积金刚石薄膜,通过切片打磨的方法分别制备上下表面为(111)取向的单晶金刚石薄膜;利用微波等离子体技术,通过氢等离子处理单晶金刚石薄膜表面得到具有氢终端表面的单晶金刚石;在低真空环境下,通过热丝加热甲烷、氢气的混合气体,热解产生石墨烯生长所需的碳原子,碳原子吸附在金刚石表面成核后二维重构,最终得到平行结构的石墨烯‑金刚石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避免了石墨烯转移技术带来的破坏。该复合结构的表面可以表现出导体或半导体特性,在半导体芯片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811884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010686696.3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表层水微塑料处理领域,提供表层水中微塑料的主动采集装置。包括采集浮筒、动力泵、引流机构、水位自动调节机构及过滤采集单元;采集浮筒敞口端的侧壁开设有进水窗口,其底部设有浮筒出水口;动力泵下部的侧壁设有水下进水口,动力泵的底部设有泵出水口,动力泵固定在采集浮筒内,且泵出水口与浮筒出水口连通;引流机构包括引流管及设于引流管一端的引流进水口和设于引流管另一端的表层吸水口,引流管安装在动力泵上,且引流进水口与水下进水口连通,表层吸水口处于采集浮筒中的水面位置;过滤采集单元设于采集浮筒外的底部并与动力泵的泵出水口连通。本发明对作业水域潮位差、波浪环境适应性强,能够实现主动采集、连续、快速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91241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603605.X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PC: G01C2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面无人艇路径规划方法,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确定栅格化地图中无人艇的起点终点信息、动态障碍物和静态障碍物信息;改进A*算法的启发式函数;对起点建立OPEN和CLOSE表,利用改进的A*算法搜索策略从起点开始搜索,删除距离障碍物过近的子节点;判断OPEN表子节点的全局评价函数,将全局评价函数最低的点作为新的父节点,并将新生成的父节点加入到CLOSE表中,改进节点数组减少路径节点,形成全局路径;对全局路径进行路径平滑;进行动态避障,远离动态障碍物之后,无人艇将原全局路径的点作为子目标点,继续回到原有路径当中。本发明减小了路径规划长度,有效地提高无人艇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