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5398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0423716.6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轮毂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紧螺母自动上料拧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包括线体输送模块、对称安装在线体输送模块两侧的水平旋拧机构以及安装在线体输送模块周侧的上料桁架机械手;两水平旋拧机构对待拧紧工件的两侧同时进行锁紧螺母的旋拧工作。本发明通过设置在线体输送模块两侧的水平旋拧机构,对待拧紧工件的两侧在水平面上同时进行锁紧螺母的旋拧工作,摒弃了传统的人工对工件进行上下方向的旋拧方式,本发明不需要对工件进行翻转,减少了安装工序和辅助设备的投入成本,整个锁紧螺母与工件的旋拧安装完全自动化,保证生产节拍的连贯性和生产质量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191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67008.5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同步扫描系统和同步扫描方法。本申请提供的同步扫描系统,包括加速器、升降台、线阵探测器、运动控制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数据处理单元。本申请提供的扫描系统,能够在每次扫描过程中精确控制采样的开始位置、采样位置和结束位置,能够避免由于速度变化或脉冲触发误差带来的采样不一致问题,确保采样位置、加速器出束和线阵探测器采集保持严格同步,保证多次扫描的位置精度和一致性。进一步的,在此基础上,本申请提供的同步扫描方法,在多次载物扫描的过程中,可保证多次扫描的位置的一致性,通过微动线阵探测器和多次扫描,可以间接将原本较大的探测器通道间距大幅缩小,生成一幅更高分辨率的扫描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7697401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0011227.X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叉车轮毂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动鼓螺母自动安装设备及安装方法。本发明的制动鼓螺母自动安装设备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倾斜式线体移载机构;辊道安装平台,滑动安装在倾斜式线体移载机构上,用于放置轮毂;螺母旋拧机构,安装在机架的Z轴负方向上,用于放置螺母以及螺母的旋拧;反力机构,安装在机架的Z轴正方向上,用于对待安装制动鼓上的螺栓和螺母压紧。实现螺母和制动鼓从下至上进行旋拧安装,不需要采用机械臂对轮毂进行多次的翻转,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螺母和制动鼓安装工序繁琐、作业效率不高的问题,且不需要人工辅助,保证生产节拍的连贯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2641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844657.6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工业机器人位姿误差双重补偿方法,包括:操纵该工业机器人的各关节分别进行独立的回转运动,以测量该追踪标靶的圆弧轨迹定点运动,并记录得到多个实际位置点;基于该零点,以该实际位置点拟合该回转运动的运动平面及运动曲线;获取该实际位置点于该运动曲线上法向投影的实际点,以该实际点和该回转运动的理论位置点获取该关节的角度位置误差;以该实际位置点和该运动平面获取该关节的法向偏移误差;基于该角度位置误差和该法向偏移误差,对工业机器人进行位姿误差双重补偿。本发明通过对工业机器人各关节角度运动误差测量,能够弥补传统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参数辨识不准确的缺陷,可进一步提高工业机器人运动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490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60593.5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H04B1/3827 , H04B1/3883 , H04W4/10
Abstract: 一种船闸现场巡视无线手持终端,通过船闸现场设置的无线通讯基站与船闸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船闸现场巡视无线手持终端包括:壳体,内置可充电电池,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紧急操作按钮,用于发现船闸设备运行或船舶进出闸过程中有异常情况时,立即发出暂停或停机命令,终止当前船闸的运行;液晶显示单元,用于实时显示船闸当前运行状态及手持终端自身状态,及显示电池电量、无线信号强度;震动提示模块,用于重要的信息震动提示;以及拨码开关,用于选择待监视及操作的船闸,及现场广播时选择广播区域。本发明支持多个手持终端同时与一个基站实时通讯,方便现场巡视人员实时了解当前船闸的过闸过程,进行各类应急操作,适用于当前所有船闸。
-
公开(公告)号:CN11943986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60752.1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G05B19/05
Abstract: 一种船闸安全防护监测系统及方法,该船闸安全防护监测系统包括:数据检测装置,分别安装在船闸上闸首和下闸首,用于自动感知及实时采集设定的检测区域内的过闸船舶信息;数据处理装置,实时接收数据检测装置采集的过闸船舶信息,并结合关闸门的条件,通过运算判断闸门关闭前和关闭中检测区域是否有船;若是,则停止输出关闸门动作信号;以避免发生船舶进出船闸的闸室时误关闸门,或闸门关闭过程中有船舶闯闸导致的闸门碰撞及夹卡船舶事故;以及数据采集装置,分别与数据检测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连接,用于传输并预处理获得的闸门附近过闸船舶信息。本发明还公开了船闸安全防护监测方法。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判和误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697770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311181519.X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工业机器人及其夹持手爪,该工业机器人包括夹持手爪,该夹持手爪包括:基座,通过连接法兰与机器人手臂末端连接;该连接法兰的两端安装面之间具有一夹角α,以避免该夹持手爪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奇异点;浮动机构,安装在该基座上,包括尼龙块、导向杆、浮动压缩弹簧和直线导轨,该直线导轨安装在该基座上,该尼龙块安装在该直线导轨上;该导向杆穿过该尼龙块并与该直线导轨平行设置;该浮动压缩弹簧套装在该导向杆上并对称分布在该尼龙块的两侧;以及切割刀,安装在该浮动机构上并与摆动机构连接,该切割刀的中心线与该导向杆的轴线垂直。本发明的夹持手爪具有浮动及摆动功能,能够在剔骨过程中随着规划剔骨路径随时改变切割刀具的切割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2308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338186.1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块化仿真的服务机器人设计方法及系统,涉及机器人设计技术领域,包括:根据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确定服务机器人的总服务功能和性能指标;将总服务功能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子功能,并构建各子功能的目标模块;根据性能指标,从预设的模块库中匹配出各目标模块的最优模块,以作为仿真模块;根据环境特征,构建各仿真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和数据交换形式,并将环境特征映射至模拟仿真环境中;基于模拟仿真环境,对各仿真模块进行单元测试和调整,之后进行组装测试和调整,获得服务机器人的三维仿真模型以及装配图;最后对实体服务机器人的安装组件、操作系统和软件功能组件进行调试;本发明能够提高服务机器人的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4019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69007.3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立库货架及其防坠落自动销栓装置和方法,该立库货架包括防坠落自动销栓装置,包括:支撑座,安装在所述立库货架的横梁上;安装板,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以及销栓机构,包括固定轴、连杆、摆杆和销栓钩,所述固定轴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销栓钩安装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摆杆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摆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连杆的一端枢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销栓钩的尾部枢接;其中,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摆杆带动所述连杆移动,所述连杆带动所述销栓钩绕所述固定轴的轴心旋转,所述销栓钩的头部在一扣合位置和一打开位置间切换。本发明还提供了防坠落自动销栓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18878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66571.9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工业机器人控制方法,涉及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领域;包括通过传感器实时收集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的运行数据;根据实时数据变化,动态调整控制参数;基于强化学习模型,实时分析当前任务的复杂性和机器人能力,智能分配多个机器人之间的协作任务;持续监测机器人运行状态,并在发现异常时发出预警;本发明通过强化学习模型对任务复杂性和机器人能力进行实时分析和智能分配,优化任务协作效率并提升资源利用率;构建异常检测与预警机制,快速识别运行偏离状态,在异常发生时通过分级预警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并进行任务重新分配或参数调整,显著提升了工业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下的自适应性、协作能力和运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