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39836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510137088.2
申请日:2006-03-14
Applicant: 日立工程设备建设株式会社
IPC: B66F3/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5B11/22 , F15B2211/6313 , F15B2211/71 , F15B2211/7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重千斤顶的负荷平衡调整方法。该负荷平衡调整方法用于使用多台起重千斤顶通过悬吊杆提升待提升组件,其创新点为:检测提升连接到所述待提升组件上的各悬吊杆的起重千斤顶的分担负荷,在所述检测分担负荷相对设定分担负荷的变动超过规定范围时,调整所述起重千斤顶的高度,以将所述检测分担负荷调整为设定分担负荷。即使起重千斤顶的分担负荷因悬吊杆的累计误差产生偏离初始设定状态的变化,也可以适当地调整负荷平衡。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实现上述负荷平衡调整方法的调整装置和一种可检测各起重千斤顶的分担负荷的静压,并迅速且正确地设定调整分担负荷的顶升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827536A
公开(公告)日:2006-09-06
申请号:CN200610051450.9
申请日:2006-02-28
Applicant: 日立工程设备建设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02 , C02F3/2806 , C02F2101/16 , Y10S210/9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受作为处理对象的含氨液体中的各氮成分的浓度变化影响,可以稳定地进行利用厌氧性氨氧化法等进行的含氨液体的高速脱氮,从而可以总是稳定地获得良好的液质的处理液的含氨液体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是对至少含有氨的含氨液体进行脱氮处理的含氨液体的处理方法,进行将含氨液体中所含的或所添加的硝酸还原为亚硝酸的硝酸还原处理,并且进行将在硝酸还原处理中生成的亚硝酸与含氨液体中所含的氨利用厌氧性氨氧化细菌厌氧地同时脱氮的厌氧性氨氧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709806A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200410090063.7
申请日:2004-11-01
Applicant: 日立工程设备建设株式会社
IPC: C02F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02 , C02F3/2806 , C02F3/34 , C02F2003/001 , C02F2101/16 , C02F2101/166 , Y10S210/903
Abstract: 一种厌氧性氨氧化槽的运转方法,从具有驯化厌氧性氨氧化细菌后的微生物固定化材(14A)的驯化完成槽(10),抽出微生物固定化材(14A)的一部分,将该抽出的微生物固定化材(14A)投入要开始驯化的未驯化槽(12),进行调试。根据本发明能够缩短增殖速度慢的厌氧性氨氧化细菌的驯化时间,不需要设置培养设施,同时也不使抽出厌氧性氨氧化细菌的一方的厌氧性氨氧化槽的性能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539767A
公开(公告)日:2004-10-27
申请号:CN200310101054.9
申请日:2003-10-13
Applicant: 日立工程设备建设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病毒分离用膜处理系统,在活性污泥处理装置(10)中,在保持适当活性污泥浓度的硝化槽(18)内,通过膜滤器(26)去除病毒的处理水经臭氧处理槽(66)臭氧处理后而排向系统外。此外,从污泥排放管(38)抽取的活性污泥用热处理器(54)、加热线圈(56)加热到70℃,通过由碱添加装置(58)添加碱物质,从而杀死上述活性污泥内的病毒。然后,将经热碱处理后的活性污泥返送回生物处理槽(14)或向系统外排放。根据该系统可以不降低膜通量而去除水中病毒。
-
公开(公告)号:CN1147977C
公开(公告)日:2004-04-28
申请号:CN98117066.8
申请日:1998-12-10
Applicant: 日立工程设备建设株式会社
IPC: H02G1/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方便且正确地敷设电缆。构造有一电缆敷设装置10,这样一敷设皮带18被导轮20张紧。一电缆连接装置被提供在敷设皮带18的表面,用于将电缆16的一端连接至敷设皮带18上。一驱动装置34和一张紧装置40被提供给敷设皮带18,用于运行敷设皮带18并吸收皮带的挠曲。在上述装置中,即使张力被从配电电缆16施加到敷设皮带18,敷设皮带18的导引面始终与导轮接触,皮带姿态不变且敷设皮带18也不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1093505C
公开(公告)日:2002-10-30
申请号:CN97192445.7
申请日:1997-04-14
Applicant: 日立工程设备建设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F3/46 , B66F1/08 , Y10T29/53039 , Y10T29/53061 , Y10T29/53687
Abstract: 由一悬吊杆构成的杆能被自动地连接或拆卸,并且杆可以容易地在该杆被传送到杆连接/拆卸装置的位置与杆被存放的位置之间输送。多个千斤顶可被同步地操作。在锅炉侧钢架(58)的上部设置一锅炉千斤顶(60)用于通过悬吊杆(52)提升和下降锅炉组装件(56)。在锅炉千斤顶之上设置一用于自动连接/拆卸杆的装置(68)。该装置(68)可水平地移动,杆连接/拆卸装置(68)在被锅炉千斤顶上推的悬吊杆的端部夹持住杆(52S),并旋转它、使它移出,并将其转移到杆输送装置(70)上。一旦从杆连接/拆卸装置中接收了杆,杆输送装置就将它输送到设置在工作层(42)上的杆容器(54)中。多个千斤顶(60)被同步输出操作而驱动,所有千斤顶的行程的位移都被检测,以确定最小位移与其它位移之间的差,差大于设定值的千斤顶(60)的输出被减少,以使该位移等于最小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256344A
公开(公告)日:2000-06-14
申请号:CN98117065.X
申请日:1998-12-10
Applicant: 日立工程设备建设株式会社
IPC: E04G21/14
Abstract: 一种施工方法,其中悬吊一物体的主梁26被提升至一对钢框架支柱20之间且与该支柱的顶部相对接。一液压千斤顶44被可逆地安装在主梁26的一侧端部上。当支柱20间距离短于主梁安放长度时,用液压千斤顶44来执行一支柱推斥滑动操作,而在相反的情况下,则用该千斤顶来实施一拉近的操作。根据对一对支柱20间的安放距离的检测值移动液压千斤顶装置的安装方向来使支柱结构间距离与主梁长相匹配从而来将主梁安放到支柱结构上。
-
公开(公告)号:CN1211963A
公开(公告)日:1999-03-24
申请号:CN97192445.7
申请日:1997-04-14
Applicant: 日立工程设备建设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F3/46 , B66F1/08 , Y10T29/53039 , Y10T29/53061 , Y10T29/53687
Abstract: 由一悬吊杆构成的杆能被自动地连接或拆卸,并且杆可以容易地在该杆被传送到杆连接/拆卸装置的位置与杆被存放的位置之间输送。多个千斤顶可被同步地操作。在锅炉侧钢架(58)的上部设置一锅炉千斤顶(60)用于通过悬吊杆(52)提升和下降锅炉组装件(56)。在锅炉千斤顶之上设置一用于自动连接/拆卸杆的装置(68)。该装置(68)可水平地移动,杆连接/拆卸装置(68)在被锅炉千斤顶上推的悬吊杆的端部夹持住杆(52S),并旋转它、使它移出,并将其转移到杆输送装置(70)上。一旦从杆连接/拆卸装置中接收了杆,杆输送装置就将它输送到设置在工作层(42)上的杆容器(54)中。多个千斤顶(60)被同步输出操作而驱动,所有千斤顶的行程的位移都被检测,以确定最小位移与其它位移之间的差,差大于设定值的千斤顶(60)的输出被减少,以使该位移等于最小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939592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610005196.9
申请日:2006-01-23
Applicant: 日立工程设备建设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可增大每个集尘极板的宽度且降低零件个数,并且,使用于将集尘极板连结于环形索状体上的连结部变得紧凑。一种电气集尘装置的移动电极,具有配置在上方的一对驱动轮(20)、配置在下方的一对从动辊(22)、为连接驱动轮(20)与从动辊(22)而张设的一对环形链条(24)、和连结于该一对环形链条(24)上的多个集尘极板(26),多个集尘极板(26)围绕放电极转动移动,其中,在各集尘极板的上端位置上,相对环形链条(24)自由转动地连结各集尘极板(26),同时,从集尘极板(26)的移动区域外由悬臂轴(30)来支撑驱动轮(20)。
-
公开(公告)号:CN1271377C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03100061.4
申请日:2003-01-08
Applicant: 大见忠弘 , 小林贞雄 , 霓佳斯株式会社 , 大成建设株式会社 , 日立工程设备建设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5/0035 , F25D7/00 , F28C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冷却单元和送风装置的空气冷却装置,所述冷却单元具有在前后两面和上下两面开口并且从前面开口部导入被冷却空气的同时从后面开口部排出冷却空气地配置的斜向蜂窝体、向该斜向蜂窝体的上面开口部供给冷却水的冷却水供给装置、以及接收从该斜向蜂窝体的下面开口部排出的排水的接水部,所述送风装置向所述斜向蜂窝体的前面开口部导入被冷却空气并从该斜向蜂窝体的后面开口部排出冷却空气,至少具有一个所述冷却单元,并且,该冷却单元中的每个所述斜向蜂窝体的高度为200~800mm。该空气冷却装置可以改善热效率,降低液气比,减少压力损失,节省空间和能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