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机壳体、排气涡轮机以及增压器

    公开(公告)号:CN109415970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80087157.X

    申请日:2016-12-16

    Abstract: 涡轮机壳体具备:壳体主体,其构成为收容涡轮机叶轮,包含入口部和出口部,所述入口部形成用于向所述涡轮机叶轮引导排放气体的入口流路,所述出口部形成用于将来自所述涡轮机叶轮的所述排放气体排出的出口流路;至少一个套筒,其沿所述壳体主体的所述入口部或所述出口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内壁面设置。各个所述套筒包含沿所述排放气体的流动方向分割的多个部分。

    涡轮壳体、排气涡轮、以及增压器

    公开(公告)号:CN10956377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680087885.0

    申请日:2016-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涡轮壳体、排气涡轮、以及增压器。涡轮壳体具有:壳体主体,其包括:收纳涡轮叶轮的涡轮收纳部、形成有用来向所述涡轮收纳部引导排气的入口流路的入口部、形成有用来排出来自所述涡轮收纳部的所述排气的出口流路的出口部、以及绕过所述涡轮收纳部而连通所述入口流路与所述出口流路的废气门流路;套筒,其在所述壳体主体的所述废气门流路的至少所述排气流动方向的下游侧,沿形成所述废气门流路的所述壳体主体的内壁面而设置。

    涡轮增压器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99958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680082102.X

    申请日:2016-03-07

    Abstract: 涡轮增压器(10A)具有背板(41)。背板(41)具备板部(41a)及凸缘部(41c),该凸缘部(41c)形成于板部(41a)的径向外侧且夹持在轴承壳体(16)与涡轮壳体(31)之间而被支承。涡轮增压器(10A)还具备设置于凸缘部(41c)与轴承壳体(16)之间且由导热性低于涡轮壳体(31)及背板(41)的材料形成的凸缘隔热部(53)。

    涡轮壳体、排气涡轮、以及增压器

    公开(公告)号:CN10956377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680087885.0

    申请日:2016-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涡轮壳体、排气涡轮、以及增压器。涡轮壳体具有:壳体主体,其包括:收纳涡轮叶轮的涡轮收纳部、形成有用来向所述涡轮收纳部引导排气的入口流路的入口部、形成有用来排出来自所述涡轮收纳部的所述排气的出口流路的出口部、以及绕过所述涡轮收纳部而连通所述入口流路与所述出口流路的废气门流路;套筒,其在所述壳体主体的所述废气门流路的至少所述排气流动方向的下游侧,沿形成所述废气门流路的所述壳体主体的内壁面而设置。

    电动压缩机
    15.
    发明公开
    电动压缩机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76535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280092670.3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一种电动压缩机,其具备:壳体,具有呈圆筒形状的定子;旋转轴,具有配置于壳体的内部且与定子对置的转子;低压级叶轮,固定于旋转轴的轴向的一侧;高压级叶轮,固定于旋转轴的轴向的另一侧;马达冷却水流路,设置于壳体的定子的径向外侧;及叶轮侧冷却水流路,设置于壳体的定子的所述低压级叶轮侧和高压级叶轮侧中的至少任一侧。

    涡轮机壳以及涡轮增压器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5432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80092429.9

    申请日:2019-02-25

    Inventor: 北村刚 尾崎诚

    Abstract: 涡轮机壳具备:涡旋部,其在内部划定涡状空间;筒状的废气导入部,其形成有废气导入口,在内部划定将废气导入口与涡状空间相连的连接通路;钣金制的内侧涡旋部件,其配置于涡状空间,在与涡旋部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第一隔热空间,并且在内部划定供从废气导入口流入的废气流动的涡状流路;钣金制的入口部件,其与内侧涡旋部件为分体,配置于连接通路,在与废气导入部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第二隔热空间,并且在内部划定将废气导入口与涡状流路相连的连接流路;内侧涡旋部件的上游侧端部和入口部件的下游侧端部沿着废气导入部的轴向重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