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4118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1110400.8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吸液芯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涉及相变换热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热管整体作为测试对象,能有效维持管内吸液芯的结构,更符合热管工作时吸液芯的结构状态,通过测试得到的流动阻力压差可以直接地反映热管吸液芯的传质性能,从而实现对热管的初步筛选,大幅缩短热管性能的评价周期,提高热管的成品率,降低热管的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097056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510319404.1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模拟实验系统,包括加热罐、电加热套、换热管、水箱、排气管道和第一加水管道。所述换热管具有竖直段、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竖直段设置于所述水箱中,两水平段从水箱的同一侧穿出后分别与所述加热罐的顶部和底部相连,从而形成回路;所述电加热套套设在所述加热罐的外表面;所述排气管道通过第一阀门与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水平段相连;所述第一加水管道通过第二阀门与所述换热管的第二水平段相连;所述换热管的管内和管外壁,以及所述水箱内分别设置有管内热电偶、管外壁热电偶和水箱热电偶。本发明能够完全模拟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运行过程,且具有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097056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319404.1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模拟实验系统,包括加热罐、电加热套、换热管、水箱、排气管道和第一加水管道。所述换热管具有竖直段、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竖直段设置于所述水箱中,两水平段从水箱的同一侧穿出后分别与所述加热罐的顶部和底部相连,从而形成回路;所述电加热套套设在所述加热罐的外表面;所述排气管道通过第一阀门与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水平段相连;所述第一加水管道通过第二阀门与所述换热管的第二水平段相连;所述换热管的管内和管外壁,以及所述水箱内分别设置有管内热电偶、管外壁热电偶和水箱热电偶。本发明能够完全模拟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运行过程,且具有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05660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73027.0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5B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雾设备,适于安装在稳压器或波动箱的冷却液入口处,喷雾设备包括:筒体,筒体的上端具有进液口,筒体的下端具有出液口,筒体内部包括旋流区域、混合区域和收缩区域;外嵌旋水芯,外嵌旋水芯设置在筒体的旋流区域内,外嵌旋水芯包括中空的分割筒和多个外嵌螺旋叶片,多个外嵌螺旋叶片位于分割桶靠近进液口一端的外表面上;内嵌旋水芯,内嵌旋水芯设置在分割筒内远离进液口的一端,内嵌旋水芯包括支撑柱和多个内嵌螺旋叶片,多个内嵌螺旋叶片位于支撑柱的外表面上;其中,冷却液适于通过多个外嵌螺旋叶片进入混合区域,和/或通过分割桶和多个内嵌螺旋叶片进入混合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04359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26856.0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温热管密封结构性能的验证系统及方法,验证系统包括承压试验件、密封结构模拟件以及供气机构,承压试验件具有容置腔室;密封结构模拟件安装于承压试验件上;供气机构设于承压试验件外侧,供气机构通过供气管与容置腔室连通;其中,密封结构模拟件包括加热机构和试验组件,加热机构用于使试验组件在目标温度下进行试验。上述适用于高温热管密封结构性能的验证系统,密封结构模拟件包括试验组件和加热机构,加热机构的设置可以将试验组件调整至常温、高温的环境下,如此满足试验组件在常温、高温及循环升降温工况下的密封性能的试验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462102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828454.1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28F9/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132 , F28F2275/06 , F28F227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形管束热交换器支撑条的固定结构,包括支撑件、连接组件和支撑条;所述连接组件的一侧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支撑条的端部穿设在所述连接组件中,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本发明的固定结构采用连接板通过螺栓(螺柱)连接,将支撑条固定,避免了支撑条与支撑件直接焊接,解决了支撑条焊缝受力过大及焊接变形等问题,同时有利于设备制造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220893063U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22643075.9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提供一种采用纵向翅片管的热管换热器,使热管在轴向全长度与传热介质无直接接触,也无需承受介质压力,并同时提高结构传热效率,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采用纵向翅片管的热管换热器,包括依次连接的进口管箱、第一套管组件和出口管箱,所述第一套管组件套设在每个热管外侧,所述第一套管组件包括第一保护套管和第一外套管,所述第一保护套管外侧设置第一纵向翅片,所述第一纵向翅片外侧安装有第一外套管,传热介质在第一纵向翅片与第一外套管间隙中纵向流动,与所述热管进行传热。
-
公开(公告)号:CN204720082U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20402851.9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09B2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模拟实验系统,包括加热罐、加热元件、换热管、水箱、排气管道和第一加水管道。所述换热管具有竖直段、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竖直段设置于所述水箱中,两水平段从水箱的同一侧穿出后分别与所述加热罐的顶部和底部相连,从而形成回路;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加热罐内;所述排气管道通过第一阀门与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水平段相连;所述第一加水管道通过第二阀门与所述换热管的第二水平段相连;所述换热管的管内和管外壁,以及所述水箱内分别设置有管内热电偶、管外壁热电偶和水箱热电偶。本实用新型能够完全模拟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运行过程,且具有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18097347U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22295056.7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长径比水平运行高温热管,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吸液芯和管内壁间没有有效支撑,或者吸液芯在管内的固定所需配合的零部件较多,安装困难,无法应用于直径较小的大长径比高温热管的问题,在降低了大长径比高温热管吸液芯的安装难度的同时增加了吸液芯的刚度,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大长径比水平运行高温热管,包括管壳,管壳内部设置吸液芯,吸液芯与管壳内壁之间设置回流通道支撑以形成回流间隙;所述回流通道支撑为设置于吸液芯周侧的直肋式支撑或螺旋式支撑,或者为设置于管壳内壁的凸台。
-
公开(公告)号:CN207907749U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721178971.0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28F9/0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形管束热交换器支撑条的固定结构,包括支撑件、连接组件和支撑条;所述连接组件的一侧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支撑条的端部穿设在所述连接组件中,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采用连接板通过螺栓(螺柱)连接,将支撑条固定,避免了支撑条与支撑件直接焊接,解决了支撑条焊缝受力过大及焊接变形等问题,同时有利于设备制造安装。(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