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12305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10178710.9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定向碳纳米管纳滤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垂直排列的碳纳米管阵列,碳纳米管直径为2-30nm,碳纳米管阵列高度为300-2000μm;将所述的碳纳米管阵列夹持在两平板之间,施加1-10N的压力,同时沿水平相反方向推动两平板,获得水平定向排列的碳纳米管薄膜;浸入液体溶剂,5-30分钟后取出;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放置2-24小时,待溶剂完全蒸发后从平板表面剥离,得到水平致密排列的定向碳纳米管薄膜;以碳纳米管间的均匀孔隙为气体及液体分子的过滤孔道,获得定向碳纳米管纳滤膜。该滤膜具有孔隙均匀可控、柔韧性与导电性良好、制备方法简便等优点。用于饮用水净化、废水处理、病毒过滤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745668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210254155.9
申请日:2012-07-23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C01B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碳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即首先将聚丙烯腈和冰片的的N,N-二甲基乙酰胺混合溶液作为鞘液,冰片的丙酮溶液作为芯液,通过同轴静电喷雾装置制备出膜状材料;再将膜状材料在升温通风条件下干燥,得到固体混合膜材;再将固体混合膜材进行预氧化、炭化和高温石墨化处理,即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碳泡沫材料。本发明制得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碳泡沫材料泡孔均匀微小、可控性高、性能优良;制备工艺简单有效、工作环境可靠、安全性高、适应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212305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78710.9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定向碳纳米管纳滤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垂直排列的碳纳米管阵列,碳纳米管直径为2-30nm,碳纳米管阵列高度为300-2000μm;将所述的碳纳米管阵列夹持在两平板之间,施加1-10N的压力,同时沿水平相反方向推动两平板,获得水平定向排列的碳纳米管薄膜;浸入液体溶剂,5-30分钟后取出;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放置2-24小时,待溶剂完全蒸发后从平板表面剥离,得到水平致密排列的定向碳纳米管薄膜;以碳纳米管间的均匀孔隙为气体及液体分子的过滤孔道,获得定向碳纳米管纳滤膜。该滤膜具有孔隙均匀可控、柔韧性与导电性良好、制备方法简便等优点。用于饮用水净化、废水处理、病毒过滤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78923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52935.4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锌基金属有机框架衍生氮掺杂多孔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材料学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锌基金属有机框架与氮源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在高温及惰性气氛条件下制备得到氮掺杂的分级多孔碳;步骤2、将氮掺杂的分级多孔碳与科琴黑及聚四氟乙烯乳液混合均匀后,涂布在石墨纸上,烘干,得到锌基金属有机框架衍生氮掺杂多孔碳电极材料。本发明制备了一种具有丰富孔径结构的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的多孔碳材料,并在多孔碳骨架中引入氮原子,可以增大材料的电子密度,增加离子吸附位点,加快离子转移速度,改善了材料的润湿性,同时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可大批量生产的氮掺杂多孔碳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627435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27322.8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能的铜‑氧化石墨烯叠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电沉积工艺在石墨片表面电沉积铜层;采用超声喷涂工艺在电沉积铜基底上喷涂氧化石墨烯;对喷涂后的材料再次电沉积铜,制备得到具有高导热性能的铜‑氧化石墨烯叠层复合材料。在铜‑氧化石墨烯叠层复合材料上依次交替喷涂氧化石墨烯和电沉积铜,得到不同叠层数的铜‑氧化石墨烯叠层复合材料。将至少一层铜‑氧化石墨烯叠层复合材料进行烧结堆叠,得到不同堆叠片数的铜‑氧化石墨烯叠层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具备叠层复合构型、可增强铜与氧化石墨烯之间的界面结合力、可降低铜基体的热膨胀系数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383847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217646.0
申请日:2020-03-25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负载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金属盐溶解在乙醇和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再将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加入混合溶液,通过超声处理获得均匀的GO/金属盐悬浮液;以清洗过的泡沫镍、泡沫铜等、铝箔或铜箔为基底和集流体,通过超声波喷涂方法将上述悬浮液涂覆在金属表面,即得石墨烯负载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本发明原位形成的金属氧化物在石墨烯表面分布均匀,电极材料表现出良好的赝电容性能。本发明避免使用粘结剂,也无需退火处理,电极制备工艺简便,易于实现批量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0211811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92274.X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赝电容对称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全赝电容对称超级电容器包括正极、负极、集流体、设置于正负极之间的隔膜和电解液,所述正极与负极以铁酸镍及其复合材料为活性物质。全赝电容对称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以各种方法制备的纳米碳材料(碳纳米管阵列、石墨烯泡沫等)担载的NiFe2O4复合材料为正负极,以KOH水溶液或NaOH水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建水系的全赝电容对称超级电容器。本发明提出的双极性NiFe2O4电极及全赝电容对称电容器的制备方法,简化了正负电极的制备工艺,具有绿色环保、操作简便、易于规模化制备的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对称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及功率密度高,并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95772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20748.6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正极制备;步骤二,负极制备;步骤三,组装非对称超级电容器。本发明利用超临界流体沉积的方法将镍、锰以及钴的前驱物均匀负载于垂直碳纳米管阵列中,通过快速退火转化为它们相对应的金属氧化物,从而获得镍、锰、钴的氧化物‑垂直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利用相同方法得到铁的氧化物‑垂直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并组装成非对称超级电容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绿色环保、操作简便、易于规模化制备,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质量比电容高、具有良好的充电放电循环稳定性,同时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2502595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12218.7
申请日:2011-10-14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各向同性石墨的制备方法,选择粒度大小在150-250nm之间、粒径均一的聚丙烯腈基炭纳米球;将其置于粘结剂溶于溶剂配成的10-50%质量浓度的溶液进行混合包覆,经过滤后得到粘结剂包覆聚丙烯腈基炭纳米球;然后对其进行冷等静压成型,再经炭化得到初次焙烧产品;其中冷等静压成型压力为100-200Mpa,炭化温度为800-1000℃;将得到的产品放入容器,先对浸渍体系抽真空至50Pa以下,导入熔融沥青,在0.5-1.5Mpa下进行浸渍,浸渍保压1小时,浸渍后将样品再放入焙烧炉,焙烧温度为500-1000℃;再将产品放入石墨化炉,处理温度为2200-3000℃,保温0.5-1小时。本发明具有方法简单、对原材料要求不高、产品石墨化度高、抗压强度大、各向同性指标高、产品质量稳定、粒径大小可调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502588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53362.5
申请日:2011-11-09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C01B31/02
Abstract: 一种孔径分布可控的中孔炭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将纳米粒子分散在溶有炭前驱体的溶液中球磨混合,其中纳米粒子与炭前驱体的质量比为0.1-10∶1,控制溶液的用量使混合物为糊状;脱除溶剂后惰性气氛下500-1200℃炭化0.1-3h;用酸或碱液清洗去除模板剂;将样品烘干后既得孔径分布可控的中孔炭。所述的溶有碳前驱体溶液包括:溶有热固性酚醛树脂的乙醇溶液,溶有沥青的甲苯溶液,溶有聚丙烯腈的二甲基亚砜溶液,溶有蔗糖的水溶液;其中溶液与炭前驱体的质量比为1∶1-10∶1;球磨速度为200-500转/分,球磨时间为0.5-5小时。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产品成本低,选用少量的溶剂,可以制备出孔径分布集中在纳米粒子粒径的中孔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