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7244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60872.4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H01M10/48 ,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50/109 , H01M50/59 , H01M50/54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三电极扣式电池装置,包括正极组件、负极组件和参比电极,负极组件包括负极壳和负极片;正极组件包括正极壳和正极片;参比电极为部分被绝缘材料包覆的金属丝,设于正、负极组件之间;该参比电极包括伸入端和引出端:伸入端与正、负极片同圆心放置,设于正、负极片之间,位于正负极片的外围;伸入端由绝缘包覆段和对称分布的金属丝裸露段构成;正极壳一侧开设缺口,该正极壳缺口宽度与引出端直径相一致;引出端上与正极壳缺口的交界处设有力学加强段,封装前,将设有缺口的空心薄片垫于正极壳正下方,将两者的缺口相对齐;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有效降低参比电极的干扰,提高测试准确度,适用范围广,有利于装置的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85494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85841.0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富含缺陷的层状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复合电极材料包含石墨烯泡沫和原位生长在石墨烯上的层状金属氢氧化物纳米片,所述层状金属氢氧化物为Mg掺杂的层状氢氧化物超薄纳米片,本发明通过简单高效的工艺,实现三元层状金属氢氧化物与石墨烯泡沫的复合,并借助Ar等离子体处理引入更多的氧空位缺陷从而提高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及循环稳定性,本发明制得的富含缺陷的层状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电极材料可直接作为无粘结剂的电极使用,不仅避免了电极制备过程中粘结剂和涂覆工艺的使用,而且可有效提高活性材料的利用率,有利于获得高性能的超级电容器复合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1762333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18278.0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基普鲁士蓝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S1:首先将Na盐溶解在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形成溶液A,然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可选地向溶液A中加入螯合剂形成溶液B,之后将Na4Fe(CN)6和可选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溶液B中;待溶液混合均匀后,逐滴加入酸,剧烈搅拌1h后得到澄清溶液;S2:将澄清溶液转移到水热釜中,在80℃的温度下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沉淀物,洗涤后真空烘干得到目标产物。通过以上方法,得到的铁基普鲁士蓝纳米材料的粒径被控制在300nm~2μm范围内,其可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水系钠离子电池中,在电流密度为1Ag‑1时,循环500圈容量保持率在92%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76792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245782.X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通多孔PHBHHx骨填充微球材料的制备方法:将PHBHHx加入二氧六环与去离子水混合溶液中加热溶解至澄清,得到PHBHHx溶液,加热搅拌条件下,滴入表面活性剂,乳化成乳液,将乳液低温保存进行热致相分离;将去离子水保存在冰箱中至温度稳定,然后放入冰块,形成冰水混合物;将低温保存的乳液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并保存在冰箱中两天,形成固液混合物;将固液混合物抽滤洗涤,收集滤渣并冷冻干燥。本发明的方法和传统油/油乳液制备的聚合物微球相比,通过在甘油中加入表面活性剂,结合热致相分离的方法,实现制备具有可控、稳定多孔结构的聚合物微球,提供了一条调控多孔聚合物基骨填充微球孔径和孔分布的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169096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86149.8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高导热性能的铜/石墨/铜叠层复合材料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取石墨薄膜,在其两侧表面均匀沉积一层金属镍作为过渡层;(2)再在沉积有过渡层的石墨薄膜的两侧表面电镀金属铜,即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引入金属镍做过渡层,在制备过程中,金属镍增强了铜和石墨界面的扩散。铜和石墨经过渡层相互扩散,形成清晰的扩散界面,从而大大增强了铜和石墨的界面结合力,进而提高了铜/石墨/铜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941547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46435.6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掺杂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乙醇溶液加入铝粉中,再加入氧化石墨烯溶液,搅拌后加入硫酸铜溶液,搅拌,静置至上清液澄清,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铜掺杂石墨烯/铝复合粉体;(2)对得到的铜掺杂石墨烯/铝复合粉体进行热压烧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铜离子包覆在铝粉表面有效的避免了石墨烯的团聚以及石墨烯与铝发生的界面反应,通过本发明制备的铜掺杂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显微硬度提高了11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999101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165128.3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B01J27/185 , B01J35/06 , B01J37/10 , B01J3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磷化铁薄膜析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催化领域,包括一个制备羟基氧化铁前驱体的步骤,称取铁盐,溶于丙三醇/水混合溶液中,然后混合转移到反应釜中,升温至100~140℃反应,生成产物用水和乙醇清洗,干燥获得薄膜状的羟基氧化铁前驱体;还包括一个制备磷化铁薄膜的步骤,将薄膜状的羟基氧化铁前驱体置于管式炉的下游,将磷酸二氢钠至于管式炉的上游,在惰性气氛中通过控温磷化,得到磷化铁薄膜催化剂。本发明的特点是膜状羟基氧化铁前驱体可控合成,以及低温可控的保形磷化,具有制备原料安全环保、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易行等优点。该催化剂在酸性,碱性以及中性水溶液中都显示了高效的析氢活性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6898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43707.4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件无限寿命设计下的可回收性质量评价方法,包括:1.回收零件的强度设计富裕量估算;2.回收零件的磨损、腐蚀等表面质量评价;3.零件的硬度、频率、刚度等机械特性测试;4.回收零件的制造工艺意外缺陷检测;5.回收零件的剩余强度和剩余寿命评价。可用于机械产品在无限寿命设计和粗放经验设计情况下,机械产品报废后零部件回收再制造的质量评价。使机械产品报废后零部件回收再制造节约资源、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再制造产品要比原制造产品成本低50%、节能60%、节材70%,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566942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24959.3
申请日:2016-10-24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10 , C22C1/0416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一个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步骤;一个对铝粉进行表面改性的步骤,制备出片状的铝粉;一个制备石墨烯/氢氧化铝/铝多层包覆结构粉体的步骤;将石墨烯和铝粉混合后加入到酒精溶液中,然后进行超声处理0.1~1 h,温度在30~50℃,制备出石墨烯/氢氧化铝/铝多层包覆结构粉体;将制备好的石墨烯/氢氧化铝/铝多层包覆结构粉体放入一个热压烧结模具中,加载100~200MPa的压强,氩气或者氮气保护,热压烧结获得高性能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本发明有效的避免了石墨烯的团聚以及石墨烯与铝发生的界面反应,通过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显微硬度提高了3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6468642A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610808110.X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40 , G01L1/00 , G01N2203/006 , G01N2203/00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液压油缸活塞杆镀铬层缺陷的修复方案选择方法,该方法包括如摘要附图中的步骤S1到步骤S10。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对液压油缸活塞杆镀铬层缺陷的修复方案选择方法,在对旧的液压油缸活塞杆镀铬层进行测试评价后得到活塞杆镀铬层需要整体修复或局部修复的修复方案,可以避免漫无目的进行修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或不进行修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为有些活塞杆体镀铬层与基体之间存在的潜在损伤得不到修复,会使得活塞杆体镀铬层在使用中很快出现鼓包,影响活塞杆正常使用,若有潜在无法修复的损伤,则需要把现有的镀铬层全部磨掉并重新镀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