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离子预嵌入钒氧化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28215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310256110.3

    申请日:2023-0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锌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离子预嵌入钒氧化物及其制备与应用。为了改善钒基材料低导电性和缓慢的离子扩散等问题,在钒氧化物中预嵌入金属离子可以扩大材料主体结构的层间距,具有增强层状结构的“支柱效应”,防止离子插入/脱出过程中的破坏性结构变化。在预嵌入一些金属离子之后增强电子导电性的同时,提高了材料的稳定性,减少钒氧化物的溶解问题,促进扩散动力学,从而显著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人体平衡位姿矫正训练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1578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547162.2

    申请日:2023-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人体平衡位姿矫正训练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获取模块、位姿预测评估训练模块和VR虚拟模块,通过数据获取模块获取目标对象的关节数据和位姿信息,传送至上位机;通过强化学习训练模型,预测目标对象应该表现出的姿态;记录下目标对象根据移动方向与步幅提示信息做出的实际姿态;比较实际姿态与预测位姿之间的重合度;最后判断评估并将反馈信息在VR虚拟现实环境中呈现,从而使得目标对象实现沉浸式体验中及时矫正位姿,有效提高矫正训练的效果和质量。

    一种金属离子预嵌入钒氧化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28215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56110.3

    申请日:2023-0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锌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离子预嵌入钒氧化物及其制备与应用。为了改善钒基材料低导电性和缓慢的离子扩散等问题,在钒氧化物中预嵌入金属离子可以扩大材料主体结构的层间距,具有增强层状结构的“支柱效应”,防止离子插入/脱出过程中的破坏性结构变化。在预嵌入一些金属离子之后增强电子导电性的同时,提高了材料的稳定性,减少钒氧化物的溶解问题,促进扩散动力学,从而显著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用于存储放射性药剂的屏蔽罐

    公开(公告)号:CN107731335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711095461.1

    申请日:2017-1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存储放射性药剂的屏蔽罐,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罐盖,材质为金属钨,包括圆盘和圆锥体,圆盘上设有铁块,罐盖的内部设置有三通槽;罐体,材质为金属钨,用于容纳放射性药剂,内壁上部设有密封槽;罐盖开合控制装置,具有电磁力部,用于通过电产生磁力并吸引铁块从而驱动罐盖移动;以及密封装置,包括一个竖直销、两个水平销、三个通盖和三个弹簧,其中,三通槽包括一个竖直槽和两个水平槽,竖直销的一端固定在铁块上,另一端设置在竖直槽内,两个水平销分别设置在水平槽内,通盖分别固定在三通槽的每个槽口位置处,用于限定水平销和竖直销的滑动范围,弹簧分别套设在水平销和竖直销靠近通盖的一端上。

    一种基于MOF材料修饰的锌负极电极及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2001574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24525.1

    申请日:2025-02-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锌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MOF材料修饰的锌负极电极及制备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MOF材料修饰的锌负极电极制备方法能够在锌基底表面形成三维多孔结构的MOF界面层,使得锌负极电极具有高比表面积、多孔性和更高的化学稳定性。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锌负极电极MOF界面层“Zn‑BTC”结构中包含有三个羧基,这些羧基中的氧原子因具有较高的电负性,可与带正电荷的锌离子产生显著的静电吸引作用,这种静电吸引作用能够引导锌离子进行有序沉积,从而有效抑制锌枝晶的生长,显著提升锌负极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一种异质金属界面的锌负极电极材料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64560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70721.4

    申请日:2024-0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锌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异质金属界面的锌负极电极材料制备与应用。所述方法包括:S1:前驱体金属有机框架Bio‑MOF‑100的制备;S2: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将Bio‑MOF‑100粉末在高温下进行退火处理;S3:将退火后的Bio‑MOF‑100粉末与导电剂、粘结剂混合后并压在集流体上;S4:将压制好的样品与锌片组装成电池,并进行电沉积,制备出不同锌沉积量的样品;S5:将电沉积后的锌样品浸入置换溶液中进行置换反应,然后进行洗涤和真空干燥,最终得到所需的电极材料。通过以上方法,得到的电极材料,在电流密度为2 mA cm‑2、容量密度为1 mAh cm‑2的情况下,经过700 h的循环测试,其极化电压仅为16 mV。

    高导热性能铜-氧化石墨烯砖-泥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1653672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1692260.0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砖‑泥结构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高导热性能铜‑氧化石墨烯砖‑泥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旨在解决石墨烯在铜基体中的不均匀分散和石墨烯/铜界面结合力较差的问题,通过砖‑泥结构的复合构型有效地增加了铜基体中石墨烯的体积分数,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降低了铜基体的热膨胀系数;通过优化电泳沉积工艺参数获得薄且疏松的氧化石墨烯中间层,并在后续的电沉积过程中氧化石墨烯得到了较好的还原,铜晶粒致密地覆盖住疏松的氧化石墨烯层,形成连续的空间网状结构,从而增强铜与氧化石墨烯之间的界面结合力。

    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2001581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24409.X

    申请日:2025-0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水系锌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水系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包括锌基底和粘附在所述锌基底的表面上的噻吩粘结层,所述噻吩粘结层包括噻吩类单体和有机粘结剂。本发明通过在锌基底的表面上构建噻吩粘结层,确保了锌离子的均匀沉积,有效地抑制了枝晶生长,同时改善了锌基底与电解液界面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锌基负极材料在水系锌离子电池中的循环稳定性并延长了电池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