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曲柳与白蜡种间杂交F1代品种鉴定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3221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437465.2

    申请日:2023-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曲柳与白蜡种间杂交F1代品种鉴定的方法,该方法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出2对可以鉴定父本、母本和杂交F1子代的引物,PCR扩增后用12%非变性聚丙烯酰胺电泳进行检测,在凝胶成像仪中观察显色的凝胶,并拍照,统计父本、母本和F1子代之间的差异条带,即父母本的差异条带在F1子代中都存在,说明F1子代为杂交品种。目前对水曲柳与白蜡杂交子代的鉴定多采用田间生长、生理及抗逆特征等指标进行鉴定,不易判别是否为真杂种,本发明能够准确和易于鉴定水曲柳和白蜡杂交种质成分,确定杂交种纯度,为培育新品种并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缀叶丛螟液泡ATP酶A亚基(LmV-ATPase A)基因、其dsRNA及其合成方法和抗虫性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62274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69455.7

    申请日:2023-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缀叶丛螟液泡ATP酶A亚基(LmV‑ATPaseA)基因、其dsRNA及其合成方法和抗虫性应用,通过转录组分析,设计并合成LmV‑ATPaseA基因开放阅读框的特异性引物对SEQ ID NO:4和SEQ ID NO:5,经过基因克隆获得LmV‑ATPaseA基因序列,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然后选择序列为SEQ ID NO:3的基因片段为RNAi靶序列,设计并合成带有酶切位点的引物对SEQ ID NO.6和SEQ ID NO.7,PCR扩增,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dsRNA表达。通过对缀叶丛螟幼虫进行dsRNA的饲喂,干扰LmV‑ATPaseA基因的表达,缀叶丛螟幼虫出现进食障碍死亡等异常表型,靶标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幼虫死亡率升高。本发明为林业缀叶丛螟的害虫防治提供高效性、特异性和安全性的广泛应用前景。

    缀叶丛螟几丁质合成酶1(LmCHS1)基因、其dsRNA及其合成方法和抗虫性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355925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476224.9

    申请日:2023-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缀叶丛螟几丁质合成酶1(LmCHS1)基因、其dsRNA及其合成方法和抗虫性应用,通过转录组分析,设计并合成LmCHS1基因开放阅读框的特异性引物对,经过基因克隆获得LmCHS1基因序列,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然后选择序列为SEQ ID NO:3的基因片段为RNAi靶序列,设计并合成带有酶切位点的引物对SEQ ID NO.6和SEQ ID NO.7,PCR扩增,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dsRNA表达。对缀叶丛螟幼虫进行dsRNA的饲喂,干扰LmCHS1基因的表达,24h观察到了幼虫出现体表异常,部分幼虫无法正常完成蜕皮过程或蜕皮后不能形成正常体表而死亡等异常现象,96h后幼虫死亡率为72.22%,此时GFP对照组为40%,效果显著。本发明在林业缀叶丛螟害虫的防治中具有高效性、特异性和安全性的广泛应用前景。

    一种粉红粘帚菌分生孢子粉干悬浮杀菌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026154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300518.7

    申请日:2014-06-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粉红粘帚菌分生孢子粉干悬浮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配方按质量百分数如下:粉红粘帚菌分生孢子粉5~30%、润湿分散剂8~20%、紫外保护剂0.1~1%、崩解剂2~20%、粘结剂1.0~10%和载体19~83.9%。粉红粘帚菌分生孢子粉干悬浮杀菌剂作为防治农林致病性苹果轮纹病和油菜菌核病的病害的应用。本发明为粉红粘帚菌干悬浮剂,提高了分生孢子的萌发率和悬浮率,润湿和崩解速度快,分散性和热贮稳定性优良。具有分生孢子成活率高(80.16%)、保存期长、崩解快,悬浮率高、粒径细,附着力强、耐冲刷等优点,是一种优良的绿色农药。

    一种柳蝙蛾肠道内细菌PeB11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24787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0740097.9

    申请日:2023-06-21

    Inventor: 景天忠 齐凤慧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柳蝙蛾肠道内细菌PeB11及其应用,通过对柳蝙蛾肠道内细菌的培养,鉴定,确定筛选到的菌株为莱略特氏菌属(Lelliottia sp.)细菌,并标记为PeB11,于2023年5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No.27404。通过对PeB11菌株的改造,基因编辑敲掉RNaseⅢ基因,将抗虫基因的靶基因质粒转化敲掉RNaseⅢ基因的PeB11菌感受态细胞中,收集菌体,可以作为饲喂法递送靶基因的菌株。本发明为有针对性地防治目标害虫提供新菌种资源。

    柳蝙蛾液泡ATP酶A亚基(PeV-ATPase A)基因、其dsRNA及其合成方法和抗虫性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3627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88497.5

    申请日:2023-0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柳蝙蛾液泡ATP酶A亚基(PeV‑ATPase A)基因、其dsRNA及其合成方法和抗虫性应用,通过转录组分析,设计并合成PeV‑ATPase A基因开放阅读框的特异性引物对SEQ ID NO:4和SEQ ID NO:5,经过基因克隆获得PeV‑ATPase A基因序列,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然后选择序列为SEQ ID NO:3的基因片段为RNAi靶序列,设计并合成带有酶切位点的引物对SEQ ID NO.6和SEQ ID NO.7,PCR扩增,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dsRNA表达。通过对柳蝙蛾幼虫进行dsRNA的饲喂,干扰PeV‑ATPase A基因的表达,柳蝙蛾幼虫出现进食障碍死亡等异常表型,靶标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幼虫死亡率升高。本发明为林业柳蝙蛾的害虫防治提供高效性、特异性和安全性的广泛应用前景。

    棘孢木霉可分散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75916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410234632.4

    申请日:2014-05-30

    Abstract: 棘孢木霉可分散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悬浮剂杀菌剂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棘孢木霉孢子不耐贮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中棘孢木霉可分散油悬浮剂由棘孢木霉分生孢子粉、乳化剂、稳定剂、润湿分散剂、抗氧化剂、增稠剂、紫外保护剂、防腐剂和植物油组成;具体是按下述步骤制备的:一、将乳化剂、稳定剂、润湿分散剂、抗氧化剂、增稠剂、紫外保护剂、防腐剂加入植物油中,用磁力搅拌器预混,然后用均质机或者高速剪切机内处理10~30min,得到混合料;二、室温下将混合料和棘孢木霉分生孢子粉混合后研磨10~60min。本发明产品用量少,不仅适合山高树大、干旱缺水的林木病害防治,产品绿色环保、不产生抗性、对人畜无害等特性。

    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可湿性粉剂

    公开(公告)号:CN102687731B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210205009.7

    申请日:2012-06-20

    Abstract: 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可湿性粉剂,涉及一种混合生物农药。针对白僵菌和Bt防治的局限性,特别是微生物农药速效性差的弊病,本发明所述可湿性粉剂由以下成份制成:10~14wt.%苏云金杆菌、4~14wt.%白僵菌、3~5wt.%润湿剂、10~20wt.%分散剂、0.1~0.5wt.%紫外保护剂、50~60wt.%载体。本发明的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可湿性粉剂具有活性高、效果稳定、持效期长、环境影响小、使用方便的优点。

    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可湿性粉剂

    公开(公告)号:CN102687731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205009.7

    申请日:2012-06-20

    Abstract: 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可湿性粉剂,涉及一种混合生物农药。针对白僵菌和Bt防治的局限性,特别是微生物农药速效性差的弊病,本发明所述可湿性粉剂由以下成份制成:10~14wt.%苏云金杆菌、4~14wt.%白僵菌、3~5wt.%润湿剂、10~20wt.%分散剂、0.1~0.5wt.%紫外保护剂、50~60wt.%载体。本发明的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可湿性粉剂具有活性高、效果稳定、持效期长、环境影响小、使用方便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