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8423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0922831.3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质调控的水曲柳高效再生方法:暗培养水曲柳合子胚5d获取下胚轴,于单色红光光源、出芽培养基中诱导下胚轴不定芽的产生;于蓝光:红光=3:2光源、伸长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伸长,15d后使用白光继续诱导伸长;于蓝光:红光=2:3或蓝光:红光=1:4光源、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LED光源不同光质及组合的处理提前了水曲柳下胚轴芽点出现时间至3d,缩短出芽阶段培养时间至14d左右、伸长阶段培养时间至15d左右、提前生根时间至5d左右。有效缩短了诱导再生繁殖周期,提高了诱导效率,保证了组培苗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649125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1561285.7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木培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外源物质提高水曲柳抗逆性的技术及应用。本发明利用最佳的水杨酸和纳米氧化锌浓度对水曲柳种子浸种,显著提高在干旱胁迫下水曲柳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种植后幼苗抗旱性,两种物质浸种处理后上部分生长量比干旱对照组分别提高15%~25%,根冠比分别提高15%~30%,地下部分鲜重分别提高50%~70%,根系活力提高60%~80%,促进根部木质素、叶片氮含量,增强光合性能。两种物质适宜浓度对1~3年生水曲柳喷施或灌根处理后能显著提高抗旱性、抗褐斑病和耐盐碱能力。该发明技术可有效解决水曲柳芽期、苗期不抗旱、成活率低的问题,将拓宽水曲柳干旱区种植区域,适合大面积推广,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47890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13139.8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12N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水曲柳球形胚诱导和增殖的方法,选择水曲柳单细胞或小细胞团为材料,通过两步法诱导水曲柳球形胚并使其增殖,首先将单细胞或小细胞团接种到含有2,4‑D和柠檬酸钾的WPM培养基中,黑暗条件下震荡培养7‑8周,之后接种到含有柠檬酸钾的WPM培养基中,黑暗条件下震荡培养,使培养物继续形成球形胚并增殖。该方法的建立解决了水曲柳体细胞胚发生诱导中材料来源的局限性,并为水曲柳体细胞胚发生途径规模化繁殖奠定基础,对林木无性繁殖及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774414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0336366.0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10 , C12N15/84 , A01H5/00 , A01H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曲柳U6基因启动子proFmU6.5及其克隆与应用。本发明首次成功克隆了水曲柳RNA聚合酶Ⅲ型启动子——水曲柳内源U6基因启动子proFmU6.5,并成功构建了水曲柳U6基因启动子活性检测载体,通过瞬时转化水曲柳幼苗、GUS染色验证,证明该启动子具有高效转录活性,为水曲柳及近缘植物的转化研究提供了高效的启动子序列。
-
公开(公告)号:CN11477441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36366.0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10 , C12N15/84 , A01H5/00 , A01H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曲柳U6基因启动子proFmU6.5及其克隆与应用。本发明首次成功克隆了水曲柳RNA聚合酶Ⅲ型启动子——水曲柳内源U6基因启动子proFmU6.5,并成功构建了水曲柳U6基因启动子活性检测载体,通过瞬时转化水曲柳幼苗、GUS染色验证,证明该启动子具有高效转录活性,为水曲柳及近缘植物的转化研究提供了高效的启动子序列。
-
公开(公告)号:CN11343019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0637504.X
申请日:2020-07-0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水曲柳悬浮细胞诱变技术体系的方法,以水曲柳种子下胚轴为外植体,使用添加1mg/L 6‑BA与4mg/L TDZ的WPM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再使用添加2mg/L 6‑BA与4mg/L TDZ的WPM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将获得的愈伤组织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获得悬浮细胞系。通过化学诱变剂诱变处理悬浮细胞,然后进行非生物胁迫处理筛选诱变细胞细胞。使用0.10%(V/V)甲基磺酸乙酯(EMS)或10μmol/L zebularine诱变处理悬浮细胞14d,细胞鲜重达到最大值;分别使用100mmol/L氯化钠、75mmol/L甘露醇和40μmol/L氯化镉胁迫处理水曲柳悬浮细胞,获得相应抗性的水曲柳诱变细胞系。该方法的建立能够丰富水曲柳的种质资源,对化学诱变在林木育种方面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为进一步通过诱变获得水曲柳优良品系和新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075340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910504136.9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快速打破水曲柳组培苗休眠芽并成功离体繁殖的方法,以水曲柳带休眠芽点的组培苗或者带休眠芽茎段为材料,以WPM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TDZ,两种光照条件(光,暗),两种培养方式(固体、液体),温度为25℃,培养7d内,水曲柳休眠芽解除休眠状态,开始萌发,培养24d,固体培养的萌发率最高达57.14%,液体培养的萌发率最高达100%,在壮苗和增殖培养中,培养30d,A6培养基成活率100%,平均苗长为1.68cm,Z1培养基成活率75%,平均苗高2.65cm。该方法不仅可以快速打破水曲柳休眠芽进行离体繁殖,而且该方法可以进行循环使用,是一项可持续的循环培养生产方法,并且,该方法激素单一,浓度低,过程简单,具有可控性和低成本特征,适用于不同的生产条件,为规模化繁殖水曲柳苗木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5941155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73521.0
申请日:2016-05-31
IPC: A01H4/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4/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悬浮培养技术快速繁殖水曲柳的方法,选取水曲柳种子,用酒精溶液浸泡,无菌水冲洗,放入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之后再用无菌水冲洗,取出成熟胚接种于种子萌发培养基中培养,7‑10d后转入液体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培养15‑20天,将侧芽切下,继续转入液体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将健壮的苗驯化一周后移栽入灭菌处理的基质中直至幼苗成活。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用悬浮培养法诱导水曲柳快繁实用技术方法简便,打破了由于种子发芽率低而造成的生产瓶颈,缩短培养周期,提高了繁殖系数,减少了组培实验过程中过多的人力和物力的消耗,从根本上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并能达到工厂化育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824459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0910073487.5
申请日:2009-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内生真菌诱导子促进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悬浮细胞中三萜积累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从白桦树皮中分离出的内生真菌,将其制备成真菌诱导子,在白桦悬浮细胞生长的适宜阶段,加入适宜浓度的真菌诱导子,在诱导一定时间后收获细胞,筛选出了有效提高三萜积累的内生真菌菌种,为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p.)。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该菌种制备的多糖诱导子和蛋白诱导子的诱导效果,发现在白桦细胞培养的第8d,加入40μg/ml的多糖诱导子,诱导1d后可使细胞中三萜含量高达29.47mg/g,为对照组的1.78倍;在白桦悬浮细胞培养的第8d加入浓度为80μg/ml的真菌蛋白诱导子,诱导培养4d,细胞中的三萜含量达到34.49mg/g,为对照组的2.47倍。本发明通过确定添加诱导子的种类、添加浓度、适宜添加诱导子的白桦悬浮细胞的生长阶段和诱导子的诱导时间,建立了有效提高白桦悬浮细胞中三萜积累的诱导技术,为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工业化生产白桦三萜奠定重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因此本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和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888379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437192.3
申请日:2012-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曲柳悬浮细胞体系的建立方法,1)以水曲柳茎段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在添加激素TDZ和BA、蔗糖、琼脂的WPM固体培养基上获得愈伤组织;2)将步骤1)中得到的愈伤组织接种到添加激素BA和2,4-D、蔗糖的WPM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3)培养10-15d继带一次,连续继带培养3-5个继带,获得生长均匀、快速增殖的悬浮细胞系。本发明具有繁殖速度快、培养规模大和提供大量均匀植物细胞培养物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