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门推杆
    11.
    发明公开
    一种尾门推杆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0130774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64581.X

    申请日:2019-05-0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范围更广,能用于更重尾门支撑的尾门推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门推杆,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驱动电机和丝杆,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减速机构与丝杆联动,所述丝杆通过轴承与外壳可转动固定,所述丝杆与外壳间设有横截面呈环形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周向内侧设有第一内凸环,所述丝杆穿过第一内凸环与减速机构联动,所述丝杆上套设固定有摩擦片,丝杆转动以带动摩擦片转动,所述第一内凸环与摩擦片间设有弹性支撑件,且摩擦片与弹性支撑件间设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套设在丝杆上并与固定座相对固定,在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垫片分别与摩擦片轴向面及弹性支撑件端面相接触。

    汽车尾门电动拉锁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837024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209062.7

    申请日:2017-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B83/18 E05B81/06 E05B8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尾门电动拉锁,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联动齿轮、丝杆和滑块,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联动齿轮联动,所述丝杆与所述联动齿轮联动,所述壳体形成有用于防止滑块转动的导向结构,以使联动齿轮转动时所述滑块沿所述丝杆轴线移动,所述滑块远离联动齿轮的一端与拉线的一端固定,所述拉线的另一端与所述锁扣固定。本发明具有体积较小、能通用于各种车型的优点,且使用了本发明的汽车的尾门能完全锁紧、安全性更高、尾门不会晃动以产生噪音,本发明的拉锁的拉线不会断裂、使用寿命更长。

    一种无人机扩展系统、扩展模块以及无人机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91086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775145.8

    申请日:2023-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扩展系统、扩展模块以及无人机控制方法,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扩展模块与机体可拆卸连接。将扩展模块与机体连接,即可方便地实现外界功能元件与无人机配合应用的功能。当不需要增加扩展模块的时候,即可将扩展模块拆卸下来,使用盖板将无人机的沉槽覆盖,不会对无人机的普通使用以及外观造成任何影响。通过扩展模块能够与无人机的电路模组电连接,扩展模块上设有标准插头,通过标准插头可以与无人机的标准接口连接。因此外接功能元件可以通过标准插头与标准接口的插接实现与无人机电路模组的电连接。从而提高了影响无人机的性能,且避免了安全隐患。

    可自动伸展的便携式移动装置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9781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61373.7

    申请日:2022-1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伸展的便携式移动装置,包括拓展箱和居住装置;所述居住装置包括辅助支撑结构和两个拓展结构,所述拓展结构包括第一伸展部件、第一拓展部件、连接滑板、第二伸展部件和第二拓展部件,使用时,两侧的所述第一伸展部件带动所述第一拓展部件从所述拓展箱中伸出形成第一个展开区,当所述第一拓展部件完全展开后控制所述第二伸展部件带动所述连接滑板向外展开带动所述第二拓展部件从所述第一拓展部件中滑出最后配合所述拓展箱形成一个便携式简易居住屋,从而解决现有设备,需要通过将多块房板进行组装固定才可以完成搭建十分的费时费力的问题。

    尾门推杆外管固定结构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67463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64577.3

    申请日:2019-05-0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装配、能避免外管转动尾门推杆外管固定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门推杆外管固定结构,包括电机外管、弹簧外管、顶管外管、导管、顶管,所述顶管远离丝杆螺母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球头组件,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固定于电机外管内,所述电机外管靠近弹簧外管的一端内设有导管套,所述导管套或电机外管的轴向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凸起,所述弹簧外管靠近电机外管的一端设有第一内凸环,所述第一内凸环设有若干与所述定位凸起相对应的第一定位槽,所述压缩弹簧位于导管与弹簧外管间,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内凸环轴向面相抵,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球头组件相抵。

    尾门推杆用动管与静管间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0153215U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20620172.7

    申请日:2019-05-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且装配简单的尾门推杆用动管与静管间密封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门推杆用动管与静管间密封结构,包括相互套设的动管和静管,所述动管与静管间设有若干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静管相固定,所述静管内壁上形成有若干环形槽,若干环形槽沿静管轴线间隔设置,所述密封件包括若干金属件及包胶在金属件上的胶体,所述胶体呈环形,所述胶体的周向外缘部分包裹所述金属件并紧配在所述环形槽内,所述胶体的周向内缘部分位于静管内壁周向内侧并与套设在静管内的动管周向外壁接触。

    汽车尾门电动拉锁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636369U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720334374.6

    申请日:2017-03-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尾门电动拉锁,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联动齿轮、丝杆和滑块,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联动齿轮联动,所述丝杆与所述联动齿轮联动,所述壳体形成有用于防止滑块转动的导向结构,以使联动齿轮转动时所述滑块沿所述丝杆轴线移动,所述滑块远离联动齿轮的一端与拉线的一端固定,所述拉线的另一端与所述锁扣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较小、能通用于各种车型的优点,且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尾门能完全锁紧、安全性更高、尾门不会晃动以产生噪音,本实用新型拉锁的拉线不会断裂、使用寿命更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汽车尾门锁的锁扣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607990U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20334401.X

    申请日:2017-03-31

    Inventor: 蔡桥洪 阮刚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尾门锁的锁扣,所述锁扣固定在锁扣座上,所述锁扣包括固定部及呈环形结构的锁扣部,所述锁扣座形成有贯穿锁扣座相对两侧端面的容纳槽,所述固定部外壁向外侧延伸形成有固定部凸起,所述锁扣座设有容纳槽的一侧端面内凹形成有与容纳槽相通的滑槽,所述锁扣固定在锁扣座上以使所述锁扣部穿过所述容纳槽、固定部位于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内设有复位弹簧,拉线穿过复位弹簧与锁扣的固定部相固定,所述固定部具有贯穿固定部相对两端的内腔,所述拉线的端部设有拉线凸头,所述内腔内设有内腔限位块并将所述内腔分隔为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部分复位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内并使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内腔限位块相抵。

    汽车尾门锁拉线的固定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600084U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720332936.3

    申请日:2017-03-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尾门锁拉线的固定结构,所述拉线的一端与滑块固定,所述拉线设有拉线固定头,所述拉线固定头包括用于与拉线相固定的拉线固定头本体,所述拉线固定头本体形成两个向外侧延伸的拉线固定部以使所述拉线固定头呈T形结构设置,所述滑块包括左侧面、右侧面、上侧面、下侧面、前顶面和后顶面,滑块形成有第一贯穿槽和第二贯穿槽,所述第一贯穿槽靠近所述上侧面的部位为第一贯穿槽上部,所述第一贯穿槽靠近所述下侧面的部位为第一贯穿槽下部,所述第一贯穿槽下部贯穿所述滑块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第二贯穿槽贯穿所述滑块的前顶面,所述第一贯穿槽与所述第二贯穿槽相通并均贯穿所述下侧面。

    一种尾门推杆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564008U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20619441.8

    申请日:2019-05-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范围更广,能用于更重尾门支撑的尾门推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门推杆,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驱动电机和丝杆,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减速机构与丝杆联动,所述丝杆通过轴承与外壳可转动固定,所述丝杆与外壳间设有横截面呈环形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周向内侧设有第一内凸环,所述丝杆上套设固定有摩擦片,丝杆转动以带动摩擦片转动,所述第一内凸环与摩擦片间设有弹性支撑件,且摩擦片与弹性支撑件间设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套设在丝杆上并与固定座相对固定,在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垫片的两个轴向面分别与摩擦片轴向面及弹性支撑件端面相接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