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88079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11340507.7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水压渗流条件下三维土拱效应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箱体和隔板,所述隔板连接于所述箱体内,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水槽和土样槽,所述液体能够在所述土样槽和所述水槽中流通;加载组件,与所述隔板连接,且与液体的液面接触;活动门组件,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土样覆盖所述活动门组件中的活动门,所述活动门具有能够渗透液体的透水石。通过位于土样槽的土样被液体施压,模拟海底水压环境,且通过加载组件使得液体对土样施加的压力达到模拟预设值,透水石具有一定渗透系数,从而模拟在高水压渗流条件下完成土体内部三维土拱效应的形成与演化试验,以便对试验形成演化过程进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900544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275041.1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知识‑数据驱动的地下结构荷载‑位移曲线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地下结构工程参数,将所述地下结构工程参数输入预测模型,获取所述预测模型的中间参数输出;根据所述中间参数输出获取荷载‑位移曲线的参数;根据所述荷载‑位移曲线的参数建立荷载‑位移曲线。本发明通过知识‑数据协同驱动建立一个荷载‑位移曲线的预测模型,对建立一个完整的荷载‑位移曲线函数所需的四个参数进行预测,本发明通过实验验证了利用神经网络预测荷载‑位移曲线所需的四个参数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善改进了现有技术获取荷载‑位移曲线的误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9800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75017.8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叉重叠盾构隧道开挖地表沉降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隧道及地层数据,将所述隧道及地层数据输入预测模型,获取预测模型输出的既有隧道影响参数和新建隧道影响参数;根据所述既有隧道影响参数和所述新建隧道影响参数建立交叉重叠盾构隧道地表沉降曲线;根据所述交叉重叠盾构隧道地表沉降曲线预测交叉重叠盾构隧道开挖地表沉降。本发明基于知识驱动考虑到重叠隧道地表沉降曲线同时受到既有隧道的影响和新建隧道的影响,明确建立重叠隧道的地表沉降曲线需要获取既有隧道的影响参数和新建隧道的影响参数,再基于数据驱动通过神经网络获取既有隧道的影响参数和新建隧道的影响参数,实现交叉重叠盾构隧道开挖地表沉降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09495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68351.9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8/241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土拱效应的地层韧性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地层的地面反应曲线和地下结构顶部的标准化位移,根据所述地面反应曲线和所述标准化位移计算所述目标地层的土拱率;根据所述土拱率和所述标准化位移计算地层韧性指标;根据所述地层韧性指标判断所述目标地层是否满足安全条件,若所述目标地层不满足所述安全条件,则发出需要采取措施的提示。本发明通过构建基于土拱率的地层韧性评估模型,从而计算地层的地层韧性指标,为地层的韧性评估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本发明根据地层韧性指标判断当前的地层情况是否安全,是否需要发出采取措施的提示,以提示相关人员及时对地层进行加固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86890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80965.X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的隧道异形异质衬砌的施工方法及设备,涉及隧道衬砌施工技术领域,其中,施工方法包括:基于隧道勘探数据,建立初步衬砌数字模型;检测地质条件并生成地质条件信息;基于初步衬砌数字模型和地质条件信息构建网模数字模型和混凝土数字模型,混凝土数字模型包括至少两个打印材料不同的区域;基于网模数字模型打印网模结构;基于混凝土数字模型和网模数字模型在网模结构上按照预设的打印顺序轨迹打印,形成隧道衬砌。本发明利用增材制造技术逐层堆积建造,并在不同区域采用不同材料,实现隧道异形异质衬砌的建造,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混凝土材料浪费;通过打印网模结构,减少人工绑扎钢筋网的过程,提高自动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59217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71629.9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结构寿命确定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对隧道和土体进行采样试验,获取隧道和土体物理学参数;根据隧道和土体物理学参数计算标准化抬升力#imgabs0#和标准化抬升位移#imgabs1#的力‑位移曲线的参数,以确定力‑位移曲线;监测隧道的抬升位移,根据隧道的抬升位移和力‑位移曲线获取隧道所受标准化抬升力,以监测隧道结构寿命。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采用复合幂指函数模型作为力‑位移曲线的表达式,通过少量的采样试验即可分析得到力‑位移曲线的参数,从而建立起预测隧道上移过程中位移和抬升力变化的力‑位移曲线,以在后续监测中确定隧道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62974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74324.7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模拟土体应力场的柔性加载试验装置及方法,其中包括:模型箱,其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容置槽;柔性加载装置,其包括安装框架和若干个柔性加载器,安装框架可拆卸连接在容置槽的开口处,柔性加载器设置在安装框架之下,柔性加载器沿第一方向独立伸缩;以及监测阵列,其包括安装支架和若干个数据收集传感器,安装支架可拆卸连接在容置槽的开口处,数据收集传感器设置在安装支架上。当模型箱内部的土体沉降时,对应的柔性加载器加载伸长,使柔性加载器施加到对应土体表面的载荷恒定,以此精准地模拟真实施工现场上层土体对下层土体的载荷,还原真实的应力场条件。获得的实验数据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717203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20676.1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隧道上浮的覆土压力分布计算方法及相关设备,基于多拱模型,通过计算出小主应力轨迹和大主应力轨迹的相关参数、上部小主应力区域和下部大主应力轨迹区域的平均侧压力系数和应力分布系数,将所述上部小主应力区域和下部大主应力区域进行土体微元划分,计算出隧道上覆平均竖向应力,根据所述隧道上覆平均竖向应力和所述第二应力分布系数计算得到沿隧道水平方向任意一点的竖向应力;本发明引入了主应力轨迹下的应力分布系数的修正系数,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更加符合实际,能够准确地计算矩形隧道上浮引起的上覆土压力的分布,使得矩形隧道全寿命周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得到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683823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21637.9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水压Trapdoor模型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该高水压Trapdoor模型试验装置包括PIV分析单元、液体材料、固体材料、孔隙水压力计、第一土压力传感器、第二土压力传感器、第三土压力传感器、试验箱、充压单元,试验箱箱体设有开口,开口处由基板封闭,基板设有开孔,开孔处设有活动门,活动门能进行上下移动,活动门内布置有第三土压力传感器,基板内布置有第一土压力传感器,基板上填充有固体材料,固体材料内布置有第二土压力传感器和孔隙水压力计,固体材料上填充有液体材料,液体材料与试验箱箱体的顶盖内壁之间预留有设定的空间用于填充气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探究高水压条件下土拱形成及演化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269248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818356.6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模拟极端条件下地层破坏的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上壳、下壳、第一活塞、第二活塞、活塞连接件和驱动件。上壳内形成有第一容纳空间,上壳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通孔,第一连通孔与第一容纳空间连通;下壳的顶部与上壳的底部连接,下壳内形成有第二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与第一容纳空间连通,下壳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通孔,第二连通孔与第二容纳空间连通;第一活塞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内;第二活塞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内,驱动件设置在第二活塞背离第一活塞的一侧。本申请采用上壳和下壳的双节设计,解决了现有的模拟地层破坏的试验装置的承载能力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