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通廊振动故障诊断与治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2969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579619.0

    申请日:2018-06-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结构通廊振动故障诊断与治理方法,适用于工业建构筑物中钢结构通廊的振动测试分析、故障诊断和治理,属于工业建构筑物诊治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确定所有振源的激振频率、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测试、通廊结构现状及设备现状进行调查和检查,基于振动激励—结构特性—动力响应三个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振动故障排查、诊断,将钢结构通廊振动故障归为三类,并根据故障不同的组合方式,提出七种诊治方案。本发明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考虑因素全面、故障诊断的正确率高、故障治理的成功率高,同时具有简便、系统、快捷、经济等优点,能够快速、准确、有效的解决钢结构通廊振动故障。

    一种地下管线安全性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82785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0808119.5

    申请日:2017-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管线的安全性评估方法,属于地下管线检测鉴定的技术领域,其步骤如下:S1:对现场原始技术资料进行搜集;S2:影响因素及层次划分确定;S3:现场检查检测;S4: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S5:安全性评价。本发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评价因素的权重值,在此基础上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打分,根据最终的得分情况划分最终的安全性等级。该方法能够量化体现各影响因素对地下管线安全性的影响,操作简单易行,又能保证结论科学合理。

    秦兵马俑底座隔震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5672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13494.5

    申请日:2015-0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秦兵马俑底座隔震装置及方法,属于浮放文物隔震技术领域。该装置主要包括万向球支座、兵马俑底座、贴面、柔性防护材料、滑动圆盘和支座基础;万向球支座为4个,分别通过贴面安装在兵马俑底座下表面的四角,兵马俑底座放置在4个滑动圆盘上,兵马俑底座下的万向球与相对应的滑动圆盘相接触,滑动圆盘固定在支座基础上,柔性防护材料两端分别粘贴在兵马俑底座下表面的贴面和相对应的滑动圆盘的侧壁上,在兵马俑底座下表面的贴面与滑动圆盘之间形成封闭区域。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使兵马俑具备能抵抗8~9度地震的能力,同时该隔震装置便于应用实施,不整体吊装提升、不搬动兵马俑,不影响正常陈列、参观。

    一种用于测振仪的耐高温磁吸附防护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21702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1710819542.5

    申请日:2017-0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测振仪的耐高温磁吸附防护装置,属于工业建构筑物振动测试技术领域;包括支架、防护罩、耐高温磁铁;所述支架通过所述耐高温磁铁与钢结构设备的表面吸附连接,测振仪通过耐高温磁铁与所述防护罩相连接,所述防护罩置于所述支架之上,测振仪通过耐高温磁铁与所述支架进行吸附连接,以保证测振仪与支架、支架与钢结构设备之间均为硬连接并保证振动测试的准确性。本发明的防护装置具有安装和拆卸方便,操作简单,可循环使用等优点,能够保证振动测试期间测振仪使用温度小于50℃,满足禁止在高温钢结构设备表面施焊的振动测试要求。

    一种工业建筑简化抗震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62885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1910436860.2

    申请日:2019-0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建筑简化抗震分析方法,属于建构筑物抗震计算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建筑基本资料收集;(2)判断是否考虑耦联作用;(3)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结果计算;(4)简化公式系数计算;(5)调整系数计算;(6)考虑耦联作用的结果计算。本发明的工业建筑简化抗震计算方法通过计算调整系数的方式对传统的反应谱法进行调整,在保证计算精确度的前提下简化了计算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秦兵马俑底座隔震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5672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510613494.5

    申请日:2015-0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秦兵马俑底座隔震装置及方法,属于浮放文物隔震技术领域。该装置主要包括万向球支座、兵马俑底座、贴面、柔性防护材料、滑动圆盘和支座基础;万向球支座为4个,分别通过贴面安装在兵马俑底座下表面的四角,兵马俑底座放置在4个滑动圆盘上,兵马俑底座下的万向球与相对应的滑动圆盘相接触,滑动圆盘固定在支座基础上,柔性防护材料两端分别粘贴在兵马俑底座下表面的贴面和相对应的滑动圆盘的侧壁上,在兵马俑底座下表面的贴面与滑动圆盘之间形成封闭区域。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使兵马俑具备能抵抗8~9度地震的能力,同时该隔震装置便于应用实施,不整体吊装提升、不搬动兵马俑,不影响正常陈列、参观。

    一种构件外表面安装应变传感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67582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210260804.6

    申请日:2012-07-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件外表面安装应变传感器的方法,适用于各种结构构件表面应变传感器的测试和安装,属于建构筑物结构检测评估的技术领域。首先在传感器端头焊接预制焊接头,预制焊接头的一部分包覆于传感器端头上,另一部分突出于传感器端头的外面;其次,将传感器固定支座固定安装在构件外表面上;然后,再将预制焊接头焊接至传感器固定支座上。本发明在应变传感器两端采用特制的预留焊接接头,传感器固定支座采用特定形状,保证焊接质量,同时简化了传感器安装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本发明方法安装的传感器使用完毕后可以将其从固定支座上拆除,补充预留焊锡后可以继续使用。

    一种钢筋混凝土单筒烟囱内筒壁预应力复合加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2767611U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20321309.7

    申请日:2012-0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单筒烟囱内筒壁预应力复合加固结构,属于建构筑物结构改造加固的技术领域。该钢筋混凝土单筒烟囱内筒壁预应力复合加固结构由粘结层和内衬修复层构成。内衬修复层包括钢绞线网、耐热灌浆料和监测装置,钢绞线网设于耐热灌浆料形成的面层中,监测装置安装在钢绞线网上或钢绞线网之间;粘结层由界面剂构成。本实用新型利用高强钢绞线网-耐热灌浆料组成内衬修复层,施加预应力保证加固效果,预应力的大小通过智能传感器测定,耐热混凝土灌浆料保证了所加固烟囱的强度及耐热性能;该加固结构在烟囱内筒壁分层分段设置,易于搭接,灵活方便。

    室内应急避震避难空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2299568U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20350088.1

    申请日:2011-09-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应急避震避难空间结构,包括主体结构、缓冲器、应急箱和防辐射面层,形成一面为出口的立方体结构,主体结构包括结构柱、阻尼支撑、支撑杆、顶层和底层,阻尼支撑和支撑杆位于主体结构的侧面,结构柱柱顶连接缓冲器,顶层或底层分别由钢网架构成,主体结构外包防辐射面层。本实用新型在室内创造了一个局部抗冲击、防辐射应急避震避难安全空间,用于地震,核爆炸等紧急情况下的临时避险。该空间为组合式结构,易于拆装,做好装饰面层后美观协调,方便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