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29553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810296533.7
申请日:2018-04-01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高温压力传感器封装方法,主要结构包括纳米膜、基片、互连电极、互连凸点、互连焊盘、密封环、封装外壳、陶瓷基座、引线柱、无氧真空腔。基片上表面刻蚀形成倒梯形结构,基片下表面设置纳米膜,纳米膜由两层氮化硼及夹在其中的石墨烯组成,氮化硼可为石墨烯提供附着载体和隔离保护。采用Au‑Au直接键合技术使基片与基座形成真空腔,为纳米膜提供无氧环境,并可在900℃下保持密封。此封装方法封装结构可靠,保障无氧真空环境,将传感器的使用温度提高至900℃。
-
公开(公告)号:CN207095742U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21013460.3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石墨烯压阻结的压力传感器,主要结构由石墨烯压阻结、引线柱、基片、封装外壳、互连电极、复合电极、密封环、陶瓷基座组成,石墨烯压阻结由氮化硼/石墨烯/氮化硼纳米薄膜、复合电极组成,纳米薄膜由上下两层氮化硼与夹在其中的石墨烯组成,压阻结布置在基片下表面,基片上部刻蚀形成凹形结构,基片与陶瓷基座通过金属键合形成无氧真空腔,隔绝了压阻结与外界的直接接触,为其提供无氧防护,压阻结通过互连电极和引线柱与外部电阻相连构成惠斯通电桥,此器件用石墨烯压阻结替代硅压敏电阻结,可长期稳定工作于1000℃以上的高温环境,重复性好、可靠性高,耐酸碱、抗腐蚀,可应用于动静态高温测试环境,显著提升高温区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851102U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721013848.3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风速风向传感器,主要结构由氮化硼/石墨烯/氮化硼纳米薄膜阵列、加热电阻、引线柱、基片、玻璃基座、封装外壳组成,检测由基片、纳米薄膜、加热电阻组成,基片下侧布置有纳米薄膜阵列,纳米薄膜由上下两层氮化硼与夹在中间的石墨烯组成,纳米薄膜阵列四周布置了恒功率控制的加热电阻,基片底部外周侧通过封装合金键合在陶瓷基板上构成密封腔体,隔绝了纳米薄膜阵列与外界的直接接触,陶瓷基板通过绝热胶固定在玻璃基座上,纳米薄膜均与电极相连,电极通过引线柱连接外部,该结构设计紧凑,易于集成,传感器可以实现对风速风向即时、准确的检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199672U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21013852.X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H01L41/08 , H01L41/083 , H01L41/18 , G01L1/00 , G01L9/00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压力传感器,主要结构由纳米膜、互连电极、引线柱、基片、封装外壳、陶瓷基座、密封环组成。检测由纳米膜、基片、互连电极组成,纳米膜由上下两层氮化硼与夹在其中的石墨烯组成,布置在基片下表面,基片上部刻蚀形成了凹形结构,下部与陶瓷基座通过金属键合形成无氧真空腔,隔绝了纳米膜与外界的直接接触,为其提供无氧防护,互连电极由互连凸点键合互连焊盘组成,通过引线柱将检测单元与外部相连,氮化硼/石墨烯/氮化硼三层纳米薄膜既是器件的功能材料,又是其结构材料,器件最高可稳定工作于1000℃的高温环境,重复性好、可靠性高,耐酸碱、抗腐蚀,可应用于动态、静态高温测试环境,显著提升高温区间。
-
公开(公告)号:CN207197705U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21013476.4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片内温度补偿石墨烯压力传感器,主要结构由力敏薄膜、温敏薄膜、互连电极、基片、密封环、封装外壳、基板、陶瓷基座、引线柱组成。力敏薄膜和温敏薄膜均由复合纳米薄膜、电极组成,布置于基片下侧,处于同一温区,基片上部刻蚀有一个凹型结构,基板在与温敏薄膜相对的位置刻蚀形成一凸台结构,复合纳米薄膜由两层氮化硼与夹在其中的石墨烯组成,基片底部外周侧通过密封环键合在基板上构成无氧真空腔,隔绝了复合纳米薄膜与外界的直接接触,互连电极、引线柱将力敏薄膜和温敏薄膜与外部相连接,传感器可应用于动态、静态测试环境,利用温敏薄膜检测温度干扰信号,补偿力敏薄膜压力测量时产生的温度误差,实现对压力的准确测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