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05343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975692.5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2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3/200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评估木质纤维素酶解产糖能力的方法。木质纤维素的酶解产糖能力与其资源化潜力密切相关,但在实际应用和生产过程中,测定酶解效率及其相关影响参数的操作十分复杂,耗时长且酶价格昂贵,若酶解效果不理想,则极大的浪费了人力物力,影响工艺效率。本发明采用X-射线能量色散谱测定木质纤维素的氧原子和碳原子的原子含量及其比值,构建了氧碳原子比和酶解还原糖产量之间的关系,基于此快速评估生物质的酶解产糖能力和资源化潜力。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适应性广,可靠性强,可大大缩短测试时间,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38790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21983.X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水镁基抗菌材料、抗菌制品、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耐水镁基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第一处理液和第二处理液;所述第一处理液中含有氧化镁,所述第二处理液中含有铝盐;S2,将所述第二处理液混入所述第一处理液中反应,得到反应液;S3,将所述反应液固液分离,得待烧固体物;S4,对所述待烧固体物进行煅烧,得耐水镁基抗菌材料;所述煅烧的温度为850‑950℃,所述煅烧的保温时长为1‑3h。本发明提供的耐水镁基抗菌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明显提高了氧化镁在实际应用中的抗菌能力,同时具有更好的耐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5838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0660797.2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9K17/40 , C02F3/34 , C02F1/52 , C02F1/28 , B09C1/10 , B09C1/08 , B09C1/00 , C02F101/2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复合试剂的制备方法,包括:获取黄铁矾以及硫酸盐还原菌菌液,然后将所述黄铁矾以及所述硫酸盐还原菌菌液进行厌氧培养;其中,所述黄铁矾与所述硫酸盐还原菌菌液的固液比为1‑5g/L;所述硫酸盐还原菌菌液密度为107‑1010CFU/mL。相比于现有技术,所述微生物复合试剂对重金属,尤其是铅、铬,具有高效稳定化的效果,且修复见效所需周期短。突破了现有技术的重金属稳定化效果差、修复见效所需周期长以及容易引起二次污染的技术瓶颈。
-
公开(公告)号:CN11495838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60797.2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9K17/40 , C02F9/14 , C02F3/34 , C02F1/52 , C02F1/28 , B09C1/10 , B09C1/08 , B09C1/00 , C02F101/2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复合试剂的制备方法,包括:获取黄铁矾以及硫酸盐还原菌菌液,然后将所述黄铁矾以及所述硫酸盐还原菌菌液进行厌氧培养;其中,所述黄铁矾与所述硫酸盐还原菌菌液的固液比为1‑5g/L;所述硫酸盐还原菌菌液密度为107‑1010CFU/mL。相比于现有技术,所述微生物复合试剂对重金属,尤其是铅、铬,具有高效稳定化的效果,且修复见效所需周期短。突破了现有技术的重金属稳定化效果差、修复见效所需周期长以及容易引起二次污染的技术瓶颈。
-
公开(公告)号:CN11997693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77126.7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菌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缺陷褶皱MxMg1‑x氧化物抗菌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的制备方法为:获得分散有Mg源和M源的金属溶液,随后对其进行雾化处理,得到金属原料颗粒,再将所述的金属原料颗粒在无氧气氛、500~1000℃的温度下进行第一段煅烧,随后在含氧气氛,制得所述的氧缺陷褶皱MxMg1‑x氧化物抗菌材料;所述的MxMg1‑x氧化物中,所述的M包括Li或稀土元素中的至少一种;x为0.01~0.4。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材料能够意外地显著改善抗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12610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400821.X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新引擎(长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C07D233/32 , C07D243/04 , B01D53/72 , B01D53/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醛去除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甲醛去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脲类化合物分散于二胺类化合物中后,依次进行第一环化处理和第二环化处理;其中,所述二胺类化合物为直链脂肪胺,具有碳链骨架和两个伯胺基;所述碳链骨架的碳原子数为3~7,所述两个伯胺基分别连接于所述碳链骨架的相邻两个碳原子上。本发明提供的甲醛去除剂具有较高的甲醛吸附容量,能够实现甲醛的有效去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