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9425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300789.0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群桩基础桩土荷载分担比的测试方法,该方法采用位移升降装置和桩间土压力盒,所述位移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执行器、位移传感器、轴力计、内套筒、外套筒、上法兰和下法兰,位移传感器、轴力计分别与外部的位移监测仪、轴力监测仪连接,利用轴力监测仪测得桩顶平均应力F0,计算桩顶的面积为S0,所述桩间土压力盒埋设于承台底部,桩间土压力盒与外部的压力监测仪连接,利用压力监测仪测得桩间土平均应力F1,计算桩间土的面积为S1;承台在不同沉降量下的桩土荷载分担比K=(F0*S0)/(F1*S1)。本发明能快速测定桩土荷载分担比系数,能够显著减少原位测试或模型试验的组数,操作便捷,大量减小试验工作量,降低试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988759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409540.9
申请日:2017-06-02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沫混凝土初衬兼做减震层的隧道结构,它包括初衬和二次衬砌层,初衬上打有锚杆,所述初衬采用泡沫混凝土喷射而成;该初衬具有减震效果,将传统初衬与减震层合二为一,既满足初期支护的要求又能实现减震层的功能。泡沫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吸能减震性能,能有效地减少地震波的能量传到二次衬砌层等结构,减小地震波对隧道整体结构的破坏;有效提高初衬的抗震、抗冲击、抗裂和耐久性能;提高初衬的延性、降低其脆性;延长隧道对地震的响应时长;有效促进地应力重新分配和吸收地震能量,抵抗主要地震力,有效减少地震力对隧道结构的破坏;能够有效减少施工工序、减小工程成本,总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28785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45562.1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沼泽滩涂区填土造陆结构及方法,结构包括若干支撑组件;支撑组件插设于滩涂结构,滩涂结构包括淤泥层,支撑组件穿过淤泥层并插入位于淤泥层之下的卵石层;若干支撑组件间隔设置;支撑组件包括若干第一竹木支撑柱、相适配的第二竹木支撑柱和第一过滤网;相邻两第一竹木支撑柱之间通过第二竹木支撑柱相连接;第一过滤网设置在第一竹木支撑柱和第二竹木支撑柱的一侧,与第一竹木支撑柱相连接且与第二竹木支撑柱相连接;第一竹木支撑柱形成有多个沿若干第一竹木支撑柱的排列方向贯穿的排水通道,多个排水通道沿第一竹木支撑柱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方法用于施工如上所述的结构;通过支撑组件的设置,更加环保,且解决农林废弃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9761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0148857.7
申请日:2023-0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水力压裂与MICP技术结合的粉土地基加固方法,属于软弱地基加固处理技术领域,该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勘察地质情况,确定钻孔位置并标记,在标记位置钻孔;S2:在钻孔内下入带孔眼的套管S3:往套管中注入压裂液,对粉土地基进行水力压裂;S4:将注浆设备与套管连接,泵入微生物液,静置,随后泵入胶结液;S5:回收套管内的设备,对钻孔进行回填。本发明不仅可以改善粉土地基承载力低的缺点,而且在加固过程中无污染物质的释放,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以对大面积粉土进行加固,具有现实的工程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848308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11276.3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坡模型试验加载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楔形块、支撑装置、加载垫梁、加载器和位移传感器,夹角可调的楔形块置于边坡模型顶部,可伸缩的支撑器固定于楔形块的顶面,加载垫梁固定于支撑器的上端,加载器的加载头作用于加载垫梁的中心位置处,位移传感器设置于楔形块的顶面。竖向压力通过楔形块作用于坡面后转变为沿坡面方向的下滑推力。当竖向压力加大,边坡土体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可通过控制系统使支撑装置实时伸缩调节,使加载梁一直保持水平,使记载装置的竖向压力准确的加载于加载垫梁上,更有利于使边坡滑动,又能分级稳定的加载。对于不同角度的边坡,则调节契形块的角度至相应角度来满足加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851462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60126.4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软土地基中喷砂;在泥面上铺设砂垫层;铺设排水通道,排水通道贯穿喷砂层将软土地基中含水排出;沿砂垫层周缘挖设压膜沟,并在砂垫层外铺设密封膜,密封膜的边角折入压膜沟内以保证与砂垫层之间呈密封态;在排水管外连真空泵,真空泵对软土地基内抽真空,预压地基至满足卸载标准。通过气压填充砂粒,提高软土地基的透水能力,再真空预压,加快真空预压时软土地基的排水效率,极大的缩短施工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7121251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710409567.8
申请日:2017-06-02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液伺服系统的地震模拟试验装置,它包括振动台基础、剪力墙、支座导轨支承系统、激振器、传动件、水平台面和模型箱,支座导轨支承系统包括若干支座单元,支座单元包括底板、定位框架和盖板,定位框架内设有滚轴;底板为凹字型板;盖板为倒置的U型板,盖板的底面四角与侧壁内壁的内连接面处设有半圆形凹槽,盖板的底面为內低外高的台阶面;定位框架有多个,平行布置于底板与盖板之间,定位框架的侧壁上缘外延出悬臂,悬臂的上外缘设有弧形槽;滚轴安装于相邻两定位框架之间;支座导轨支承系统连接于振动台基础上,水平台面连接于盖板上,模型箱置于水平台面上,激振器安装于剪力墙上,传动件连接于激振器与水平台面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086335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406666.7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护坡结构,由草皮和若干抗滑单元组成,所述抗滑单元包括:至少3个活树桩、若干抗滑桩;所述活树桩与活树桩之间布设抗滑桩;所述活树桩的周围布设多个抗滑桩;所述活树桩为将待栽培的植株根部埋设在活树桩孔而成;所述抗滑桩为将竹子或木头打入抗滑桩孔而成。本发明生态护坡结构,活树桩和抗滑桩为整体呈连拱形;在活树桩与活树桩之间布设抗滑桩;在活树桩的周围布设多个抗滑桩,以承担拱顶和拱脚处土体荷载,在其腐烂后能够给活树桩提供有机养分;然后在边坡表面种植草皮,本发明不仅可以发挥表层水土保持作用,而且能对边坡深层的滑动面起到加固防护作用;本发明生态护坡结构的施工方法简单,绿色环保,且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933266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737426.5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软土固结的堆载预压软基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堆载预压软基处理结构用于设置在地表以下的软土地基区域,软土地基区域的底部为软基土底层,包括砂垫层、至少两层砂堆填充层和至少两层软基土层,并且砂堆填充层和软基土层的层数一致;砂堆填充层和软基土层沿着竖直方向依次交替设置于软基土底层上,砂堆填充层在软基土底层和软基土层之间形成一道横向的第一排水面,砂堆填充层在软基土层和软基土层之间形成一道横向的第二排水面,形成具有至少两道排水面的软基结构;砂垫层设置于软基结构上。本公开设置至少两层砂堆填充层,在软基结构内形成了至少两道横向排水面,这种多面排水相较于单面排水,能提高排水效率,加快软土固结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4475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95070.4
申请日:2023-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支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边坡支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底部垫层,所述底部垫层上设置有钢筋接驳器,所述底部垫层上设置有钢板,所述钢板对应所述钢筋接驳器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钢筋接驳器安装有钢筋,所述钢筋穿过所述通孔设置;挡土墙,所述挡土墙通过所述钢筋设置在所述底部垫层上,所述挡土墙上设置有缓冲层,所述挡土墙上设置有锚杆;摩擦消能装置,所述摩擦消能装置设置在所述挡土墙与所述钢板之间并与分别与所述钢板以及所述挡土墙连接。本发明具有施工简单、工程造价低、能够满足支挡结构高强度的同时还能够适应大变形的优点,支护效果显著,可有效解决地震区边坡因大变形导致支挡结构失稳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