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量子点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0137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141705.4

    申请日:2023-0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钙钛矿量子点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该钙钛矿量子点复合膜包括:第一阻隔层、第二阻隔层和钙钛矿量子点层,钙钛矿量子点层设在第一阻隔层的一个表面上,钙钛矿量子点层包括钙钛矿量子点和聚合物基体,形成聚合物基体的单体包括阻水性单体和附着力促进单体;第二阻隔层设在钙钛矿量子点层远离第一阻隔层的表面上,其中,阻水性单体包括含氟丙烯酸酯单体,附着力促进单体包括用于与第一阻隔层和第二阻隔层结合形成氢键的基团。该钙钛矿量子点复合膜不仅具有较好的粘结稳定性、阻水性、耐候性、光学性能和较高的透明度,而且膜层结构简单、生产工艺便捷,有利于大批量工业化生产。

    粘合剂及制备方法、浆料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31794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911168482.0

    申请日:2019-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粘合剂及制备方法、浆料及其应用。该粘合剂包括:聚合物微粒和水,所述聚合物微粒具有核壳结构,所述聚合物微粒的核包括含氟聚合物和芳族聚酰胺,所述聚合物微粒的壳包括亲水性聚合物,所述聚合物微粒分散在水中。由此,该粘合剂具有以下优点的至少之一:成品率高;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柔韧性、粘附性;应用该粘合剂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和极片之间具有良好的贴合效果。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1683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713800.3

    申请日:2020-0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配制正极浆料,并制成正极极片;(2)配制负极浆料,并制成负极极片;(3)将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形成电池芯,并置于电池壳中;(4)配制电解液,并注入电池壳中,再进行封口处理;(5)将封口处理后的电池壳静置之后,进行原位聚合处理,以获得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其中,正极浆料、负极浆料和电解液中的一个包括含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且另一个包括含氨基的醚链化合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将含环氧基醚链化合物和含氨基基团醚链化合物分别散于电池的正极、负极和电解液中的任意两个不同部位,如此,避免两种聚合单体都加入电解液导致交联、粘度增大的问题。

    量子点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及量子点复合微球

    公开(公告)号:CN11928650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11095.1

    申请日:2024-08-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量子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量子点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及量子点复合微球。该方法包括:将含有乳化剂的水溶液、量子点、聚合物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混合,乳化,得到量子点乳液;在惰性气氛下,将所述量子点乳液进行聚合反应,以在所述量子点的至少部分表面形成有机聚合物包覆层,得到有机聚合物包覆的量子点微球;将所述有机聚合物包覆的量子点微球、硅源和溶剂混合反应,以在所述有机聚合物包覆层的至少部分表面形成二氧化硅包覆层,得到量子点复合微球。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能够制备得到稳定性较好的量子点复合微球。

    界面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33369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30435.1

    申请日:2023-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界面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所述界面填充材料的原料包括:75~90重量份数的导热填料、3~5重量份数的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1.5~3重量份数的丙烯酸酯单体、0.5~2重量份数的UV引发剂、4~10重量份数的相变材料和1~5重量份数的助剂。由此,提高了界面填充材料的产品性能,尤其是界面填充材料的导热性能、硬度、柔韧性、耐老化性能和循环寿命得到显著提高。

    气体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71304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0430965.9

    申请日:2022-0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气体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气体分离膜包括:有机改性氧化物,有机改性氧化物为有机改性金属氧化物或有机改性非金属氧化物;含氧乙烯有机物,含氧乙烯有机物包括含氧乙烯链的单体和含氧乙烯链的低聚物中的至少之一。上述的有机改性氧化物与含氧乙烯有机物之间通过自由基聚合进行复配,使得气体分离膜具有较高的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氧气‑氮气分离系数的同时,水蒸气透过系数也较高;另外,有机改性氧化物是通过有机物改性的氧化物,如此可以保证气体分离膜具有很高的力学强度,进而进一步有助于提高气体分离膜的气体透过系数和分离系数,以及降低气体分离的成本及能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