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下煤气化生产天然气的甲烷化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952598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436584.8

    申请日:2012-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下煤气化生产天然气的甲烷化工艺,解决了目前为止尚无基于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生产天然气的甲烷化工艺的问题,方法为将原料气经预热后分为2股,第1股原料气与来自第3级反应器的部分合成气一起进入第1级反应器进行甲烷化反应;第2股原料气与出第1级反应器的合成气一起进入第2级反应器进行甲烷化反应;出第2级反应器经降温之后的合成气进入第3级反应器进一步甲烷化反应;出第3级反应器的合成气部分降温后循环至第1级反应器,其余部分合成气经降温后进入第4级反应器进行进一步甲烷化反应,出第4级反应器的气体经冷却降温分离冷凝液之后得到合成天然气。本发明工艺简单、循环气量小,热回收率高,甲烷化操作温度范围宽、能耗低、对环境友好,生产出的天然气满足国家标准(GB17820-2012)的要求。

    高浓度二氧化碳排放气制备食品级CO2的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2634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64222.8

    申请日:2011-1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浓度二氧化碳排放气制备食品级CO2的工艺方法,解决了现有食品级CO2制备工艺复杂、能耗高、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的问题。技术方案包括将高浓度CO2原料气压缩、净化除杂、脱水、精馏以及冷却得到食品级CO2,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气压缩至4-6MPaG后,部分原料气进入精馏步骤中的CO2中压低温精馏塔为塔底再沸器供热,换热后的部分原料器再与剩余原料气混合进入净化除杂步骤。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系统运行能耗低、占地面积小、投备投资及运行成本低。

    高含尘量煤焦油分离提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653487U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20784154.5

    申请日:2013-11-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含尘量煤焦油分离提质系统,解决了现有高含尘量煤焦油除尘困难、影响产品品质的问题。技术方案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器、进料罐、预热器及精馏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馏塔塔顶出口经预热器与塔冷凝器、塔回流槽连接,所述塔回流槽的出口分别与精馏塔回流入口、焦油混合罐以及焦油储罐连接,所述焦油混合罐出口与过滤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系统简单、煤焦油除尘效果好、节能降耗、无废水排放、对环境友好、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低。

    高含水低阶煤的制粉及干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474749U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20523385.0

    申请日:2013-08-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含水低阶煤的制粉及干燥工艺及其系统,解决了现有制粉及干燥工艺磨煤前需要进行预干燥,运行成本设备投资大、能耗高的问题。技术方案包括磨煤机,所述磨煤机依次与一级袋式过滤器、流化床或气流床干燥器、二级袋式过滤器依次连接,所述磨煤机的烟气进口和流化床或气流床干燥器的热烟气进口与煤粉锅炉的烟气出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系统简单、控制简便、干燥效果好、运行成本低、设备投资低、占地面积小、系统安全可靠。

    等离子体固定床气化固体废物的加压气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668320U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320799877.2

    申请日:2013-12-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固定床气化固体废物的加压气化系统,本实用新型系统包括加压气化系统、熔渣激冷及排渣系统、粗合成气激冷及洗涤系统,所述加压气化系统为等离子体固定床气化炉,所述等离子体固定床气化炉包括中部设有原料进口、顶部设有粗合成气出口、底部设有熔渣出口的炉体,所述炉体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等离子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处理量大、原料适用性广、气化温度场分布均匀、节能降耗、对环境友好。

    液态二氧化碳储存装置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361076U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120511306.5

    申请日:2011-12-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态二氧化碳储存装置,解决了现有液态二氧化碳储存中储槽内压力不稳,容易形成干冰、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高的问题。技术方案包括设有进液口、出液口的储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加热装置,所述储槽底部的回流液口经带有阀门的液体回流管路与电加热装置的进液管连接,所述电加热装置的出气管经带有阀门的气体回流管路与储槽的顶部回流气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有效避免干冰形成,保证储存及运输过程安全可靠的液态二氧化碳储存装置,设备投资及运行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