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44934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611206428.7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H01M4/587 , H01M10/054 , C01B32/318 , C01B32/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竹子制备钠离子电池电极碳材料的方法,包括:(1)将竹子清洗后烘干;(2)将烘干后的竹子碳化,得到竹子衍生碳;(3)将竹子衍生碳研磨成粉末,过筛,获得竹子衍生碳粉末,将竹子衍生碳粉末加入碱性溶液中浸泡后干燥,得到碱处理后的竹子衍生碳;(4)将碱处理后的竹子衍生碳置于管式炉中活化,得到碱活化竹子衍生碳;(5)将碱活化竹子衍生碳酸洗至中性,然后分别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清洗,烘干,得到钠离子电池电极碳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行,可重复性强,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的特点;利用本方法制备的碱活化竹子衍生碳材料作为室温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能够有效增大材料自身比表面积,提高电池容量,增强电池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560043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103493.X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一种可自支撑胶体晶体及其简便高效制备方法,涉及胶体晶体领域。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自支撑胶体晶体的简便高效制备方法是将胶体粒子悬浮液冷冻至结冰固化,再通过冷冻干燥的方式去除结冰水,得到可自支撑胶体晶体,该方法的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操作范围宽,可大范围任意调节单次处理量及相应产量,容易实现批量化制备。本发明实施例的自支撑胶体晶体的胶体晶体单元具有自支撑能力,无须依附于基底而存在,非常便于储存与转移,增加了其进一步应用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70193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610349518.5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比表面积金属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纤维素气凝胶置于敏化液中浸泡,然后用水冲洗纤维素气凝胶;(2)将处理后的纤维素气凝胶浸泡入金属化学镀液中进行化学镀,获得金属/纤维素复合气凝胶;(3)将金属/纤维素复合气凝胶置于LiOH/尿素溶液中,在低温下进行去纤维素气凝胶模板过程,获得纳米多孔金属溶液;(4)将制得的纳米多孔金属溶液用水清洗,然后用丙酮进行溶剂交换,干燥,获得高比表面积金属气凝胶。本发明首次提出以纤维素气凝胶为模板,制备高比表面积金属气凝胶的方法。纤维素气凝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适合化学镀的孔结构,同时在化学镀后容易脱模板,为其它模板法制备金属气凝胶提供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07381570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97858.1
申请日:2017-08-1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C01B32/336 , C01B32/318 , C01B32/05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理活化法制备竹炭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方法,包括:将竹子清洗后,烘干;将烘干后的竹子置于瓷舟中,并放置在高温炉内,在氩气保护下,高温炭化,得到竹碳;将竹碳研磨成粉末,过筛,获得颗粒均匀的竹碳粉末;将竹炭粉末通入二氧化碳高温活化,自然冷却,得到活化后的竹炭材料;将竹炭材料分别通过去离子水和乙醇浸泡,得到竹炭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行,可重复性强,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的特点。利用本方法制备的竹炭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此炭化及清洁的物理活化制备方法能够有效增大材料比表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池容量,增强其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74492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16622.4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C01B32/205 , B82Y4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40/00 , C01P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包覆层骨架的多层石墨烯自支撑管的制备方法,包括(1)取金属丝用稀硝酸浸泡后置于无水乙醇中超声,烘干;(2)在金属丝表面生长沉积石墨烯,得到石墨烯/金属丝复合结构;(3)在石墨烯表面沉积包覆金属催化剂模板,再在金属催化剂模板表面沉积石墨烯,重复多次后形成具有石墨烯/金属催化剂重复结构的复合材料;(4)将复合材料放入刻蚀液中去除金属丝和金属催化剂模板后清洗烘干,获得无包覆层骨架的多层石墨烯自支撑管。本发明提供的无包覆层骨架的多层石墨烯自支撑管具有优异的迁移率、机械强度、热导率和耐腐蚀性,适用于微电子、透明电极、有机光电器件、储能电池、多功能复合材料以及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74480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06369.3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C01B32/05 , H01M4/587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 H01M4/587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6/4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花生壳制备钠离子电池电极碳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花生壳分别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清洗后,烘干;步骤二、将烘干后的花生壳置于高温炉内碳化,得到花生壳衍生碳;步骤三、将花生壳衍生碳研磨成粉末,用10~100目的筛子过筛,获得颗粒均匀的花生壳衍生碳粉末,即钠离子电池电极碳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行,可重复性强,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的特点。利用本方法制备的花生壳衍生碳材料作为室温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能够有效增大材料自身比表面积,提高电池容量,增强电池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271193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683871.2
申请日:2015-10-2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C01B32/1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密度、超高比表面积弹性导电气凝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由氧化石墨烯、间苯二酚和甲醛经水体系中交联反应制成水凝胶,然后经酸化老化、溶剂交换、超临界干燥、高温碳化制备而成,该导电气凝胶主要由多级孔结构碳/石墨烯纳米片组成,其具有超低的密度,超高的比表面积,较好的弹性和导电性。本发明所用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所得气凝胶在弹性传感器、分离吸附、电极材料、储氢等领域具有较佳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163557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111601683.2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C08F212/08 , C08F212/36 , C08F2/44 , C08K5/353 , C08K5/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塑料闪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2,5‑二苯基噁唑、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偶氮二异丁腈和移波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对混合液进行负压低温超声分散处理,再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混合处理;将处理后的混合液进行梯度升温加热,降温后得到有机塑料闪烁体毛坯;将有机塑料闪烁体进行低温处理后,再对其进行机械切割和抛光处理。本发明中采用的负压低温超声分散处理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混合处理,可以让PPO分散更均匀;原料中除PPO为光谱级外,其余各类试剂均为分析纯,不需要进行纯化处理即可直接使用,避免了复杂操作及纯化过程引入杂质的可能性;制备的有机塑料闪烁体PPO含量高达50%,且无气泡、不脆裂、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10135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66626.0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镍钴钨碲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将生长在碳布上具有氧缺陷的氧化钨纳米片CC‑WO3‑x与碲粉在氢氩混合气氛和一定温度下发生化学反应,得到在碳布上生长的CC‑WTe2;将得到的CC‑WTe2在三电极体系中通过电化学沉积,得到CC‑WTe2‑Ni‑Co三元复合材料,其中,在三电极体系中,电解液为Ni(NO3)2·6H2O和Co(NO3)2·6H2O的混合溶液,工作电极为CC‑WTe2,参比电极为Ag/AgCl电极,对电极为Pt片电极。制备的CWNC‑8电极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A g‑1时,比电容739F g‑1,在经5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84%,与CC‑Ni‑Co电极相比提高了12%。同时在功率密度为3000W kg‑1时,仍保留了23.4W h kg‑1的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16355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601683.2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C08F212/08 , C08F212/36 , C08F2/44 , C08K5/353 , C08K5/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塑料闪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2,5‑二苯基噁唑、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偶氮二异丁腈和移波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对混合液进行负压低温超声分散处理,再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混合处理;将处理后的混合液进行梯度升温加热,降温后得到有机塑料闪烁体毛坯;将有机塑料闪烁体进行低温处理后,再对其进行机械切割和抛光处理。本发明中采用的负压低温超声分散处理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混合处理,可以让PPO分散更均匀;原料中除PPO为光谱级外,其余各类试剂均为分析纯,不需要进行纯化处理即可直接使用,避免了复杂操作及纯化过程引入杂质的可能性;制备的有机塑料闪烁体PPO含量高达50%,且无气泡、不脆裂、稳定性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