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TBM的超前地质钻探施工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28852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08699.2

    申请日:2024-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TBM的超前地质钻探施工方法及系统,所述包括以下步骤:S100:钻机的钻杆对准位于TBM的刀盘圆心的孔洞;S200:TBM的刀盘旋转掘进,钻机的钻杆同步施工地应力释放孔;S300:地应力释放孔高压水洗;S400:通过地应力释放孔探明地质情况及地应力情况;S500:根据S400获得的地质情况及地应力情况,调整施工;S600:重复S300‑S500,直至掘进完成;其中,S300‑S500中,TBM可保持掘进。所述超前地质钻探施工系统用于所述的用于TBM的超前地质钻探施工方法。TBM停机等待的时间大大减少,有效增加了TBM的工作效率,增大了TBM的使用效果,大大减少了隧道施工时间和造价。TBM的启停次数大大减少,有助于降低频繁启停对TBM的损耗,有助于延长TBM的使用寿命。

    一种用于桥梁的协同隔震结构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3285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339187.8

    申请日:2024-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的协同隔震结构,涉及桥梁抗震技术领域,包括:弹性支承构件,所述弹性支承构件设置于相邻两个箱梁之间;两个所述箱梁分设于桥梁两侧;所述弹性支承构件包括拉索和若干弹性件,若干弹性件均布于两个所述箱梁的正对面上,且两个所述箱梁上的弹性件一一对应;所述拉索连接于两个所述箱梁之间。采用本方案,当发生非同步位移时,通过弹性件与拉索协调控制两幅桥相对位移,能避免两幅桥相互偏离过大后猛烈碰撞,从而避免剧烈碰撞。

    用于隧道初期支护后变形侵限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8475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56286.7

    申请日:2018-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变形处理方法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隧道初期支护变形侵限后的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设置多排型钢钢架,所述型钢钢架通过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固定在初期支护变形段的外表面;b、采用固结注浆小导管对初期支护变形段隧道拱墙范围内的围岩进行加固处理;c、在隧道出水点位置设排水孔,并在排水孔中设置排水管;d、在初期支护外表面和型钢钢架上铺设钢筋网片;e、在钢筋网片的外表面上喷砼。本发明的隧道初期支护变形侵限后的处理方法,在不拆除变形的隧道初期支护,通过对变形的初期支护进行支护加固以及对围岩进行加固处理,快速地约束隧道变形,不再施工二次砼衬砌和防水板,达到隧道永久支护的目的。

    隧道初期支护的加固方法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63677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610225659.6

    申请日:2016-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初期支护的加固方法,特别是一种应用于软弱破碎围岩地段的隧道初期支护的加固方法。隧道初期支护的加固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采用洞渣快速对初期支护底部两侧进行反压处理;b、在初期支护内侧设置支撑装置进行临时支撑处理;c、对初期支护变形段的隧道拱墙范围内的围岩进行径向加固处理;d、对初期支护进行二次砼衬砌施工。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快速、可操作性强,并节省工程投资的隧道初期支护的加固方法。

    Ⅴ~Ⅵ级围岩中的隧道边墙初期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6137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510545868.4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Ⅴ~Ⅵ级围岩中的隧道边墙初期支护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新建隧道工程中的边墙支护领域的Ⅴ~Ⅵ级围岩中的隧道边墙初期支护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加固后围岩作为承载体,预控隧道超前变形及开挖变形量,提高施工安全性和结构耐久性的Ⅴ~Ⅵ级围岩中的隧道边墙初期支护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对隧道边墙进行小角度超前支护;b、隧道进行开挖;c、隧道初喷砼;d、安装支护钢架;e、复喷砼施工;f、进行大角度超前支护施工;g、进行复喷砼施工。本发明采用的支护方法充分利用了岩土体力学性能,利用加固后的围岩作为承载体,预控隧道超前变形及开挖变形量,提高施工安全性和结构耐久性,加快施工进度,节约工程投资。

    控制顺向陡倾层状结构岩石隧道边墙超挖的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6141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48197.7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顺向陡倾层状结构岩石隧道边墙超挖的支护方法,特别是一种应用于顺向陡倾层状岩石和节理裂隙较发育岩石条件下的边墙超挖的支护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约束围岩不利变形,预防隧道塌方,加快施工进度,节约工程投资的控制顺向陡倾层状结构岩石隧道边墙超挖的支护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在隧道两侧边墙部位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向外施工超前水泥砂浆锚杆,对隧道开挖轮廓范围外周边的围岩超前支护;b、对边墙部位开挖施工;c、两侧边墙部位支护;d、依次重复循环进行前述三个步骤直至完成隧道开挖。本发明提高了岩石的承载能力,有效的约束不利变形,预防隧道塌方,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投资。

    橄榄形钻探装置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6424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87025.0

    申请日:2024-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橄榄形钻探装置,涉及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机构内置的钻探装置。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橄榄形钻探装置,包括中心轴、外壳和电机,中心轴的外侧安装有外壳,外壳可以绕中心轴旋转,外壳在经过其轴线的任意截面上呈橄榄形,外壳的外表面设有螺旋形的齿刀,中心轴与外壳之间密封配合,中心轴的前端设有尖锥、后端密封连接有综合管线,中心轴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位于外壳的内部,电机与外壳传动配合,中心轴还设有给电机供电的高压电缆,高压电缆布置于综合管线内。本发明将电机内置于外壳内,无需在孔洞外设置动力机构并通过钻杆传递扭矩,降低了钻探难度,提高了转进的速度,节约了钻探的费用。

    一种单跨索道桥及其设计方法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779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63967.8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跨索道桥及其设计方法,涉及桥梁工程设计技术领域,包括:沿桥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分布的若干横梁,所述横梁的顶面包括有上下分布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均包括有一根上弦杆;沿桥宽度方向,在所述间隙内依次间隔设有若干用于分隔所述间隙的螺栓;被若干所述螺栓分隔的间隙内均穿过有主索,若干所述主索均沿桥长度方向依次穿过若干横梁;在相邻所述横梁之间的若干主索上铺设有横向桥面板,所述横向桥面板和所述横梁顶面齐平;若干所述横梁和横向桥面板顶部均铺设有沿桥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桥面板。采用本方案,不仅通过密间距小横梁的结构提高了桥梁安全性和稳定性,还提高了计算方法和结构构造的匹配性。

    一种人行桥结构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5476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151347.6

    申请日:2024-08-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行桥结构,属于桥梁工程中的简易吊桥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行业通用的贝雷片作为加劲梁同时兼顾栏杆,可以实现提高人行桥刚度,同时避免钢桁架加工难度大及费用高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变形控制措施,可以保证贝雷片加劲梁的竖向刚度,解决预拱度问题,同时消除贝雷片销接产生的非线性变形影响,减少了吊桥的计算工作量。本发明采用第一钢丝绳作为吊杆,利用钢丝绳插编技术与主缆连接,减少了连接件,节约了成本和工期。本发明采用的是多根第二钢丝绳作为主缆,钢丝绳为行业通用产品,市场上存在现货,不需要订购加工。本发明中的索鞍和索夹组件均采用标准构件,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主缆,达到通用产品的条件。

    一种桩基桩端桩侧复合式注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9305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126126.3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基桩端桩侧复合式注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固定建筑物中的基础领域,目的在于提高桩体周围岩土体的力学性能。一种桩基桩端桩侧复合式注浆装置,包括固定于钢筋笼的外周,并且位于钢筋笼外侧与桩孔孔壁之间的储浆囊,储浆囊还连接有至少一根第一注浆管;还包括固定于钢筋笼的第二注浆管,第二注浆管的出浆端通过临时封堵结构密封并位于桩孔底部或者桩孔底部之下的岩土体内。一种桩基桩端桩侧复合式注浆施工方法,先在钢筋笼的外周安装储浆囊,将第二注浆管固定于钢筋笼,然后将钢筋笼下入桩孔,再向储浆囊内灌注浆体,浆体凝固后,向桩孔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通过第二注浆管向桩体底部注浆。本发明用于桩基施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