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9270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57174.7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型新能源微网冷暖供应系统,包括集中控制平台,对应集中控制平台设置有中低温槽式集热系统,中低温槽式集热系统连接有换热设备,换热设备连接有地热利用系统、冷热循环系统以及用户末端;还配置有新能源发电系统以及配置于新能源发电系统的电化学蓄能装置和电热蓄能装置;在供暖期,通过集中控制平台控制:中低温槽式集热系统和地热利用系统收集热量,通过换热设备换热至冷热循环系统,进而给用户末端供热;在供冷期,通过集中控制平台控制:利用逆卡诺循环原理将地下能量换热至冷热循环系统,进而给用户末端供冷。本发明系统利用效率高,系统稳定性强,供应保证率高,适用性强,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1616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022485.7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镜场优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混合型定日镜场布置方法。本发明通过对近场区定日镜进行排布计算、对远场区定日镜排布计算、确定镜场组合需要的参数、对整场布设进行优化计算和整体镜场排布五个步骤,根据定日镜场中不同区域中各分项效率的分布,选择不同的布置方法,并在标准环形布置基础上进行调整,在满足镜场正常运行边界条件的同时,使近场区尽可能多的进行定日镜布置。本发明在远场区选用仿生型布置方法,再通过参数调整,使得该部分的排布更加均匀并取得更好的排布效果。本发明采用遗传算法对内场外场的布置参数以及两个区域之间的分界线等多个参数进行优化,取得较优的镜场排布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979867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022611.9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4S50/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镜场优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最大密度布置与仿生型布置组合定日镜场排布方法。本发明通过确定密集型排布区域、计算密集区域可排布的定日镜数量、计算外部镜场排布的定日镜数量、计算外部镜场中定日镜的坐标、计算总体镜场效率和布设镜场六个步骤,能够在余弦效率和大气衰减效率较高的近场区域,在满足清洗运维要求的前提下,在高效区尽量多的进行定日镜排布。本发明远场采用改进后的仿生型布置方法,在用地范围及定日镜数量确定的情况下,通过仿生学布置,使该区域的定日镜间阴影遮挡效率达到最高。本发明采用梯度下降法优化近塔区和远塔区的分界优化,使总体的聚光集热场效率达到最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05931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735834.5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热电站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热电站熔盐储罐的多罐式储热装置及方法,至少包括镜场集热器、冷/热熔盐换热器、第一阀门、第一热罐、第一冷罐,镜场集热器的出口、第一热罐、第一阀门、冷/热熔盐换热器、第一冷罐和镜场集热器的入口依次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型装机规模的光热电站随着储热时长和储罐体积的不断增加,储罐事故泄露的风险也不断增加,需采用多罐组分罐处理的办法降低储罐泄露风险,进而增加了初投资的问题,具有储罐数量少,正常残留熔盐成本低,降低度电成本,降低储热系统储罐发生损坏的影响,提高储热系统操作的灵活性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308227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28259.6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4F5/00 , F24F3/14 , F24F11/64 , F24F11/72 , F24F11/83 , F24F13/22 , F24F13/30 , F24F110/10 , F24F110/2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温度和湿度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辐射空调的温度和湿度调节系统,包括环境腔体、水循环装置、冷凝换热器和空气交换装置,水循环装置包括供水管道及置于供水管道一端的辐射末端子系统,用于提供冷源。冷凝换热器设置在环境腔体内部,用于调节辐射末端子系统的温度以及凝结环境腔体内的水蒸气,冷凝换热器包括冷凝水引流管道,将冷凝水引流至环境腔体外,调节环境腔体内部的湿度。空气交换装置的新风通道与冷凝水引流管道并排设置,并将经降温后的空气引入到环境腔体内部,调节环境腔体内部的温度,通过本实施例的温度和湿度调节系统,能够有效调节环境腔体内的温度和湿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0822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628259.6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4F5/00 , F24F3/14 , F24F11/64 , F24F11/72 , F24F11/83 , F24F13/22 , F24F13/30 , F24F110/10 , F24F110/2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温度和湿度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辐射空调的温度和湿度调节系统,包括环境腔体、水循环装置、冷凝换热器和空气交换装置,水循环装置包括供水管道及置于供水管道一端的辐射末端子系统,用于提供冷源。冷凝换热器设置在环境腔体内部,用于调节辐射末端子系统的温度以及凝结环境腔体内的水蒸气,冷凝换热器包括冷凝水引流管道,将冷凝水引流至环境腔体外,调节环境腔体内部的湿度。空气交换装置的新风通道与冷凝水引流管道并排设置,并将经降温后的空气引入到环境腔体内部,调节环境腔体内部的温度,通过本实施例的温度和湿度调节系统,能够有效调节环境腔体内的温度和湿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06049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309623.2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风光混合储能系统的运行优化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涉及微电网系统运行技术领域。包括:根据风光混合储能系统中新能源出力和负荷出力的不确定数据建立箱型不确定集;结合箱型不确定集和系统设备的运行约束条件,并以系统在预设时间段的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两阶段鲁棒运行优化模型,利用列约束生成算法对该模型进行迭代求解,得到系统在运行成本最低时系统设备的出力。本公开在对风光混合储能系统进行全场景决策优化时考虑了新能源出力和负荷出力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可以精确地得到使系统总运行成本最低的运行策略,同时还能满足系统在最恶劣场景下的负荷需求,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79694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206559.4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光学设备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日镜精度检测和仿真系统修正方法,该方法通过在设定的时间和环境下,对镜场中选择的代表性定日镜进行精度检测,以代表性定日镜的跟踪精度和光学精度的参数为基准,对仿真系统中定日镜仿真模型进行修正,将镜场中定日镜的实际运行效果与定日镜仿真模型的运行效果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的偏差超过了预设偏差值,则重新进行定日镜精度检测和定日镜仿真模型修正。采用该方法,可以在对较少定日镜进行精度检测的情况下,完成对仿真系统中所有定日镜仿真模型的修正,还可以通过反复修正,将镜场中定日镜与定日镜仿真模型的运行效果的偏差控制在预设偏差值范围内,提高镜场中定日镜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79694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210206559.4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光学设备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日镜精度检测和仿真系统修正方法,该方法通过在设定的时间和环境下,对镜场中选择的代表性定日镜进行精度检测,以代表性定日镜的跟踪精度和光学精度的参数为基准,对仿真系统中定日镜仿真模型进行修正,将镜场中定日镜的实际运行效果与定日镜仿真模型的运行效果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的偏差超过了预设偏差值,则重新进行定日镜精度检测和定日镜仿真模型修正。采用该方法,可以在对较少定日镜进行精度检测的情况下,完成对仿真系统中所有定日镜仿真模型的修正,还可以通过反复修正,将镜场中定日镜与定日镜仿真模型的运行效果的偏差控制在预设偏差值范围内,提高镜场中定日镜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0410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100964.1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04 , C02F11/0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与资源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腐殖酸抑制厌氧产甲烷系统的解除方法;包括:将生物炭材料经过清洗、烘干、研磨和筛分后得到生物炭颗粒;将剩余污泥经过沉降、过筛和热预处理后得到预处理污泥;将预处理污泥和接种污泥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污泥;将生物炭颗粒、腐殖酸和混合污泥加入到厌氧反应器中,厌氧反应器经曝氮气后密封置于水浴恒温振荡器中,进行甲烷生产,直至厌氧反应器不再有甲烷生成。本发明解决了腐殖酸抑制下的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水解、酸化和产甲烷阶段的速率限制问题,同时实现了腐殖酸抑制下的污泥厌氧产甲烷效率的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