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81253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91895.3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触变型强化泡沫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触变型强化泡沫体系包括耐温耐盐型表面活性剂、海藻酸钠、纳米纤维、颗粒型堵水剂;所述海藻酸钠为泡沫体系提供了触变性:当接触地层水前,所述泡沫体系具有低粘度,易注入地下;当接触地层水时,所述泡沫体系与其中的Ca2+、Mg2+反应产生不溶性的海藻酸盐凝胶,同时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桥梁”,将后续注入的泡沫与水层隔开。本发明提供的触变型强化泡沫体系有效提高了泡沫波及系数,优化开采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21691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673906.X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油藏注氮气吞吐开采过程中控制氮气窜流的方法。首先将油溶性起泡剂雾化,然后通过氮气携带进入储层,溶解于原油中在储层产生油基泡沫,形成氮气油基泡沫防窜体系,抑制氮气气窜,对氮气吞吐的气体窜流进行控制。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氮气气体窜流的发生,增加氮气的波及体积,提高氮气吞吐的开采效率,实现油藏氮气吞吐开发过程中气体窜流的有效控制;而且未明显改变氮气吞吐开采工艺过程和增加生产投入,开采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9999684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0322036.4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流度控制装置及方法,通过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和方法制得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纳米二氧化硅微乳液,由于连续相为超临界二氧化碳,纳米颗粒和表面活性剂为分散相,因此具有较好的注入能力,尤其是在孔喉较小的超低渗透油藏中。而且,通过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和方法制得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纳米二氧化硅微乳液在地层中运移时,能够在地层孔喉的剪切作用下,与地层水相互作用,形成水包气的二氧化碳泡沫,并且在由气包水转相为水包气的过程中,纳米颗粒能够吸附在气液界面,增强泡沫的稳定性,提高其控制二氧化碳流度的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0873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308537.4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工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稠油热采条件下气体扩散系数的确定方法,该方法用于确定一维传热条件下气体在饱和稠油岩心中的扩散系数。通过压降法获取扩散过程中的实验压力曲线;在确定温度场的基础上,考虑了温度变化对原油和岩石物性参数的影响;通过PR状态方程计算扩散过程中的理论压力;通过遗传算法对实测压力曲线和计算得到的理论压力曲线进行拟合,得出一维传热条件下气体在饱和稠油岩心中的扩散系数。该发明提供的稠油热采条件下气体扩散系数的确定方法,考虑到传热过程中油藏物性参数的变化,计算出的气体扩散系数更接近实际,为稠油热采方案提供更准确的参考,预测出的采收率更准确,降低了开采成本和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8924974B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811081724.8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稠油开采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稠油开采的电加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种用于稠油开采的电加热材料,将石墨烯修饰于岩棉上,将修饰好的岩棉作为加热芯置于加热钢管中。该电加热材料具有高导热性,传热效率快,可以快速降低稠油粘度,提高开采效率,降低开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159237B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10497614.8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整体调堵边底水稠油油藏水侵和汽窜的方法。该种整体调堵边底水稠油油藏水侵和汽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油藏;(2)布吞吐井;(3)蒸汽吞吐开发;(4)整体调堵。该方法采取整体调堵技术,通过油藏内不同位置处的井排分别注入高强度氮气泡沫体系和氮气泡沫体系,在距离边底水不同位置均形成有效封堵墙,减缓水侵和汽窜。
-
公开(公告)号:CN110145288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547116.X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山东科瑞油田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恒业石油新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稠油热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轮次蒸汽吞吐后期热氮气泡沫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段塞:将加压、加热的氮气注入地层;(2)泡沫溶液段塞:将起泡剂水溶液注入地层;(3)蒸汽热氮气段塞:将热氮气与蒸汽混合注入地层,其中热氮气与蒸汽的体积比为(20-50):1;(4)焖井:步骤(3)注入结束后,焖井2-4天;(5)开井生产:步骤(4)结束后开井生产。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增加地层能量,降低原油粘度,降低油层的含水饱和度,降低排水期,提高多轮次蒸汽吞吐的采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872594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82826.0
申请日:2017-02-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饱和油多孔介质中CO2浓度分布和扩散系数的方法,本发明利用考虑油相膨胀的多孔介质一维轴向扩散模型,通过某一时间点多孔介质中的CO2实测浓度分布与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浓度分布进行拟合,从有量纲时间量和无量纲时间量的关系中求解出CO2在饱和油多孔介质中的扩散系数D。其中需要使用的实测浓度分布是在某一时间下,进行流体取样、分离并做气相色谱分析测得的。本发明能够直接测量得到某一时间点下,含油多孔介质中CO2的扩散浓度分布,避免了数模预测浓度的误差,同时求解方便,消除了压降曲线法在高温高压下压力急剧波动的影响以及复杂的求解、修正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4892838B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510324905.9
申请日:2015-06-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08F220/56 , C08F228/02 , C08F220/32 , C09K8/5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温阴非两性疏水缔合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单体A、单体B和单体C共聚而成,单体A:单体B:单体C的重量比为:10:(0.5‑1.5):(0.05‑0.15),所述的单体A为丙烯酰胺,所述的单体B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烷磺酸盐(AMPS)、a‑烯基磺酸盐或乙烯基磺酸盐,所述的单体C为十八烷基聚氧乙烯甲基丙烯酸酯(OEMA)。本发明的共聚物带有磺酸基使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耐温性,同时带有非离子型疏水单元使其有独特的抗剪切性、增粘性。此共聚物具有的优良性能,其在高温、高盐的低渗透油气资源开采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用于油田驱油剂及压裂液稠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6089166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43153.2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致密油储层CO2泡沫吞吐提高采收率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向压裂后的致密油储层注入高压CO2段塞,此时CO2主要充满裂缝,进行焖井,通过萃取、体积膨胀、溶解降粘等作用,原油从基质进入裂缝;待井口压力稳定后开井生产,在地层渗流过程中CO2与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接触起泡,CO2泡沫驱替原油从裂缝流动到井筒,最终采至地面。该方法在CO2注入过程中不起泡,防止产生的CO2泡沫将原油驱替至油藏深部;而开采时CO2与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接触可以在地层中形成泡沫,能够通过CO2泡沫在裂缝中的洗油和有效控制CO2流度等机理从而使裂缝中的原油更多的驱替至井筒,提高致密油层的采收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