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6281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038516.5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nventor: 王勃 , 左原宾 , 王滢 , 杨飞 , 杨阳 , 辛国旭 , 曾林峰 , 谢刘俊 , 申思洪任 , 舍子龙 , 陈圣 , 苏玉彬 , 徐晓阳 , 徐子强 , 朱浩天 , 王乃川 , 博龙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危险源探测的无人履带车瞬变电磁装置及方法,探测装置中四个接收线框的中心分别与发射线框各个边的中点重合,这种布设方式可以消除接收线框之间的互感现象,提升了探测的精度;并且利用四个接收线框将探测区域划分成四个象限,接着设定基准数据和阈值,基准数据用于和探测数据比较后确定当前探测范围内是否存在危险源,若判断不存在则能尽快进行后续探测工作;若存在,则引入比例因子,将各个象限的比例因子并分别与阈值比较,从而将危险源精确定位至某一象限内;这种双重判定的方式,不仅保证探测效率,而且有效对危险源进行精确定位;另外采用无人履带车搭载探测装置,大大提升了危险源探测的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9178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11573.6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V1/36 , G01V1/30 , G01V1/20 , G06F18/214 , G06F18/10 , G06F18/232 , G06F18/25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BSCAN聚类的地下入侵行为微震监测方法,先筛选出微震数据中所有微震事件,并确定每个微震事件的发生时间及发生位置,接着采用正反DBSCAN聚类方法对微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各个微震事件的发生时间排序,采用正向聚类方法和反向聚类方法分别获得两组集群数据及噪声数据,对噪声数据进行区分,然后将两组集群数据进行交集处理,进一步去除噪声数据,从而最终得出地下入侵时挖掘行为产生的微震事件集合,根据该集合中各个微震事件的发生位置及发生时间,实现对不同时间段地下入侵挖掘位置的持续监测;该方法既能保证较大的监测范围,且能排除干扰的微震事件,且能对地下入侵行为的挖掘位置持续进行精准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685948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0837713.2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TBM的钻探物探一体化探测装置及超前探测方法,包括钻机、钻探物探一体化设备、多个检波器、主机和孔外电极;所述钻机能在TBM主梁的外圆周周向转动调节位置;所述钻探物探一体化设备包括随钻电法电极装置、随钻瞬变电磁装置和随钻冲击震源装置,随钻电法电极装置用于随钻电法探测时采集数据,随钻瞬变电磁装置用于随钻瞬变电磁探测时采集数据,随钻冲击震源装置用于随钻地震探测时激发地震波;在钻进过程中可同时对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构造和含水体进行探测,且在钻进过程中从不同钻孔深度位置对异常体进行多点探测,通过三种不同的探测结果相互补充,且相互验证,可减少误报、漏报的可能性,提高探测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5948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37713.2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TBM的钻探物探一体化探测装置及超前探测方法,包括钻机、钻探物探一体化设备、多个检波器、主机和孔外电极;所述钻机能在TBM主梁的外圆周周向转动调节位置;所述钻探物探一体化设备包括随钻电法电极装置、随钻瞬变电磁装置和随钻冲击震源装置,随钻电法电极装置用于随钻电法探测时采集数据,随钻瞬变电磁装置用于随钻瞬变电磁探测时采集数据,随钻冲击震源装置用于随钻地震探测时激发地震波;在钻进过程中可同时对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构造和含水体进行探测,且在钻进过程中从不同钻孔深度位置对异常体进行多点探测,通过三种不同的探测结果相互补充,且相互验证,可减少误报、漏报的可能性,提高探测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11382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630684.3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安徽惠洲地质安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勃 , 王滢 , 刘盛东 , 刘惠洲 , 左原宾 , 宋卫文 , 杨阳 , 杨飞 , 辛国旭 , 曾林峰 , 谢刘俊 , 申思洪任 , 舍子龙 , 陈圣 , 苏玉彬 , 徐晓阳 , 徐子强 , 朱浩天 , 王乃川 , 博龙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单极子钻孔瞬变电磁全方位智能识别方法,其轴向定位通过径向分量多测道图曲线的形态呈M形态或反M形态,轴向分量多测道图曲线的形态呈S形态或反S形态,进而得出异常体在钻孔过程中的轴向定位;接着使磁单极子钻孔瞬变电磁装置与异常体处于同一钻孔截面上并旋转,利用径向分量会有不同的正弦、余弦形态,并确定异常体中心位置为形态中正弦和余弦的中心位置,进而利用该形态计算得出异常体相对钻孔的角度信息,最终得到异常体全空间的方位信息,实现异常体位置的全方位精准识别及判断,为后续巷道安全掘进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51722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64383.8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标准对时的桩基垂直度偏移监测装置及方法,车载控制系统用于在地面采集钻机的工作数据,无线智能采集监测装置用于采集钻斗在钻孔内的实时方位数据;通过同步记录时间确定同一时间段内两者各自获取的数据;当钻斗取土短暂至地面时,无线智能采集监测装置采集的数据无线通信发送给车载控制系统;车载控制系统结合同一时间段内获取的钻机及钻斗数据,从而得出钻斗在该时间段内的钻进轨迹,并将该轨迹与预设轨迹比较,若超过阈值则进行报警提示,及时改变钻机及钻头的钻进参数;若未超过,则钻斗继续按照设定钻进参数继续工作。这种方式能保证成孔后满足桩基础安全支护要求,且尽可能减少钻孔重复施工,有效提高了钻孔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69768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12088.4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nventor: 王勃 , 王滢 , 刘盛东 , 曾林峰 , 杨阳 , 杨飞 , 徐晓阳 , 苏玉彬 , 陈圣 , 徐子强 , 辛国旭 , 张衍 , 李韵晨 , 陈鸿云 , 谢刘俊 , 申思洪任 , 舍子龙
IPC: G01V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巷道无人履带车进行巷道探测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发射装置、接收装置、中心处理器和单叶双曲面收发机构,单叶双曲面收发机构在未使用时处于未展开状态,此时体积较小,便于放置及搬运;展开后其收发模式为双发射三接收,其仅需低占空比的阶跃电流即可实现对周围异常体的探测,既节省了电量又加长了探测时间;在进行探测激发时,单叶双曲面收发机构的两个发射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共同组成等值反磁通原理线圈结构,消除了磁通量,实现了对一次场干扰的消除,同时两个发射线圈分别与两个第一接收线圈共同组成对偶发射‑接收线圈结构,通过接收的二次场信号正负情况,即能精准判断是否存在异常体及异常体的具体方位。
-
公开(公告)号:CN11736858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49476.1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阻率变化梯度监测入侵地道的方法,先进行首次电法监测获取初始视电阻率数据,对初始视电阻率数据经过计算处理后获得基线电阻率网格数据矩阵,然后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电法监测,并计算处理后获取t时刻该剖面的电阻率网格数据矩阵,两个矩阵做梯度运算得到t时刻的剖面电阻率变化梯度图;并将t时刻矩阵作为新的基线电阻率数据矩阵;如此重复获得后续各个间隔时间段的剖面电阻率变化梯度图;最后设定阈值,对高异常区进行分析判断实现入侵地道和高阻干扰洞体的区分判定;因此本发明在监测过程中能有效区分入侵地道和高阻干扰洞体,从而大大降低误报或漏报的情况,有效保证了入侵地道的监测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5293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892464.7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nventor: 王勃 , 辛国旭 , 李晓昭 , 杨欣欣 , 曾林峰 , 陈泓云 , 张衍 , 李韵晨 , 谢刘俊 , 舍子龙 , 申思洪任 , 苏玉彬 , 王滢 , 徐晓阳 , 徐子强 , 陈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封存勘探扩储协同一体化系统及方法,选择二氧化碳封存的目标储层:多功能二氧化碳注入装置作为震源,在近地表地层的钻孔内产生地震波进行地震勘探,初步确定目标储层位置,然后在致密盖层再进行地震勘探,最终选出符合要求的目标储层;向目标储层注入二氧化碳:多功能二氧化碳注入装置作为注入装置,二氧化碳以液化的状态注入目标储层内进行存储;对目标储层进行扩储:多功能二氧化碳注入装置作为致裂装置,以高压二氧化碳气体喷出对周围岩体进行冲击致裂,增加目标储层渗透性、扩大二氧化碳储量的目的;本发明仅需一个系统即能实现储层选址、CO2注入封存和储层扩储的功能,从而有效提高整体的施工效率,降低封存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2000722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345741.1
申请日:2025-03-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nventor: 王勃 , 王滢 , 左原宾 , 杨飞 , 杨阳 , 辛国旭 , 曾林峰 , 谢刘俊 , 申思洪任 , 舍子龙 , 陈圣 , 苏玉彬 , 徐晓阳 , 徐子强 , 朱浩天 , 王乃川 , 博龙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探物探一体化随钻探测装置及方法,包括钻机、随钻方位伽马探管、随钻瞬变电磁钻杆和数据处理端;所述钻机的中空钻杆依次与随钻方位伽马探管和随钻瞬变电磁钻杆同轴连接,用于带动随钻方位伽马探管和随钻瞬变电磁钻杆同步转动;所述随钻方位伽马探管,用于在钻孔过程中记录来自地层的伽马射线,获取物探数据;所述随钻瞬变电磁钻杆,用于在钻孔过程中进行瞬变电磁探测,获取钻探数据;所述数据处理端装在钻机上,通过将随钻瞬变电磁数据、方位伽马数据及钻探参数进行多源数据融合,由于各个数据均是同时采集,能保证数据获取的一致性,最后对多源数据联合解释,提高了地质构造、含水层位置及岩性识别的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