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弹性模量随钻测试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36197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491954.2

    申请日:2023-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弹性模量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岩体弹性模量随钻测试方法与系统,包括:获取岩体的随钻参数;基于所述随钻参数,计算得到岩体切削强度理论解后,与随钻参数一起输入岩体弹性模量预测模型,得到岩体弹性模量;其中,岩体弹性模量预测模型的训练过程为:获取岩体试样的随钻参数,并计算岩体试样切削强度理论解;对岩体试样进行压缩实验,得到岩体试样的弹性模量;将岩体试样切削强度理论解和随钻参数作为输入变量,将岩体试样的弹性模量作为期望输出值,对岩体弹性模量预测模型进行训练。无需对岩体钻心取样,即可在原位条件下获取岩体的弹性模量,提高了岩体弹性模量测试的准确性。

    岩体性质与劣化特征随钻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1716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0918675.9

    申请日:2022-08-0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岩体性质与劣化特征随钻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利用装配取芯钻头的数字钻探装备对待评价岩体开展数字钻探试验,获取所述待评价岩体的随钻参数和所述随钻参数对应的响应特征;根据所述待评价岩体的随钻参数对应的响应特征,确定所述待评价岩体的完整性系数计算公式;利用数字钻探装备开展地下工程围岩数字钻探试验,基于所述完整性系数评价围岩的完整程度;根据所述待评价岩体的完整性系数、劣化系数和等效强度,建立劣化性质随钻评价模型。采用本申请可进行岩体强度与完整程度的原位准确测试,实现岩体性质与劣化特征随钻评价。

    煤矿动力灾害模拟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94220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02294.2

    申请日:2022-0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动力灾害模拟系统与方法,该系统包括主体装置、动力加载装置、切顶释能装置、吸能控制装置和智能监控系统,主体装置包括模型体,模型体内设有巷道、采煤工作面、巷道顶板和采煤工作面顶板,动力加载装置包括近域冲击组件和远域冲击组件,近域冲击组件、切顶释能装置和吸能控制装置均设置于模型体的内部,远域冲击组件设置于模型体的外侧,切顶释能装置用于切断采煤工作面顶板,吸能控制装置用于支护巷道,智能监控系统用于监控动力加载装置、切顶释能装置、吸能控制装置。本发明能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与模拟,真实还原煤矿现场动力灾害发生过程。

    矿井动力灾害分类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20459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44490.4

    申请日:2022-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矿井动力灾害分类控制方法,所述分类包括,矿井局部动力灾害为岩爆,近域动力灾害为冲击地压,远域动力灾害为矿震。针对岩爆动力灾害,提出了开挖补偿控制方法,采用抗冲吸能材料,具有可施加高预应力、恒阻吸能和高强让压特性,采用巷道光面爆破、煤壁钻孔卸压和围岩松动爆破等围岩卸压控制方法。针对冲击地压和矿震动力灾害,提出了开采补偿控制方法,采用抗冲吸能材料与爆破预裂切顶、瞬时胀裂切顶和密集钻孔切顶等切顶卸压控制方法。通过工程现场监测评价,实时优化设计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灾害分类控制方法,对于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锚索梁施工装置及方法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931666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66297.4

    申请日:2021-12-21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锚索梁施工装置及方法,涉及锚索梁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移动平台、机械臂和钻机,移动平台设有供锚索梁通过的传送通道,传送带一端对接有回转平台,另一端穿过传送通道;机械臂设有至少两个,每个机械臂的一端均通过伸缩机构安装于移动平台,机械臂远离伸缩机构的一端安装有回转端头和注浆张拉结构,相邻机械臂的回转端头之间形成夹持部,钻机安装于移动平台且工作端朝向夹持部,针对目前巷道锚索梁施工难度大且支护强度难以满足需求的问题,通过移动平台对锚索梁进行暂存、搬运,结合回转平台和机械臂对锚索梁姿态进行调整和预定位,结合钻机和注浆张拉结构完成对锚索梁的安装,提高锚索安装精度以保证整体支护强度。

    煤矿多功能模型试验开采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79002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70674.8

    申请日:2021-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煤矿多功能模型试验开采装置与方法,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组合切削组件、集煤保护组件、强力出煤组件和动力组件。组合切削组件包括若干拼接在一起的切削单元和可拆卸的切缝组件,对工作面进行旋转切削和巷道顶板切缝;集煤保护组件包括若干拼接在一起的集煤保护单元,集煤保护单元内设有集煤器;强力出煤组件包括大功率吸煤装置,大功率吸煤装置通过软管连接导向管的一端,导向管的另一端与集煤器相连;动力组件包括动力源、与动力源相连的伸缩定位杆,伸缩定位杆的端部与导向管连接。本发明可实现工作面的自动开采与巷道顶板的超前切缝,能够真实还原工作面周围应力和采掘过程,为煤矿开采模型试验研究提供保障。

    煤矿多功能模型试验开采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7900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470674.8

    申请日:2021-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煤矿多功能模型试验开采装置与方法,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组合切削组件、集煤保护组件、强力出煤组件和动力组件。组合切削组件包括若干拼接在一起的切削单元和可拆卸的切缝组件,对工作面进行旋转切削和巷道顶板切缝;集煤保护组件包括若干拼接在一起的集煤保护单元,集煤保护单元内设有集煤器;强力出煤组件包括大功率吸煤装置,大功率吸煤装置通过软管连接导向管的一端,导向管的另一端与集煤器相连;动力组件包括动力源、与动力源相连的伸缩定位杆,伸缩定位杆的端部与导向管连接。本发明可实现工作面的自动开采与巷道顶板的超前切缝,能够真实还原工作面周围应力和采掘过程,为煤矿开采模型试验研究提供保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