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组合梁支护体系施工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1491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519185.3

    申请日:2021-12-1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巷道组合梁支护体系施工装置及方法,涉及组合梁施工技术领域,针对目前巷道组合梁支护时效率较低且安全性较差的问题,通过位于前方的第一支架支撑托举组合梁,输送机构建立组合梁所处高位置和位于后方的第二支架低位置的连接关系,利用钻机和张拉器完成钻孔和锚索张拉工作,降低组合梁安装难度,提高巷道内组合梁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包括第一支架、输送机构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包括相连接的承托板和升降机架,输送机构一端铰接于承托板下方,另一端铰接于第二支架,输送机构上间隔布置有多组锚索夹,承托板下部通过位置调节机构连接锚索张拉器,承托板下方的升降机架上连接有工作端朝向承托板的钻机。

    地下工程锚网耦合吸能支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6344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75930.7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支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锚网耦合吸能支护系统,包括:布设在支护网上的多个蝶形柔性连接节点,所述蝶形柔性连接节点包括设置在中心位置的可断式吸能结构,以及设置在可断式吸能结构外围的多个柔性吸能连接结构;布设在支护网上的多个环型节点,所述环型节点设置在托盘安装处,锚杆或锚索穿过所述环型节点,并通过转动型耦合吸能装置进行固定;和/或,所述环型节点设置在两片支护网重叠位置,通过嵌入式网片连接装置对两片支护网进行连接。本发明各支护构件相互耦合、联合支护,组成地下工程锚网耦合吸能支护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各支护构件能效,实现高效耦合吸能支护。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相似材料全自动制检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2370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54818.2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领域,提供了一种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相似材料全自动制检装置与方法,包括智能多级配料与均匀性检测系统能够实现多级搅拌配料,实时监测配料仓内部搅拌均匀度以保证配料均匀,自适应伺服加压系统能够在压制过程中根据输入试样参数自适应调整试件参数以达成试样制作需求,防粘结多规格成型与均压检测系统适应多种形态、规格试样制作,实时检测压制过程中试件内部是否存在空腔缺陷,可拆卸自动烘干与含水量离散度校核系统能够根据制样需求灵活选择烘干装置并在烘干过程中自动计算该批次试样的含水量均值。本发明能够保证同一组试件的均匀性,提高配比试验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能够有效合理对试样进行评价检测。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相似材料全自动制检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237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54818.2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领域,提供了一种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相似材料全自动制检装置与方法,包括智能多级配料与均匀性检测系统能够实现多级搅拌配料,实时监测配料仓内部搅拌均匀度以保证配料均匀,自适应伺服加压系统能够在压制过程中根据输入试样参数自适应调整试件参数以达成试样制作需求,防粘结多规格成型与均压检测系统适应多种形态、规格试样制作,实时检测压制过程中试件内部是否存在空腔缺陷,可拆卸自动烘干与含水量离散度校核系统能够根据制样需求灵活选择烘干装置并在烘干过程中自动计算该批次试样的含水量均值。本发明能够保证同一组试件的均匀性,提高配比试验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能够有效合理对试样进行评价检测。

    地下工程锚网耦合吸能支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634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675930.7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支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锚网耦合吸能支护系统,包括:布设在支护网上的多个蝶形柔性连接节点,所述蝶形柔性连接节点包括设置在中心位置的可断式吸能结构,以及设置在可断式吸能结构外围的多个柔性吸能连接结构;布设在支护网上的多个环型节点,所述环型节点设置在托盘安装处,锚杆或锚索穿过所述环型节点,并通过转动型耦合吸能装置进行固定;和/或,所述环型节点设置在两片支护网重叠位置,通过嵌入式网片连接装置对两片支护网进行连接。本发明各支护构件相互耦合、联合支护,组成地下工程锚网耦合吸能支护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各支护构件能效,实现高效耦合吸能支护。

    增阻大变形注浆锚杆与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8882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234454.0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围岩注浆加固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增阻大变形注浆锚杆与应用方法,包括锯齿封浆套筒、增阻中空注浆杆体、增阻让压托盘、自进式止浆塞、锥形螺栓和逆止塞;锯齿封浆套筒安装在增阻中空注浆杆体的头部,增阻中空注浆杆体内部中空用于传输浆液,在增阻中空注浆杆表面分布有将浆液运输到岩体裂缝的出浆孔;增阻让压托盘包括同轴设置的托盘和让压套头;锥形螺栓套装在增阻中空注浆杆体尾部;逆止塞安装在增阻中空注浆杆体的注浆口位置。本发明中的自进式止浆塞在锥形螺栓的作用下可以自主进入岩体,解决了传统注浆锚杆施工过程繁琐的问题,加快破碎围岩注浆加固的施工速度,提高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率。

    复杂条件地下工程围岩稳定评价与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96456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43100.1

    申请日:2023-01-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地下工程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复杂条件地下工程围岩稳定评价与控制方法:结合现场地质概况与传统支护设计方法,初步确定锚固支护设计参数,制备锚固支护下的巷道围岩模型体。通过三维动静耦合加载系统对其开展试验,根据加载后围岩松动圈范围与预设的锚固支护长度,调整支护构件设计长度;根据预设的巷道断面参数与加载后围岩移近量建立围岩支护体系稳定性评价指标,调整锚固强度与锚固密度。结合调整前支护体系的受力峰值与调整后的围岩支护体系的承载能力建立支护构件的承载安全性指标,对锚固支护设计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满足围岩稳定控制要求的锚固支护设计参数。采用本申请可为动静载作用下的围岩稳定控制提供支护设计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