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47969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1564625.2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东天勤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琦 , 周磊生 , 张田涛 , 肖宇驰 , 江贝 , 郑广顺 , 黄玉兵 , 孔军 , 陈元培 , 高红科 , 辛忠欣 , 许硕 , 王悦 , 魏华勇 , 蒋振华 , 曾昭楠 , 薛浩杰 , 秦乾 , 边文辉 , 李鲁宁 , 马玉琨 , 吴文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隧道围岩协同控制体系及施工方法,包括能够沿隧道内壁向隧道内部空间方向依次设置的速凝浆液层,柔性防爆吸能层、刚性护板层及钢性拱架,所述柔性防爆吸能层与刚性护板层之间设置有多个伸缩件,柔性防爆吸能层和刚性护板层之间的空隙填充柔性材料;所述柔性防爆吸能层能够通过锚固件与围岩固定连接,所述锚固件能够插入围岩中,本发明的支护结构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交通隧道面临的围岩大变形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47969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64625.2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东天勤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琦 , 周磊生 , 张田涛 , 肖宇驰 , 江贝 , 郑广顺 , 黄玉兵 , 孔军 , 陈元培 , 高红科 , 辛忠欣 , 许硕 , 王悦 , 魏华勇 , 蒋振华 , 曾昭楠 , 薛浩杰 , 秦乾 , 边文辉 , 李鲁宁 , 马玉琨 , 吴文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隧道围岩协同控制体系及施工方法,包括能够沿隧道内壁向隧道内部空间方向依次设置的速凝浆液层,柔性防爆吸能层、刚性护板层及钢性拱架,所述柔性防爆吸能层与刚性护板层之间设置有多个伸缩件,柔性防爆吸能层和刚性护板层之间的空隙填充柔性材料;所述柔性防爆吸能层能够通过锚固件与围岩固定连接,所述锚固件能够插入围岩中,本发明的支护结构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交通隧道面临的围岩大变形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9987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54907.6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下工程围岩能量测试与岩爆吸能控制方法,涉及地下工程安全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巷道围岩钻进过程中的随钻参数,结合岩爆能量测试模型得到单位体积围岩的岩爆能量;获取支护构件的性能参数,确定支护构件的屈服荷载和能量吸收量;根据围岩重量和支护构件的屈服荷载得到强度设计支护参数;根据岩爆能量和支护构件的能量吸收量得到能量设计支护参数;结合围岩强度设计支护参数和能量设计支护参数,确定围岩支护设计方案。本发明在传统强度支护设计的基础上,考虑能量释放对支护设计的影响,建立基于强度‑能量综合判据的围岩岩爆吸能控制支护设计方法;能够降低煤矿动力灾害发生风险,保证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20508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94561.0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F42D3/04 , G01N3/08 , G01N3/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岩爆控制及设计方法。本申请涉及隧道与地下硐室围岩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通过传统工程现场测量法测量工程现场中的待测岩体的应力状态,建立岩体开挖补偿模型;根据所述岩体开挖补偿模型,确定待选强度支护参数;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和真三轴岩爆试验,确定所述待测岩体对应的岩爆释放能量;根据所述岩爆释放能量和所述待选强度支护参数,确定所述待测岩体的目标支护参数。采用本申请可以对岩爆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并实时进行岩爆预警和动态优化支护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579645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310043100.1
申请日:2023-01-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Q10/063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地下工程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复杂条件地下工程围岩稳定评价与控制方法:结合现场地质概况与传统支护设计方法,初步确定锚固支护设计参数,制备锚固支护下的巷道围岩模型体。通过三维动静耦合加载系统对其开展试验,根据加载后围岩松动圈范围与预设的锚固支护长度,调整支护构件设计长度;根据预设的巷道断面参数与加载后围岩移近量建立围岩支护体系稳定性评价指标,调整锚固强度与锚固密度。结合调整前支护体系的受力峰值与调整后的围岩支护体系的承载能力建立支护构件的承载安全性指标,对锚固支护设计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满足围岩稳定控制要求的锚固支护设计参数。采用本申请可为动静载作用下的围岩稳定控制提供支护设计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54781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436788.5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动力灾害高预应力吸能控制设计方法,涉及地下工程安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巷道围岩钻进过程中的随钻参数和目标支护构件的性能参数;根据随钻参数,确定巷道单位长度对应的围岩积聚能量;根据性能参数,确定目标支护构件的最小能量吸收量;根据巷道单位长度对应的围岩积聚能量、目标支护构件的最小能量吸收量、预先存储的巷道单位长度其它支护构件的能量吸收量、预设安全系数、预设的动力灾害发生临界能量和预设的巷道断面支护长度,确定巷道单位长度内目标支护构件的设计参数。采用本发明可以降低煤矿动力灾害发生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499879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54907.6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下工程围岩能量测试与岩爆吸能控制方法,涉及地下工程安全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巷道围岩钻进过程中的随钻参数,结合岩爆能量测试模型得到单位体积围岩的岩爆能量;获取支护构件的性能参数,确定支护构件的屈服荷载和能量吸收量;根据围岩重量和支护构件的屈服荷载得到强度设计支护参数;根据岩爆能量和支护构件的能量吸收量得到能量设计支护参数;结合围岩强度设计支护参数和能量设计支护参数,确定围岩支护设计方案。本发明在传统强度支护设计的基础上,考虑能量释放对支护设计的影响,建立基于强度‑能量综合判据的围岩岩爆吸能控制支护设计方法;能够降低煤矿动力灾害发生风险,保证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20508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494561.0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F42D3/04 , G01N3/08 , G01N3/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岩爆控制及设计方法。本申请涉及隧道与地下硐室围岩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通过传统工程现场测量法测量工程现场中的待测岩体的应力状态,建立岩体开挖补偿模型;根据所述岩体开挖补偿模型,确定待选强度支护参数;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和真三轴岩爆试验,确定所述待测岩体对应的岩爆释放能量;根据所述岩爆释放能量和所述待选强度支护参数,确定所述待测岩体的目标支护参数。采用本申请可以对岩爆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并实时进行岩爆预警和动态优化支护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5796456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43100.1
申请日:2023-01-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Q10/063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地下工程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复杂条件地下工程围岩稳定评价与控制方法:结合现场地质概况与传统支护设计方法,初步确定锚固支护设计参数,制备锚固支护下的巷道围岩模型体。通过三维动静耦合加载系统对其开展试验,根据加载后围岩松动圈范围与预设的锚固支护长度,调整支护构件设计长度;根据预设的巷道断面参数与加载后围岩移近量建立围岩支护体系稳定性评价指标,调整锚固强度与锚固密度。结合调整前支护体系的受力峰值与调整后的围岩支护体系的承载能力建立支护构件的承载安全性指标,对锚固支护设计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满足围岩稳定控制要求的锚固支护设计参数。采用本申请可为动静载作用下的围岩稳定控制提供支护设计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54781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436788.5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动力灾害高预应力吸能控制设计方法,涉及地下工程安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巷道围岩钻进过程中的随钻参数和目标支护构件的性能参数;根据随钻参数,确定巷道单位长度对应的围岩积聚能量;根据性能参数,确定目标支护构件的最小能量吸收量;根据巷道单位长度对应的围岩积聚能量、目标支护构件的最小能量吸收量、预先存储的巷道单位长度其它支护构件的能量吸收量、预设安全系数、预设的动力灾害发生临界能量和预设的巷道断面支护长度,确定巷道单位长度内目标支护构件的设计参数。采用本发明可以降低煤矿动力灾害发生的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