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0126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289612.9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
IPC: C12Q1/6869
Abstract: 一种RNA外切酶‑纳米孔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应用为RNA的测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RNA外切酶‑纳米孔复合体,先利用RNA外切酶将测序样品从一端开始,依次切下单个核苷酸并通过纳米孔,再利用核苷酸通过纳米孔的特征,进行基础核苷酸和修饰核苷酸判定;如判定结果为基础核苷酸,则记录其AUCG的种类及顺序;如判定结果为修饰核苷酸,则记录其位置,并通过其他谱学特征检测其化学修饰的种类;通过上述过程,得到测序样品的核苷酸及其化学修饰的序列信息,实现RNA序列的直读。RNA外切酶‑纳米孔复合体包括:纳米孔结构;固定在纳米孔结构内的RNA外切酶。该RNA外切酶‑纳米孔复合体能够用于RNA直测,测序速度快且能够保障各种修饰核苷酸都能够被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1663009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733451.1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病毒适应人类宿主的突变位点的预测方法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与病毒适应人体宿主的适应性突变及其作为药物靶标和生物标志物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动物宿主冠状病毒存在被人肺组织miRNA攻击的靶点,人冠状病毒通过适应性突变丢失这些基因组上的靶点而获得在人类宿主中传播的能力。本发明提供的冠状病毒适应性突变的位点可以用于治疗或预防冠状病毒感染的药物设计靶标,以及检查冠状病毒宿主范围的生物标志物。同时,本发明提供的预测病毒基因组上受宿主miRNA攻击靶点的算法可以用于预测各种病毒的RNAi敏感靶点,开发治疗和预防相应的病毒感染的药物设计靶标以及宿主范围检查生物标志物。
-
公开(公告)号:CN107090399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288471.0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痰液样品中病原菌的快速提纯装置,包括病原菌收集通道和由串联的分离单元构成的主通道,多个串联的分离单元形成串状结构,所述串状结构与病原菌收集通道平行;每个分离单元包括至少有部分凸起朝向所述病原菌收集通道的弧形部分,弧形部分的凸起与所述病原菌收集通道通过栅栏连接。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痰液样品中病原菌的快速提纯方法。本发明提出的痰液样品中病原菌的快速提纯装置操作方便,操作时只需要简单将样品推过芯片即可。稳定性高,对不同的流速大小,不同粘度的样品,不同细菌比率的样本,分离去除动物细胞的效率稳定在99%以上,收集病原菌能保持接近原样品一半的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2703312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210165677.1
申请日:2012-05-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 吉林中科紫鑫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M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NA测序仪,包括支撑台、多个减震器和通过多个减震器与支撑台连接的减震板;固定设置在减震板上的用于进行DNA测序反应的反应仓组件、用于采集光信号的CCD相机、用于支撑CCD相机的二维调整的支撑装置,设置在支撑台上的用于为反应仓组件提供反应试剂和缓冲液的药剂供应组件。本发明的DNA测序仪,通过设置多个反应仓,并配合能二维调整的可二维调整的支撑装置及能为多个反应仓供应试剂的药剂供应组件,实现了多个反应同时进行的目的,能同时对多个样本进行测序,大大提高了DNA测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703310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210165396.6
申请日:2012-05-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IPC: C12M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测序芯片直接耦合的CCD相机,包括测序芯片装卡于DNA测序仪的测序芯片安装座内,所述CCD相机包括相机体和位于所述相机体内的用于捕捉测序反应的光信号的光纤面板,所述光纤面板的一端伸出所述相机体的前端直接与位于所述DNA测序仪的测序芯片安装座上的测序芯片的一侧面直接接触以获取在测序芯片的另一侧面上进行的测序反应所产生的光信号。本发明的与测序芯片直接耦合的CCD相机,通过设置能与测序芯片直接耦合的光纤面板,可以使在测序芯片上所产生的微弱的可见光直接被光纤面板接收,转化为电信号,提高光耦合效率,光耦合效率可超过70%,保证了高质量的测序信号的获取。
-
公开(公告)号:CN102703314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210164838.5
申请日:2012-05-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DNA测序仪的控制系统,包括PLC,与PLC电连接并第一、第二伺服电机的控制器;分别与所述PLC电连接并接收所述PLC的控制信号的第一、二蠕动泵和第一、第二多通换向阀的驱动电机;CCD相机与PLC电连接并接收所述PLC的控制信号,多个传感器分别与所述PLC电连接并向所述PLC发送CCD相机的位置信号。本发明的控制系统使具有多个反应仓的DNA测序仪的试剂供应组件为多个反应仓及时准确地供应试剂和缓冲液,并能使CCD相机适时地读取每个反应仓内的光信号,实现了多个反应同时进行,从而能同时对多个样本进行测序,大大提高了DNA测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551617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1910827091.9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命科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体液细菌与细胞分离的芯片、制作方法及其使用方法;芯片包括:上板、下板以及微孔膜,下板、微孔膜以及上板由下至上依次叠放,下板设有进液通道,上板设有收集通道,进液通道与收集通道通过微孔膜连接,进液通道与收集通道具有突腔结构,收集通道设有升流台;制作方法包括:制备模具,加热,并压制封装;本发明使用方法从进液通道通入体液,从收集通道逆向通入缓冲盐溶液,细菌可以通过微孔膜而被收集,而细胞则不能通过,实现细菌和细胞两者的被动式分离,这种分离方式不会对细胞活性、生物学形状和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795931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810745633.3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IPC: C12N1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痰液微生物的快速提纯试剂,包括液化液、细胞裂解液、核酸外切酶缓冲液;所述细胞裂解液含有胍盐和表面活性剂,所述胍盐在细胞裂解液中的浓度为1~3mol/L。本发明还提出所述痰液微生物的快速提纯试剂的应用。本发明提出的痰液微生物的快速提纯试剂,采用低浓度盐酸胍与表面活性剂及还原剂相结合,完全裂解人细胞(核),细胞崩解导致基因组DNA释放到溶液中,大部分在离心获取细菌时而被除去,残余的游离DNA将被DNase进一步消化,而细菌由于细胞壁的保护不受影响或者影响很小。
-
公开(公告)号:CN11028375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626459.5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IPC: C12N1/20 , C12Q1/689 , C12Q1/06 , C12R1/145 , C12R1/025 , C12R1/38 , C12R1/05 , C12R1/20 , C12R1/0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炎症状态评估及预后评价的肠道微生物菌群,所述肠道微生物菌群包括肠道产丁酸菌和肠道非发酵菌两类肠道菌;其中,所述肠道产丁酸菌包括12个产丁酸菌菌属的微生物,所述肠道非发酵菌包括33个非发酵菌菌属的微生物。本发明首次提出肠道菌群中产丁酸菌与非发酵菌通过产生/消耗肠道丁酸,影响肠道丁酸净产量,从而影响RA的炎症状态及预后。对大样本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粪便宏基因组检测,获得产丁酸菌与非发酵菌总丰度比值,即可评估RA的炎症状态及预后情况,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414313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61127.X
申请日:2018-0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痰液液化试剂,包括固定剂、液化液、玻璃珠、核酸外切酶缓冲液;所述固定剂中含有溶剂和聚合物,所述聚合物为聚天冬氨酸钠或聚-L-谷氨酸,所述液化液中含有还原剂和pH值为7.0~8.5的缓冲溶液。本发明还提出含有所述痰液液化试剂的试剂盒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痰液液化试剂从保留细胞与细菌完整性、提高痰液液化效率以及消除高分子DNA复合物等方面入手对痰液进行液化,液化后的痰液可以更好地满足微米级微流控芯片的分离细菌使用。本发明的试剂优势是能够缩短液化时间、提高液化效率,提高细菌分离效率、降低人细胞基因组DNA含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