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导海产双壳贝类产卵的诱导剂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14001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411121.5

    申请日:2017-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贝壳类水产养殖方法,具体为一种诱导海产双壳贝类产卵的诱导剂及其应用方法,本发明以经筛绢25处~35理、获pH得值的7.熟5~鸡8.3蛋的黄条清件液下作,按为照诱熟导鸡剂蛋,在黄水1温.0~210.~5 30g℃/m、3盐浓度度均匀泼洒到亲贝池中,处理0.5~1h,亲贝产卵完毕后用虹吸法分池,重新加满水,稀释熟鸡蛋黄浓度,该方法与其他刺激方法相比,产卵效率可提高30~50个百分点,有效地提高亲贝产卵效率,本发明可应用于硬壳蛤、文蛤、菲律宾蛤仔、青蛤、海湾扇贝、栉孔扇贝、虾夷扇贝等多种海产双壳贝类。

    一种脉红螺工厂化育苗的卵袋采集和孵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13360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12559.X

    申请日:2014-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的工厂化苗种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脉红螺工厂化育苗的卵袋采集和孵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卵袋采集装置包括附着器和浮框,孵化装置包括浮球、支架和附着器,浮球连接于支架顶部,附着器与支架之间由尾钩连接;采集卵袋时将附着器固定于培养脉红螺亲螺的浮框的内壁,最上层附着器保持在水面以下,采卵后将浮框中附有卵袋的附着器用新的未附卵袋的附着器替换后取出;孵化卵袋时将附有卵袋的附着器悬挂于支架的尾钩上,附有卵袋的附着器通过支架和浮球悬浮于孵化池内进行卵袋孵化。采用本发明可以方便高效地采集脉红螺的卵袋并避免人工分离卵袋而对卵袋造成损伤,使卵袋顺利完成孵化过程。

    自动化贝类幼虫换水网箱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808817U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21764877.2

    申请日:2019-10-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贝类幼虫培育过程中的自动化换水网箱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约人工、提高幼虫存活率的用于贝类幼虫培育过程中的自动化换水网箱装置,实现幼虫培育过程中自动化换水,解决现有贝类换水网箱幼虫死亡率高、人工成本高的问题,其包括网箱框架,网箱框架包括内框和外框,内框设置在外框内,内框底部封闭,外围设置过滤网套,内框中央贯穿内框设置排水硬管,排水硬管上设置排水孔,内框的上部设置驱动内框180度来回旋转的减速机,其还包括换水软管,换水软管的一端放入排水硬管中,减速机固定在外框上,本技术方案通过内框180°来回旋转,带动筛绢一起转动,降低幼虫在筛绢上的附着率,实现自动化换水。

    充气式贝类幼虫换水网箱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020558U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21765384.0

    申请日:2019-10-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贝类幼虫培育过程中的充气式贝类幼虫换水网箱装置,其包括网箱框架,网箱框架包括内框和外框,内框设置在外框内,内框底部封闭,外围设置过滤网套,内框中央贯穿内框设置排水硬管,排水硬管上设置排水孔,其还包括换水软管,换水软管的一端放入排水硬管中,另一端伸向排水处,其还包括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固定在内框和外框上,充气管设置在外框和内框的底部,进气管通过三通与充气装置连接,其进气口处设有进气阀门,通过内外框的纳米充气管在筛绢内外产生气泡,产生负压并搅动粘附在筛绢上的幼虫,从而降低换水时幼虫的粘附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用于双壳贝类苗种中间培育的封闭充气式上升流培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403312U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21801341.9

    申请日:2018-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双壳贝类苗种中间培育的封闭充气式上升流培育装置,包括培育管、负压管、过滤网、充气装置、出水管,所述培育管为整个装置的最外层,培育管的底端设置有一层过滤网,培育管的上端侧壁设置有出水孔,负压管置于培育管中,负压管的底端设置有一层过滤网,出水管的一端与负压管连通,出水管的另一端置于培育管的出水孔处,充气装置置于负压管内的过滤网上。利用本装置的培育方法大大节约了水电资源,稚贝生长率比传统方法提高20%-50%、存活率高达90%以上,节约海水和饵料均可达70%以上。(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诱捕脉红螺的装置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07775U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20433605.X

    申请日:2015-06-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的捕捞与采捕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诱捕脉红螺的装置,包括浮球、尼龙绳及多组球缺体组,各球缺体组均包括支架及多个连接于支架上的球缺体,每一组球缺体组中的各球缺体与支架之间、相邻球缺体组中的支架之间以及浮球与最上层球缺体组中的支架之间分别通过尼龙绳相连接;每个球缺体均为中空结构,表面上开有多个孔,每个球缺体的表面及内部均放有诱捕脉红螺的脉红螺饵料;投放前,在球缺体内放入脉红螺饵料,将诱捕装置投放入脉红螺天然分布的海区,回收时取出附着于球缺体表面和内部的脉红螺并重新添加脉红螺饵料后,重新投放,继续对脉红螺进行诱捕。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海区内的脉红螺进行高效连续地采捕。

    一种海水营养盐原位分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707268U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23417879.3

    申请日:2023-12-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水营养盐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水营养盐原位分析装置。该装置包括:耐压舱与压力自平衡舱通过共用端盖并通过电水密穿舱件连接;防护罩与压力自平衡舱共用端盖并通过电水密穿舱件连接;所述耐压舱安装在压力自平衡舱下方,防护罩安装在压力自平衡舱上方。基于微型实验室技术和模块化设计,以分光光度法和液相间隔连续注射分析为基础,通过检测方法、自动标定技术、微流控技术、光电检测与控制系统等,构建适用于海水营养盐的原位测量技术和高精度测量方法,最终拟研制出体积小、能耗低、试剂用量小、精度高、适合现场原位快速测定的营养盐分析仪样机。分体式设计即保证了核心元器件的压力安全,又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