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6116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47345.7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铁路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铁道车辆车下有源设备激励力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铁道车辆车体弹性振动与车下有源设备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获取铁道车辆车体弹性振动的振型函数;通过监测车体垂向振动位移获取车体模态坐标;获取车体模态质量、模态频率、模态阻尼、模态刚度;建立车体模态运动方程;建立系统的连续时间状态空间方程和观测方程;建立系统的离散状态空间方程和观测方程;执行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铁道车辆车体模态力识别算法;确定模态阶数;确定车体的二系悬挂支撑力;识别铁道车辆车下有源设备激励力。本发明能够提高识别精度,识别结果更加准确,可为设备减振设计、振动主动控制、故障诊断等应用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133413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60530.5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铁路交通振动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针对铁路交通引发地表振动的全频段振动控制方法,首先明确振动敏感区域的地层参数和振动控制点的具体位置,随后对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具体参数进行设计,之后计算列车在钢弹簧浮置板轨道上运行情况下的振动源强荷载,同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道床‑隧道‑地层耦合模型,计算振动控制点的振动加速度响应确定振动放大频段,根据振动放大频段采用平面波展开法对周期性群桩结构的桩长、结构形式、几何参数等进行优选设计,实现对振动控制点的振动加速度响应进行全频段控制的目的,填补了目前工程领域在振动控制设计中的协同轨道减振和周期性群桩隔振的地表振动全频段控制设计方法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813341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60530.5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铁路交通振动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针对铁路交通引发地表振动的全频段振动控制方法,首先明确振动敏感区域的地层参数和振动控制点的具体位置,随后对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具体参数进行设计,之后计算列车在钢弹簧浮置板轨道上运行情况下的振动源强荷载,同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道床‑隧道‑地层耦合模型,计算振动控制点的振动响应确定振动放大频段,根据振动放大频段采用平面波展开法对周期性群桩结构的桩长、结构形式、几何参数等进行优选设计,实现对振动控制点的振动响应进行全频段控制的目的,填补了目前工程领域在振动控制设计中的协同轨道减振和周期性群桩隔振的地表振动全频段控制设计方法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7556527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410049200.X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宾 , 胡文林 , 刘冀钊 , 齐春雨 , 陶然 , 刘明 , 赵世磊 , 李俊生 , 唐虎 , 宋哲男 , 王少林 , 姜博龙 , 陈江雪 , 谭新宇 , 马辉 , 王青衣 , 杨聍
IPC: G06F30/13 ,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1/06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响时间控制的铁路站房微孔参数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计算站房空间内初始混响时间和初始平均吸声系数;S2,设定目标混响时间和微孔安装面积,计算站房目标吸声系数;S3,设定微孔参数取值范围,建立吸声系数与微孔参数的函数;S4,建立遗传算法优化计算模型,设置运算参数,得到最优微孔参数和对应微孔吸声系数;S5,设置判定条件,判定微孔参数计算有效性。该方法考虑工程实际情况实现了微孔参数正向优化,克服了传统的微孔计算方法需要开展大量参数计算、且参数优化效果不明显等多个缺点,提高了为微孔产品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持,节约了时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33264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07962.7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减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近场建筑物的局域共振型斜入式被动隔振装置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某振动敏感建筑物的位置位于与隧道中线距离小于30米的近场区域;S2、通过三维频域车轨耦合解析模型计算振动激励源强荷载;本发明提出了针对近场振动敏感建筑物的斜入式被动隔振装置的设计思路和方法,通过定值给出近场地表振动加速度峰值,实现了对斜入式被动排桩参数设置的科学比选和量化分析,大幅提高了斜入式排桩形式的比选效率,同时降低了比选成本,系统解决了建筑物受地铁振动低频振动控制隔振桩桩长过长、效果有限且造价高的技术经济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2708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308552.7
申请日:2025-03-1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铁路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浮置板道床连接刚度和参振惯量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浮置板道床的动力学参数、连接节点数量、支撑弹簧数量;S2、施加浮置板道床振动工况,包括施加浮置板道床垂向振动工况、施加浮置板道床绕x轴转动的振动工况、施加浮置板道床绕y轴转动的振动工况;S3、采集浮置板道床振动信号;S4、计算振动周期;S5、根据公式计算不同支撑弹簧与不同连接节点条件下的浮置板道床连接刚度和参照惯量。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通过现场试验同步获取连接刚度与参振惯量的方法,对轨道结构设计优化、服役性能评估及智能运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28901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35481.8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荷自适应隔振器及浮置板轨道,载荷自适应隔振器包括钢弹簧隔振器和负刚度结构,负刚度结构包括冲程平台、滚珠丝杆轴承、丝杆、海尔贝克磁阵列、支撑台和底座,冲程平台顶面与盖板固定连接;滚珠丝杆轴承穿过冲程平台底面的中心孔并与其固定连接;海尔贝克磁阵列包括内壳、线圈和外壳,内壳在圆周方向均匀形成多个用于放置第一弧形磁铁的凹槽,外壳在圆周方向均匀形成多个用于放置第二弧形磁铁的凹槽,线圈紧贴外壳内壁设置并与其外壁形成间隙;内壳中心与丝杆下部固定连接;丝杆下端转动安装在支撑台上;支撑台固装在底座上,外壳下部嵌装在底座上预留的凹槽中。该装置实现了载荷自适应,能有效抑制变载荷情况下的低频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846444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55160.6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世会 , 刘震 , 曾晓辉 , 齐春雨 , 谢跃军 , 王然 , 闫穆涵 , 宋哲男 , 陈江雪 , 谭新宇 , 范叹奇 , 苏江 , 商金涛 , 李辉 , 谭兆 , 秦守鹏 , 张宇
IPC: G01M13/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声屏障连接螺栓松动快速检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检测点位;S2,敲击混凝土基础;S3,采集并储存振动加速度数据;S4,计算振动数据集;S5,计算检测点位的有效值和频谱特征值;S6,对比S5中的计算数据,通过特征频率判断连接螺栓松动情况;S7,重复步骤S1‑S6对其它的连接螺栓进行检测。本发明通过计算声屏障钢立柱振动响应的特征值,可以判断出是否有螺栓松动及松动程度,可减少检修期声屏障的检查维修工作量与频率,提高高速铁路声屏障连接螺栓的检查效率,降低人工与时间成本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工务检修的安全性,减少了对声屏障既有结构的潜在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8412077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635425.3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声屏障隔声量快速预测技术领域,具体属于应用于交通系统的声屏障隔声量快速预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立式声屏障的隔声量快速预测方法及其应用,具体步骤如下:S1,确定直立式声屏障的几何参数和结构特征;S2,确定隔声量计算的频率范围,根据公式计算发声室和接收室的最大展向距离;S3,建立直立式声屏障、发声室、接收室模型;S4,在发声室入口处设随机平面波,开始计算;S5,计算完成后,提取发声室和接收室靠近声屏障处横截面的平均声强,代入公式得到隔声量。本发明提出直立式声屏障的隔声量快速预测方法,避免了大型建模分析和大规模试验,适用于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工程适用性更强,适用面更广,有利于开展直立式声屏障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839139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850278.1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Inventor: 姜博龙 , 胡叙洪 , 赵斗 , 李爱东 , 张舵 , 王然 , 杨涛 , 刘嘉一 , 周生喜 , 胡文林 , 陈江雪 , 谭新宇 , 王少林 , 刘冀钊 , 齐春雨 , 何宾 , 宋哲男 , 谭大正 , 刘志雄
IPC: F16F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刚度结构,包括振子、一对弹性梁、滑杆、两对连杆、压电片、一对滑块和框架,所述振子是卧式中空柱状结构;滑杆的两端水平固定在振子两侧内壁的中部;一对滑块滑动地套装在滑杆上;一对弹性梁对称设置在滑杆的上下两侧并位于一对滑块之间,每个弹性梁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两侧的滑块上;两个压电片中的一个粘贴在滑杆上侧弹性梁的上表面中部,另一个粘贴在滑杆下侧弹性梁的下表面中部;连杆对称设置有两对,分别安装在框架内的左右两侧;每个连杆的一端与框架铰接,另一端与相邻的滑块的同侧铰接。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上述结构的隔振与俘能一体化装置和浮置板轨道。本发明的装置体积小、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适用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