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30136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810128604.9
申请日:2008-06-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村好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72 , H01M2/1241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3 , H01M10/6551 , H01M10/65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包括:多个蓄电体(20a),各蓄电体由发电元件和容纳所述发电元件的发电元件壳体(20c)构成,并且彼此相邻地配置;以及容纳所述蓄电体(20a)和绝缘性流体(4)的壳体(3)。在各蓄电体(20a)的发电元件壳体(20c)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槽(20d),使得所述发电元件壳体(20c)响应于该发电元件壳体(20c)内的压力的过度增加而在所述槽(20d)处破裂。所述槽(20d)形成于所述发电元件壳体的不面向任何其他蓄电体(20a)的部分内。
-
公开(公告)号:CN101490896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780027420.7
申请日:2007-06-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村好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5 , H01M2/0212 , H01M2/266 , H01M2/30 , H01M2/305 , H01M4/70 , H01M10/0413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85 , H01M10/613 , H01M10/647 , H01M10/6553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池组(100)包括:二次电池(4),层叠多个具有正极和负极的单位电池而形成;集电电极,分别设置在单位电池的层叠方向上的二次电池(4)的端面处;以及端子部(T1、T2),形成在集电电极(21、23)上,从二次电池(4)的侧面向外突出,与充电及放电用的导电性部件(U1、U2)连接;其中,向端子部(T1、T2)供应冷媒来冷却端子部(T1、T2)。
-
公开(公告)号:CN101490892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780027330.8
申请日:2007-06-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村好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13 , H01M2/206 , H01M2/30 , H01M6/48 , H01M10/0418 , H01M10/052 , H01M10/4207
Abstract: 一种电池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二次电池(4A)与第二二次电池(4B)之间的板状第一集电极(21),用于将所述第一二次电池(4A)与所述第二二次电池(4B)电连接;极性不同于所述第一集电极(21)的第二集电极(23),所述第二集电极(23)设置在与所述第一二次电池(4A)的其上形成有所述第一集电极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设置在所述第一集电极上并与第一导电构件(U1)连接的第一端子部(T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集电极上并与第二导电构件(U2)连接的第二端子部(T2);其中所述第一端子部(T1)和所述第二端子部(T2)在层叠向上交错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141019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80045702.6
申请日:2011-09-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1/00 , H02M3/158 , Y10T307/6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括要并联或串联连接的DC电源的DC-DC变换器。供电系统(5)包括第一DC电源(10)、第二DC电源(20)和具有多个开关元件(S1-S4)和电抗器(L1,L2)的电力变换器(50)。电力变换器(50)被配置成可以通过控制多个开关元件(S1-S4)而在并联连接模式和串联连接模式之间切换,在并联连接模式中,在DC电源(10,20)与电力线(PL)并联连接的情况下进行DC电压转换,在串联连接模式中,在DC电源(10,20)与电力线(PL)串联连接的情况下进行DC电压转换。所述开关元件(S1-S4)中的每个布置成既包含在第一DC电源(10)和电力线PL之间的电力变换路径中也包含在第二DC电源(20)和电力线(PL)之间的电力变换路径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730936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0880010785.3
申请日:2008-01-28
IPC: H01L23/36 , C09K5/08 , H01L23/373 , H05K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3/02 , B23P15/26 , C09K5/14 , F28F2013/006 , H01L23/34 , H01L23/3733 , H01L23/3737 , H01L23/433 , H01L2924/0002 , Y10T29/49352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的传热片具有传热层,所述传热层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在俯视时设置在与所述第一部分不同的位置上且根据温度变化在厚度方向上以比所述第一部分更大的伸缩率进行伸缩;在使用状态中,当传热层的温度处于规定温度以下时,在第二部分与放热对象物和/或配对体之间产生空隙,以使放热对象物与上述配对体之间的导热性降低,另一方面,当传热层的温度处于规定温度以上时,实质上消除上述空隙,以使放热对象物与配对体之间的导热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490896B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0780027420.7
申请日:2007-06-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村好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5 , H01M2/0212 , H01M2/266 , H01M2/30 , H01M2/305 , H01M4/70 , H01M10/0413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85 , H01M10/613 , H01M10/647 , H01M10/6553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池组(100)包括:二次电池(4),层叠多个具有正极和负极的单位电池而形成;集电电极,分别设置在单位电池的层叠方向上的二次电池(4)的端面处;以及端子部(T1、T2),形成在集电电极(21、23)上,从二次电池(4)的侧面向外突出,与充电及放电用的导电性部件(U1、U2)连接;其中,向端子部(T1、T2)供应冷媒来冷却端子部(T1、T2)。
-
公开(公告)号:CN101427414B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0780013850.3
申请日:2007-12-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村好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5 , H01G11/28 , H01M4/70 , H01M10/0418 , H01M10/18 , H01M10/282 , H01M10/3918 , H01M10/3981 , H01M10/613 , H01M10/647 , H01M10/6551 , H01M2300/0065 , Y02E60/13 , Y02T10/7016 , Y02T10/7022
Abstract: 一种蓄电装置,其包含:电解质层(14);电极(10),其由集电部分(11)和电极层(12,13)构成,其中,电解质层在垂直于堆叠方向的平面内的第一位置上的厚度大于在热辐射比第一位置高的第二位置上的厚度,且集电部分在与第一位置对应的位置上的厚度小于在与第二位置对应的位置上的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443950B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0780017075.9
申请日:2007-04-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村好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04 , B60K2001/005 , B60K2001/0422 , B60L11/1874 , B60L11/1877 , B60L11/1879 , H01M2/0217 , H01M2/024 , H01M2/1077 , H01M2/305 , H01M10/0413 , H01M10/0468 ,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2 , H01M10/6556 , H01M10/656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Y02T10/7005 , Y02T10/7055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池组包括:用作汽车的动力源等的双极二次电池120;以及用于流过冷却介质的冷却通路。冷却通路与框体101被一体化。冷却通路包括:沿多个电池结构体的一端的电池结构体设置的、从导入口102导入冷却介质的导入通路;沿多个电池结构体中的另一端的电池结构体设置的、从排出口103排出冷却介质的排出通路;以及设置在导入通路与排出通路之间的、改变从导入通路流入的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使冷却介质流向排出通路的方向转换部。根据本发明,冷却介质被排出到与导入侧相同的一侧。即,在导入通路中冷却介质流动的方向与排出通路中冷却介质流动的方向是彼此相反的。通过按照上述方式(所谓的逆流式)使冷却介质流动,能够实现双极二次电池120的温度分布均匀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511621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780033486.7
申请日:2007-07-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77 , B60K1/04 , B60L3/04 , H01M2/1083 , H01M6/48 , H01M10/0418 , H01M10/052 , Y02E60/122
Abstract: 一种安装在车辆上的电源装置,其包括电池组(2)。电池组(2)包括在铅垂方向上层叠的多个电池单元。电池组(2)配置在前侧座位(120)的下侧。电池组(2)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偏向车辆中央侧而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490873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780027340.1
申请日:2007-06-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村好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H01M2/266 , H01M10/0418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65 , H01M10/0585 , Y02T10/7011
Abstract: 二次电池(4)包括:集电电极(21、23);在集电电极(21、23)中与正极(28)或者负极(26)接触的接触区域;形成在集电电极(21、23)上,不与正极或负极接触的端子部;以及连接导电性部件的连接部;与构成构成第一部分和连接部之间的第一电流路径的端子部的截面积相比,构成第二部分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第二电流路径的端子部的截面积形成得更大。所述第一部分是在所述接触区域中与所述连接部最接近的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是处于接触区域的外周边缘部并位于沿着端子部延伸的区域内,并且到连接部的距离比第一电流路径的路径长的部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