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控制系统和控制悬架装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87269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380038835.X

    申请日:2013-10-18

    Inventor: 刘延庆

    Abstract: 一种悬架控制系统包括:连接车辆的簧上构件(5)和车辆的簧下构件(6)的悬架装置(2);可操作以调整沿悬架装置(2)的行程方向的摩擦力的致动器(3);以及控制装置(4),被配置成基于与悬架装置(2)的行程方向平行的簧上构件(5)的速度方向和悬架装置(2)的行程速度方向,控制致动器(3),以便调整作为沿悬架装置(2)的行程方向的摩擦力的悬架摩擦力。控制装置(4)被配置成调整悬架摩擦力的大小,使得悬架摩擦力变得基本上等于基于通过将簧上构件(5)的速度取幂获得的值和通过将悬架装置(2)的行程速度取幂获得的值确定的所需摩擦力。

    车辆的控制装置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79849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080068902.9

    申请日:2010-09-03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包括:连接车辆的簧上部件(10)和簧下部件(20),产生与簧上部件和簧下部件的相对位移相应的弹簧力、且能够可变地控制弹簧力的弹簧机构(30A);及连接簧上部件和簧下部件,产生使簧上部件和簧下部件的相对运动衰减的衰减力、且能够可变地控制衰减力的衰减机构(30B),基于与车辆的簧上振动有关的第一物理量及与车辆的簧下振动有关的第二物理量来控制弹簧机构及衰减机构。

    衰减力控制装置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18233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980100311.2

    申请日:2009-03-31

    Abstract: 当簧上速度和(xb′)与簧上簧下相对速度(xs′)的积为正时,将衰减力特性的控制模式设定为可变控制。由此,当悬架装置(SP)中未被输入中/高频带的振动时,使可变阻尼机构(30)的工作被控制为,基于非线性H∞控制理论,使表示减振器(20)衰减力特性的段数依据簧上构件(HA)的振动状态而变化。此外,当簧上速度和(xb′)与簧上簧下相对速度(xs′)的积为负时,将衰减力特性的控制模式设定为工作禁止控制。由此,当悬架装置(SP)中被输入了中/高频带的振动时,可变阻尼机构(30)的工作被禁止,从而抑制了可变阻尼机构(30)工作频度的增加以及工作量的增大。由此,提高了可变阻尼机构(30)的耐久性。

    悬架行程关联值推定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7930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197765.5

    申请日:2021-10-14

    Inventor: 刘延庆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悬架行程关联值推定装置和方法。对被供给向根据控制电流产生阻尼力的减震器(24FL~24RR)的控制电流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30),基于对根据控制电流和相对振动的频率而变化的各悬架的等效阻尼系数(ce(I))和等效弹簧常数(ke(I))进行符号回归的两个函数的系数与控制电流的关系以及被供给向减震器的控制电流,来决定两个函数的系数,并基于由检测装置(32FL~32RR)检测到的簧上的上下加速度和系数被决定了的两个函数,来运算簧上与簧下之间的相对位移(zsi)或相对速度(dzsi)。

    车辆的减振控制装置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278736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810795822.1

    申请日:2018-07-19

    Inventor: 刘延庆

    Abstract: 在基于车身的俯仰角速度(Vp)对俯仰减振驱动扭矩(Tpd)进行运算(S10~40),基于驾驶员要求驱动扭矩(Tdd)与俯仰减振驱动扭矩之和控制发动机(12)(S50~100)的车辆的减振控制装置(10)中,控制装置(14)针对各种车速(V),求出轴距滤波函数的相位特性,基于相位特性,针对车辆的俯仰共振频率(Fpres)而求出前后轮的位置处的车身的上下位移的相位差与车速的关系,将该关系中的与‑180°的相位差对应的车速存储为上限基准车速(Vrh),在车速为上限基准车速以下时,减少俯仰减振驱动扭矩(S60、80)。

    车辆用衰减力控制装置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44050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165918.5

    申请日:2017-03-20

    Inventor: 刘延庆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衰减力控制装置(10),具有控制装置(40),该控制装置(40)存储设定为规定的范围内的值的基准时间(Twd),所述规定的范围包括前轮(12F)的共振周期的时间(Tw0)。控制装置(40)在基于预测传感器(36F)的检测结果而判定为在前轮的前方存在规定的上下位移部位(50、52、54)时(S30),在前轮到达规定的上下位移部位的定时之前将减震器(28F)的衰减系数(C)设定为最小值(C0)(S90、130),在从上述定时起经过了基于基准时间(Twd)的规定的经过时间(Tc)时,将衰减系数的控制恢复成遵照规定的控制律的控制(S120、140)。

    悬架控制系统和控制悬架装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87269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380038835.X

    申请日:2013-10-18

    Inventor: 刘延庆

    Abstract: 一种悬架控制系统包括:连接车辆的簧上构件(5)和车辆的簧下构件(6)的悬架装置(2);可操作以调整沿悬架装置(2)的行程方向的摩擦力的致动器(3);以及控制装置(4),被配置成基于与悬架装置(2)的行程方向平行的簧上构件(5)的速度方向和悬架装置(2)的行程速度方向,控制致动器(3),以便调整作为沿悬架装置(2)的行程方向的摩擦力的悬架摩擦力。控制装置(4)被配置成调整悬架摩擦力的大小,使得悬架摩擦力变得基本上等于基于通过将簧上构件(5)的速度取幂获得的值和通过将悬架装置(2)的行程速度取幂获得的值确定的所需摩擦力。

    车身状态量估计装置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96639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131816.7

    申请日:2016-03-09

    Inventor: 刘延庆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身状态量估计装置。装置包括路面输入计算单元,路面输入计算单元通过使车辆运动模型矩阵和轮速影响元素模型矩阵的乘积的逆矩阵作用在车辆的轮速上来计算对于车轮的路面输入的估计值。车辆运动模型矩阵代表了力学的车辆运动模型,且轮速影响元素模型矩阵使用由于围绕车身的重心的俯仰而导致的影响量、悬架几何影响量和车轮滚动半径的变化的影响量。所述装置也包括车身状态量计算单元,车身状态量计算单元通过使车辆运动模型矩阵作用在计算出的路面输入的估计值上来计算车身状态量的估计值。

    衰减力控制装置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18233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0980100311.2

    申请日:2009-03-31

    Abstract: 一种衰减力控制装置,当簧上速度和(xb′)与簧上簧下相对速度(xs′)的积为正时,将衰减力特性的控制模式设定为可变控制。由此,当悬架装置(SP)中未被输入中/高频带的振动时,使可变阻尼机构(30)的工作被控制为,基于非线性H∞控制理论,使表示减振器(20)衰减力特性的段数依据簧上构件(HA)的振动状态而变化。此外,当簧上速度和(xb′)与簧上簧下相对速度(xs′)的积为负时,将衰减力特性的控制模式设定为工作禁止控制。由此,当悬架装置(SP)中被输入了中/高频带的振动时,可变阻尼机构(30)的工作被禁止,从而抑制了可变阻尼机构(30)工作频度的增加以及工作量的增大。由此,提高了可变阻尼机构(30)的耐久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