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16159B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580048549.0
申请日:2015-08-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后藤哲
IPC: G01R31/36
Abstract: 一种充电状态推定方法包括:测量正以高于或等于预定充电率的预定电流率被充电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压;获得所测量的电压的上升速度;以及基于所测量的电压的所述上升速度和第一参照数据而推定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所述第一参照数据是包括参照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与当所述参照用锂离子二次电池以所述预定电流率被充电时的所述参照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压上升速度之间的相关性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321921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380026422.X
申请日:2013-04-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4/36 , H01M10/0567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366 , H01M4/628 , H01M10/052 , H01M10/446 , Y02T10/7011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电池壳体内收容有电极体、非水电解质、和具有硼原子的草酸盐配合物化合物,上述电极体是具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和具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对置而成的。这里,在上述负极活性物质的表面形成有含有来源于草酸盐配合物化合物的硼原子的被膜,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进行测定的硼原子的量BM(μg/cm2)与基于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解析进行测定的3配位的硼原子的强度BA满足0.5≤BA/BM≤1.0。
-
公开(公告)号:CN104321921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380026422.X
申请日:2013-04-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4/36 , H01M10/0567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366 , H01M4/628 , H01M10/052 , H01M10/446 , Y02T10/7011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电池壳体内收容有电极体、非水电解质、和具有硼原子的草酸盐配合物化合物,上述电极体是具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和具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对置而成的。这里,在上述负极活性物质的表面形成有含有来源于草酸盐配合物化合物的硼原子的被膜,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进行测定的硼原子的量BM(μg/cm2)与基于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解析进行测定的3配位的硼原子的强度BA满足0.5≤BA/BM≤1.0。
-
公开(公告)号:CN103329339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180064675.7
申请日:2011-01-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后藤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79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48 , H01M10/486 , H01M2010/427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更为准确地推定锂离子电池的劣化速度。锂离子电池的劣化速度推定方法推定含有阶梯构造根据蓄电量而发生变化的负极的锂离子电池的劣化速度,具有:取得与所述阶梯构造相关的第1信息的第1步骤;取得与锂离子电池的电池温度相关的第2信息的第2步骤;以及根据所述第1信息以及所述第2信息来推定劣化速度的第3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1926041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980102903.8
申请日:2009-01-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4 , G01R31/3679 , H01M6/36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一种可以测定预定部位的电解液的锂离子的浓度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使用了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组电池、搭载有该组电池的车辆和电池搭载设备、可以取得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的浓度相关物理量的电池系统、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劣化检测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1)具备发电元件(20)、电池壳体(10)和电解液(30、30H、30S),该发电元件(20)具有正极板和负极板;该电池壳体(10)收容发电元件;该电解液(30、30H、30S)保持在电池壳体内、含有锂离子;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1)具备能够测定与存在于预定部位的电解液的锂离子的浓度具有相关关系的浓度相关物理量的物理量测定单元(M1)。
-
公开(公告)号:CN11333783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010093256.7
申请日:2020-02-14
IPC: C25B1/04 , C25B11/052 , C25B11/065 , C25B11/085 , C25D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噻吩类化合物/碳纤维布分解水制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在制备方法中,以噻吩类单体,高氯酸锂,碳纤维布为原料,利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得到聚噻吩类化合物/碳纤维布复合的制氧电极。该方法具有制作工艺简单,绿色安全,成本低且性能好的特点,可实现工业化生产。该产品在电催化水分解,能量转换和储存等众多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33783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10093256.7
申请日:2020-02-14
IPC: C25B1/04 , C25B11/052 , C25B11/065 , C25B11/085 , C25D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噻吩类化合物/碳纤维布分解水制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在制备方法中,以噻吩类单体,高氯酸锂,碳纤维布为原料,利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得到聚噻吩类化合物/碳纤维布复合的制氧电极。该方法具有制作工艺简单,绿色安全,成本低且性能好的特点,可实现工业化生产。该产品在电催化水分解,能量转换和储存等众多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716159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80048549.0
申请日:2015-08-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后藤哲
IPC: G01R31/36
Abstract: 一种充电状态推定方法包括:测量正以高于或等于预定充电率的预定电流率被充电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压;获得所测量的电压的上升速度;以及基于所测量的电压的所述上升速度和第一参照数据而推定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所述第一参照数据是包括参照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与当所述参照用锂离子二次电池以所述预定电流率被充电时的所述参照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压上升速度之间的相关性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460778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0980159687.0
申请日:2009-06-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10/052 , H01M10/0587 , H01M2004/021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根据本发明所得到的锂二次电池具有电极体(80)和非水电解液,上述电极体包括正极和负极,其中,正极(80)具有在正极集电体(12)保持有包含正极活性物质(16)的正极复层材料层(14)的构造,在此,正极复层材料层(14)内的总细孔容积处于0.13cm3/g~0.15cm3/g的范围,并且,总细孔容积的75%以上为细孔直径0.3μm以下的细孔。
-
公开(公告)号:CN102549832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0980161127.9
申请日:2009-08-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后藤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10/0413
Abstract: 一种正极活性物质的评价方法,评价含有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性能,该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包含含有锰的过渡金属氧化物。该评价方法在由锰(Mn)的K吸收端的EXAFS得到的径向分布函数中,基于第1接近的Mn-O峰强度A和第2接近的Mn-M峰强度B的强度比P,评价锂向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过渡金属格点侵入的比例。另外,也可以基于相比于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化学计量比过剩地加入的锂的过剩加入量Q和所述强度比P,评价在正极活性物质中锂剩余地存在的比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