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活性物质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49832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980161127.9

    申请日:2009-08-27

    Inventor: 后藤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H01M10/0413

    Abstract: 一种正极活性物质的评价方法,评价含有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性能,该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包含含有锰的过渡金属氧化物。该评价方法在由锰(Mn)的K吸收端的EXAFS得到的径向分布函数中,基于第1接近的Mn-O峰强度A和第2接近的Mn-M峰强度B的强度比P,评价锂向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过渡金属格点侵入的比例。另外,也可以基于相比于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化学计量比过剩地加入的锂的过剩加入量Q和所述强度比P,评价在正极活性物质中锂剩余地存在的比例。

    铌酸盐基无铅铁电压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6879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750236.2

    申请日:2020-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铌酸盐基无铅铁电压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子信息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溶胶‑凝胶法在直径2英寸的基片上制备出高质量的铌酸钾钠(KNN)基压电薄膜。薄膜呈(100)择优取向的钙钛矿相,结构致密且均匀,表面粗糙度小,漏电流低,击穿场强高。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可达到原子或分子水平的均匀性,易于实现精确的成分控制和定量掺杂,并且可制备大面积薄膜,设备简单,用料省,成本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制备得到的KNN基薄膜可用于制作压电微传感器、致动器、换能器等,在微机电系统(MEMS)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硅氮共掺杂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20679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910630028.6

    申请日:2019-0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硅氮共掺杂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硅氮共掺杂石墨烯材料在石墨烯骨架中共掺杂有硅原子和氮原子。在所述硅氮共掺杂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将含硅源、碳源、氮源的材料以一定比例混合后加水溶解,并在70‑90℃下蒸干得到混合均匀的粉末固体,并在氮气马弗炉中高温煅烧,得到黑色硅氮共掺杂石墨烯材料。本发明的新型硅氮共掺杂石墨烯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催化剂或载体在电催化、光电催化及电子器件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发明的新型硅氮共掺杂石墨烯材料的制造方法,其制作工艺简单,安全绿色且成本低廉,可以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