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79082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80040136.3
申请日:2014-07-24
IPC: H02K15/085 , H02K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5/0435 , H02K15/04 , H02K15/066 , H02K15/085
Abstract: 一种线圈安装方法,在定子铁芯的齿安装线圈8从而制造旋转电机用的定子。在向齿安装线圈8时,沿径向R夹持多个卷绕部82A、82B、82C,并且在周向上约束多个卷绕部82A、82B、82C中的配置于最靠径向R的内周侧的最内周卷绕部82B、与多个卷绕部82A、82B、82C中的配置于最靠径向R的外周侧的最外周卷绕部82A。然后,使最内周卷绕部82B与最外周卷绕部82A在周向上向相互相反的方向相对移动,从而使线圈8变形而安装于齿。
-
公开(公告)号:CN105009428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80011311.6
申请日:2014-03-26
IPC: H02K15/085 , H02K3/04 , H02K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5/066 , H02K3/18 , H02K15/0075 , Y10T29/49009
Abstract: 各相的线圈(3)具有从线圈主体(31)拉出的一端部(32)以及另一端部(33)。各相的线圈(3)中的一端部(32)沿相对于定子铁芯(2)的轴向(L)正交的方向被拉出,以使得该一端部(32)以跨越其他相的线圈(3)的线圈主体(31)的轴向(L)的外侧的状态与同相的线圈(3)中的另一端部(33)对接。在将多相的线圈(3)绕定子铁芯(2)的周向一方侧(C1)依次配置于齿(21)的每一个时,使各相的线圈(3)中的一端部(32)在已经配置于齿(21)的其他相的线圈(3)中的一端部(32)与另一端部(33)之间通过,并与同相的线圈(3)中的另一端部(33)对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753802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080062729.1
申请日:2010-01-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5/04 , F02D13/0223 , Y02T10/18
Abstract: 在内燃机中,包括能够改变机械压缩比的可变压缩比机构(A)以及能够控制进气阀(7)的闭阀正时的可变气门正时机构(B)。当要求进入空气量变化时,相对于表示机械压缩比和进气阀闭阀正时的组合的动作点,计算出从当前的动作点向满足要求进入空气量的动作点在不侵入到侵入禁止区域(X1,X2)内的情况下能够在一定时间后到达的目标动作点,并使机械压缩比和进气阀闭阀正时向该目标动作点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718364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280076300.7
申请日:2012-10-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田中宏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0007 , F02B37/18 , F02B37/22 , F02D13/0238 , F02D13/0269 , F02D15/04 , F02D23/00 , F02D35/027 , F02D2041/001 , F02D2700/03 , Y02T10/142 ,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的具备可变压缩比机构的内燃机,具备涡轮增压器,将废气旁通阀的开度控制为相对于各内燃机运转状态的目标开度(步骤103),在变更机械压缩比时(步骤111),修正废气旁通阀的相对于当前的内燃机运转状态的目标开度(步骤114)。
-
公开(公告)号:CN104335456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380027438.2
申请日:2013-04-18
IPC: H02K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28 , H02K1/02 , H02K3/522 , H02K15/0081 , H02K15/02 , H02K15/04 , H02K2203/06 , Y10T29/49009 , H02K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定子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在该定子中,母线部具备形成于该母线部的前端并接合于其他绕组的终端部的接合部和形成于接合部与绕线部之间的过渡部,在UVW三相的每一相的绕组中,作为相互接合的两个绕组的第一绕组与第二绕组被第一绕组的母线部的接合部与第二绕组的终端部接合,作为配置于第一绕组与第二绕组之间的绕组的中间绕组的终端部的前端的高度形成为在定子铁心的中心轴方向上比第一绕组的过渡部更靠定子铁心侧的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772632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0880101915.4
申请日:2008-07-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1401 , F02D37/02 , F02D41/1497 , F02D2041/1418 , F02D2200/1004 , F02D225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驱动单元的控制装置,能够不增大计算机的运算负荷而确切地实现车辆驱动单元的各种功能相关的要求。设为包括要求产生阶层10、调停阶层20以及控制量设定阶层30的阶层型的控制结构,从上位的阶层向下位的阶层单向地传递信号。在要求产生阶层10中按每个功能设置将与各种功能相关的要求数值化并输出的要求输出要素12、14、16。在调停阶层20中按要求的每个分类设置调停要素22、24、26。各调停要素22、24、26汇总所担当的分类的要求值,按照规则调停为一个要求值。在控制量设定阶层30设置中对调停后的各要求值基于相互的关系进行调整的调整部32、和基于调整后的要求值运算多个致动器42、44、46的各自的控制量的控制量运算要素34、36、38。
-
公开(公告)号:CN102124201B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0980131877.1
申请日:2009-05-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1/105 , F02D37/02 , F02D41/0002 , F02D2041/1434 , F02D225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能够补偿所谓的转矩请求控制中的弱点,使各致动器的控制量正确地反应与内燃机的性能相关的要求。将转矩、效率以及空燃比的各要求值和内燃机信息输入内燃机逆模型(30),用内燃机逆模型(30)计算出用于实现上述要求值的致动器要求值。另外,也取得分别对致动器(2、4、6)直接要求的致动器直接要求值。致动器(2、4、6)的控制能够在基于致动器要求值进行的控制与基于致动器直接要求值进行的控制之间进行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1680392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0880016290.1
申请日:2008-03-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田中宏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1/105 , F02D13/0223 , F02D37/00 , F02D37/02 , F02D41/0002 , F02D43/04 , F02D2041/001 , F02D2041/002 , F02D2200/0404 , F02D2200/1002 , F02D2250/18 , Y02T10/18 , Y02T1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目的在于在基于多个要求扭矩控制节气门的开度的情况下,防止节气门的过大的反应。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包括:要求扭矩合并单元,其计算出合并了来自多个要求扭矩输出单元的要求扭矩之后的合并后要求扭矩;第1扭矩控制单元,其在节气门的开度变化对于扭矩变化的灵敏度较小时,根据合并后要求扭矩的变化使节气门的开度变化,由此使实际扭矩追随合并后要求扭矩的变化;和第2扭矩控制单元,其在所述灵敏度比所述基准值大时,将节气门的开度固定并且根据合并后要求扭矩的变化使节气门以外的致动器的动作量变化,由此使实际扭矩追随合并后要求扭矩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910590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0880124076.8
申请日:2008-12-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126 , F02D31/007 , F02D37/02 , F02D41/123 , F02D2250/21
Abstract: 当满足燃料切断许可条件时,解除由点火正时延迟极限提供的保护。在所产生的状态中,点火正时被延迟以降低内燃发动机的输出转矩。在内燃发动机的输出转矩降低到预定的最小转矩之后,切断燃料供给。另一方面,当将要实现从燃料切断恢复时,在满足从燃料切断恢复的完成条件之前一直解除由点火正时延迟极限提供的保护。在所产生的状态中,点火正时被延迟以降低内燃发动机的输出转矩。
-
公开(公告)号:CN101512134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780032774.0
申请日:2007-09-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D45/00 , B60W10/04 , B60W10/08 , B60W10/10 , F02D13/02 , F02D29/00 , F02D29/02 , F02D41/04 , F02D4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10 , B60K6/24 , B60K6/48 , B60L2240/441 , B60W10/06 , B60W20/00 , B60W2510/0623 , B60W2510/0628 , B60W2510/0638 , B60W2510/0657 , B60W2710/0666 , F02D41/1497 , F02D41/22 , F02D2041/1432 , F02D2200/0802 , F02P5/1521 , Y02T10/46 , Y02T10/6221
Abstract: 涉及动力系统的转矩控制装置,使得与转矩控制有关的致动器的新追加变得容易。按照预先设定的分配优先顺序将与动力系统的目标转矩相对应的目标转矩信号向各致动器分配。在各致动器的信号的输入部,设置仅使所分配的信号中与该致动器的动作特性相匹配的信号作为该致动器的指令信号通过的信号处理滤波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