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林下套种板蓝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40553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65980.6

    申请日:2015-1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银杏林下套种板蓝根的方法,经选地整地、种子预处理后播种,将板蓝根种子和益母草种子采用条播法间隔播入沟内,再经田间管理,当板蓝根苗长到高5~10厘米时停止施肥;此时,将益母草植株在从距地面1~2厘米处向上全部作截干处理;对田间做防护管理,直至板蓝根长成后,割取地上部分,挖出根后去净芦头和泥土,晒干或烘干即得。银杏林下种植板蓝根,充分利用林间闲置的地块,以短养长,创造经济效益。按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进行银杏林套种板蓝根,能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板蓝根根茎快速膨大,有效物质含量大大提高,间隔种植益母草和对益母草截干,能使板蓝根的根茎强壮粗大、长势迅速。

    银杏林下套种油用牡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84409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866047.0

    申请日:2015-1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银杏林下套种油用牡丹的方法,经选地整地、种子预处理后,将油用牡丹种子和白术种子采用条播法间隔播入沟内,待油用牡丹幼苗长高定苗后施用腐殖酸水溶性肥,间隔数天后施用复合肥,之后交替追施腐殖酸水溶性肥和复合肥,将白术植株在从距地面1~2厘米处向上全部作截干处理;对田间做防护管理,直至油用牡丹生长3年,采摘牡丹种子。银杏林下种植油用牡丹,充分利用林间闲置的地块,以短养长,创造经济效益。按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进行银杏林套种油用牡丹,能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油用牡丹根茎快速膨大,有效物质含量大大提高,间隔种植白术和对白术截干,能使油用牡丹的根茎强壮粗大、长势迅速。

    一种种子培养装置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355156U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21444712.8

    申请日:2017-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子培养装置,属于种子培养设备领域,包括培养液槽、培养板、上盖、把手、培养斗、丝瓜络,所述的培养液槽的上方设置有上盖,上盖与培养液槽相互扣接,上盖的壁上开设有透气孔,所述的培养板安装在培养液槽的顶部,培养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把手,培养板上均匀的开设有培养孔,培养孔内安装有培养斗,培养斗内设有用于培养种子的丝瓜络,培养斗的下端及底部开设有吸液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特定结构培养板以及与培养板配合的培养斗,然后在培养斗内设置用于直接培养种子的丝瓜络,以解决传统培养装置内吸水滤纸、海绵容易长霉菌,防止种子的发芽受到影响;同时,还可实现自动供培养液的功能,防止培养槽内培养液不足。

    一种丹参种植用辅助装置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053836U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20913333.1

    申请日:2019-06-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丹参种植用辅助装置,包括插参杆,所述插参杆包括手柄端和插杆,且插杆一端焊接有U型卡口,所述U型卡口与插杆连接处开有两个弧形面,且每个弧形面上均开有两个过泥槽,所述插杆的圆周外壁上开有四个条形槽。本实用新型使得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起来操作还相当便捷,符合微小型场地以及个人种植户的经济需求,使用者使用U型卡口倾斜45度的卡住丹参幼苗,便于种植到丹参穴内,并且倾斜种植的方式使得丹参的参须数量会生长的更多。

    一种实验用避光种子发芽盒

    公开(公告)号:CN207354839U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21444713.2

    申请日:2017-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用避光种子发芽盒,属于种子培养实验设备领域,所述的实验用避光种子发芽盒包括黑色有机玻璃盒体、黑色有机玻璃盒盖、发芽床板、盛种斗、丝瓜络、卡条、把手、通风结构,还包括液位传感器、储液箱、管道、电磁阀、单片机、继电器,本实用新型采用黑色有机玻璃制作发芽盒的盒体与盒盖,实现整个发芽盒的避光性,并在黑色有机玻璃盒体内设置带有锥形盛种斗的发芽床板,在培养斗内设置用于直接培养种子的丝瓜络;每个盛种斗内放一颗种子,一方面保证了根部的避光特性,另一方面为移栽带来了便利。同时,还可实现自动供培养液的功能,防止黑色有机玻璃盒体内因培养液不足,影响种子发芽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