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76483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0645135.3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1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F18/2337 , G06F18/24 , G06F17/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XLPE电缆绝缘状态评估方法,步骤为采用DCIC‑q(t)技术测试出待测电缆的电荷量动态变化参数,根据所述电荷量动态变化参数,提取待测电缆的绝缘介质电导率,建立动态电荷参数分布的神经网络模型,获得待测电缆的绝缘状态,建立BP神经网络和FCM的XLPE电缆绝缘老化状态评估模型,并将所述电荷量动态变化参数输入到所述BP神经网络和FCM的XLPE电缆绝缘老化状态评估模型中。对电缆进行状态诊断及评估,是保证电力供应安全可靠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也是在智能电网中实现对电缆有效管理的极其重要的部分。本申请可以提取电荷量动态变化参数,然后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FCM)方法进行绝缘状态分类和判定,提出的评估模型可提高电缆绝缘老化状态评估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4136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164404.5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G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间隔棒的安装系统,该安装方法包括间隔棒安装装置以及辅助结构,所述间隔棒安装装置上组装有间隔棒以及金具线夹,所述间隔棒安装装置安装导线上移动并能够接受远程控制而移动至所述间隔棒的安装位置自动安装所述间隔棒和所述金具线夹;所述辅助结构能够将所述间隔棒安装装置安装至导线上以使所述间隔棒安装装置自动进行所述间隔棒和所述金具线夹的安装任务并且能够将完成安装任务的所述间隔棒安装装置收回地面。这种间隔棒的安装方法不受地形地势的限制,间隔棒安装方便,而且相比于人工爬上杆塔手动安装间隔棒的方式,不仅安装效率高,而且保障了电力工人的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41166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164401.1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网相间间隔棒安装装置上下线辅助系统,该辅助系统包括牵引机构以及托举机构,所述牵引机构连接所述配网相间间隔棒安装装置并将所述配网相间间隔棒安装装置牵引至安装导线附近或者牵引所述配网相间间隔棒安装装置从所述安装导线附近返回地面;所述托举机构将位于所述安装导线附近的所述配网相间间隔棒安装装置托举放置到所述安装导线上或者托举所述配网相间间隔棒安装装置与所述安装导线分离。采用该辅助系统辅助安装装置上下线进行间隔棒的自动安装工作,电力工人无需再爬上杆塔手动安装,不仅有助于提升间隔棒的安装效率而且有助于降低电力工人的工作强度、保障电力工人的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2526300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011344713.1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谱响应电致变色薄膜光谱特性与绝缘性能的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硅基底上制备电致变色/绝缘复合材料薄膜,其中,通过调控绝缘材料在复合材料薄膜中的配比,控制电阻率的变化;在所述复合材料薄膜表面蒸镀金作为金电极,形成金电极‑聚合物薄膜‑硅电极的三明治结构器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测试所述结构器件的光谱信息,确定所述结构器件的光学透过率;利用Agilent Keysight B2900A Quick IV测试仪测试所述结构器件在不同额定电压作用下的工作电流,获取所述结构器件在不同外施电压下的电阻率的值,确定所述结构器件的绝缘性能;获取绝缘性能与光学透过率最佳的金电极‑聚合物薄膜‑硅电极的三明治结构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205130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0782323.6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阻抗成像的直流电缆附件无损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直流电缆附件不同位置点的测量电位;建立直流电缆附件的仿真模型;设定仿真模型的初始电导率,进行电流场仿真,得到直流电缆附件不同位置点的仿真电位和得到电位与电导率之间的灵敏度矩阵;根据测量电位与对应的仿真电位的差值,得到差分电位向量;根据差分电位向量与灵敏度矩阵,得到差分电导率向量;根据差分电导率向量,得到不同位置点的电导率差值;若电导率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则结合初始电导率,得到不同位置点的电导率分布值;若电导率差值不小于阈值,则重新设定初始电导率。本发明利用电阻抗成像技术,有效检测出梯度直流电缆附件的电导率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4090498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95811.2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5/78 , G06F9/4401 , G06F9/44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嵌入式SOC系统实现多核启动与业务的相互解耦方法,本申请通过在智能感知终端上采用多核处理器,并采用AMP架构实现了多个核心之间的独立启动,以及业务配置的相互独立,使得多核系统之间的相互解耦,提高了智能感知终端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多核之间启动相对独立,实时核运行在主核上,管理核异常运行时,不影响实时核的业务逻辑,提高了智能感知终端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05628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153554.1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B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度绝缘部件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拓扑优化方法计算所述梯度绝缘部件结构内部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共同的空间优化目标;分别计算电导率最优分布和介电常数最优分布;获取高电导率和高介电常数的高介电区域,并计算所述高介电区域的均匀介电常数值和均匀电导率值;根据所述均匀介电常数值和所述均匀电导率值确定所述高介电区域中的制备材料中填料的添加量,完成所述高介电部分的制备,采用真空浇注手段完成绝缘部件剩余的低绝缘区域的制备。本方法能够快速优化出用于抑制局部电场畸变的梯度绝缘结构,并能够适应不同电压作用下的工作场合,能够实现梯度绝缘部件制备的精确控制,制造的梯度绝缘部件的绝缘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78771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68876.6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9C64/386 , B33Y50/00 , G06T17/00 , G06T19/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绝缘部件备用件的快速建模制造方法,采用激光三维扫描和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结合的方法,获得绝缘部件的三维模型。在激光三维扫描中利用三角函数关系获得绝缘部件的外部轮廓数据,若绝缘部件表面存在自遮挡区域,通过移动激光扫描设备的位置可以对自遮挡区域进行补充扫描,进而获得完整的外部轮廓数据。根据绝缘部件备用件实际的应用环境选择相应的3D打印设备,若绝缘部件备用件的最高承受电压超过12kV采用立体光固化平台进行3D打印,获得的绝缘部件备用件成型精度高,内部缺陷少。本申请提供的绝缘部件备用件的快速建模制造方法采用三维扫描的方法建立模型,利用3D打印平台进行制造,流程简单,耗费时间少,提高了制造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4063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82059.5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电晕放电检测的薄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在透明聚合物绝缘薄膜上喷涂等规P3HT材料制备下层透明上层为暗红色的双层薄膜,能直接用于电力设备电晕放电检测,无需用检测设备去检测,检测结果直观,通过肉眼观测薄膜的颜色,即可确定是否存在电晕放电,不仅极大程度上简化了检测过程,还降低了检测成本,且检测材料为柔性材料,可方便贴在电力设备中容易产生电晕放电的部位,不会对设备本身的安全运行环境产生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0253995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0534347.7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绝缘材料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用作高压直流输电中电力设备的绝缘介质,包括聚合物基层,所述聚合物基层的表面从内之外依次设置有第一聚多巴胺层、纳米银层和第二聚多巴胺层,所述纳米银层包括若干纳米银颗粒,所述纳米银颗粒的粒径RAg范围为0﹤RAg﹤100nm。本申请能够有效抑制高压直流下聚合物绝缘介质中空间电荷注入和积聚,减少绝缘材料内因空间电荷效应造成的电场畸变,提升绝缘材料的击穿性能,从而提高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实现简单,实用性强,安全性高,材料制备方法所需设备和处理条件简单易得,可重复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