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1409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1980050069.6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暗电流低的光检测元件。一种光检测元件,其包含:第1电极和第2电极;设置于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之间的有源层;以及设置于上述第2电极和上述有源层之间的空穴传输层,上述有源层包含有机化合物,上述有源层的厚度为600nm以上,上述空穴传输层包含金属氧化物的纳米颗粒。另外,上述金属氧化物包含选自由钼原子、钨原子以及镍原子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51410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1980050374.5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PC: H10K30/60 , H10K85/20 , H10K39/32 , H10K101/30
Abstract: 一种暗电流降低、且外量子效率提高的光检测元件。光检测元件包含:阳极;阴极;和设置于该阳极与该阴极之间且包含p型半导体材料和n型半导体材料的有源层,有源层的厚度为800nm以上,与有源层的阴极侧表面相接的面的功函数减去n型半导体材料的LUMO的绝对值而得到的值为0.0~0.5eV。此外,上述n型半导体材料具有2.0eV~10.0eV的LUMO的绝对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180992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180051118.1
申请日:2011-10-18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L51/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05 , H01L27/301 , H01L51/0037 , H01L51/4253 , H01L2251/303 , H01L2251/308 , Y02E10/549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通过无需图形化活性层的简易涂布方法制造的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是具有支撑基板(12)以及该支撑基板上沿规定的排列方向设置的串联连接的多个有机光电转换元件(13)的发电装置(11),其中有机光电转换元件分别具有一对电极(14,15)以及设置于一对电极间的活性层(16);活性层以跨越多个所述有机光电转换元件的方式,沿所述规定的排列方向延伸;一对电极分别具有从活性层向与支撑基板的厚度方向以及排列方向均正交的方向突出地延伸的延伸部(17,18);一对电极中的一方的电极,还具有在排列方向上从延伸部一直延伸至排列方向上相邻的其他有机光电转换元件的另一方的电极且与另一方的电极连接的连接部(19)。
-
公开(公告)号:CN102668155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080048074.2
申请日:2010-10-22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L51/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96 , H01L51/0036 , H01L51/0037 , H01L51/4253 , H01L2251/308 , Y02E10/549 , Y02P70/521
Abstract: 一种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其具备:由第一电极(32)及第二电极(34)构成的一对电极、被夹持在所述一对电极间的活性层(50)、具备含有热导率大于10W/m·K且小于500W/m·K的金属或合金的基板(12)和设置在该基板上的绝缘膜(14)的绝缘膜层叠基板(10)、夹在绝缘膜层叠基板的绝缘膜及一对电极中的任一个之间的密封层(60),所述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抑制了电气特性的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978524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980109473.2
申请日:2009-03-24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nventor: 清家崇广
IPC: H01L51/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47 , B82Y10/00 , H01L51/0007 , H01L51/0036 , H01L51/4253 , Y02E10/549 , Y02P70/521
Abstract: 一种组合物,其包含共轭高分子化合物、富勒烯衍生物、第1溶剂和第2溶剂,在将该第1溶剂的重量和该第2溶剂的重量的总计设定为100时,该第1溶剂的重量为70~97,该第1溶剂的25℃时的表面张力大于25mN/m,该第2溶剂的25℃时的表面张力为15~25mN/m。
-
公开(公告)号:CN11251409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80050069.6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L51/42 , A61B5/1172 , H01L27/146 , H01L2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暗电流低的光检测元件。一种光检测元件,其包含:第1电极和第2电极;设置于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之间的有源层;以及设置于上述第2电极和上述有源层之间的空穴传输层,上述有源层包含有机化合物,上述有源层的厚度为600nm以上,上述空穴传输层包含金属氧化物的纳米颗粒。另外,上述金属氧化物包含选自由钼原子、钨原子以及镍原子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81970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80017341.0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高光电转换元件(10)的比探测率。一种光电转换元件,其包含:一对电极(12、16);设置于一对电极间的活性层(14);以及设置于活性层与所述一对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之间的中间层(13、15),中间层的与活性层接合的面的表面粗糙度的绝对值为大于0.22nm且小于1.90nm的值,活性层的厚度为350nm以上且800n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180992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180051118.1
申请日:2011-10-18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L51/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05 , H01L27/301 , H01L51/0037 , H01L51/4253 , H01L2251/303 , H01L2251/308 , Y02E10/549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通过无需图形化活性层的简易涂布方法制造的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是具有支撑基板(12)以及该支撑基板上沿规定的排列方向设置的串联连接的多个有机光电转换元件(13)的发电装置(11),其中有机光电转换元件分别具有一对电极(14,15)以及设置于一对电极间的活性层(16);活性层以跨越多个所述有机光电转换元件的方式,沿所述规定的排列方向延伸;一对电极分别具有从活性层向与支撑基板的厚度方向以及排列方向均正交的方向突出地延伸的延伸部(17,18);一对电极中的一方的电极,还具有在排列方向上从延伸部一直延伸至排列方向上相邻的其他有机光电转换元件的另一方的电极且与另一方的电极连接的连接部(19)。
-
公开(公告)号:CN10259833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080047621.5
申请日:2010-10-26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L51/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01 , H01L51/0023 , H01L51/0097 , H01L51/424 , H01L2251/308 , Y02E10/549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用简便的工序制造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是在基板(10)上配置多个具备由第一电极(20)及第二电极(70)构成的一对电极、以及夹持于所述一对电极间的活性层(50)的有机光电转换元件(100A1)及(100A2)而成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多个第一电极的工序、和在多个第一电极各自的一部分上形成疏液性图案(30a)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2576806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80047013.4
申请日:2010-10-22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L51/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24 , H01L51/0036 , H01L51/0037 , H01L51/4246 , H01L51/4253 , H01L2251/308 , Y02E10/549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防止制造工序中的有机层的劣化的有机光电转换元件的制造方法。一种有机光电转换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为具有由设置于第1基板(20A)的第1电极(32)和设置于第2基板(20B)的第2电极(34)构成的一对电极、以及在一对电极间夹持的活性层(50)的有机光电转换元件(10)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工序:在设置于第1基板的第1电极上形成第1电荷输送层(42)的工序;在第1电荷输送层上形成活性层而形成第1层叠结构体的工序;在设置于第2基板的第2电极上形成第2电荷输送层(44)而形成第2层叠结构体的工序;以及使设置于第1层叠结构体的活性层与设置于上述第2层叠结构体的第2电荷输送层接触,并将第1层叠结构体与第2层叠结构体接合的接合工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