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融合残差网络的级联H桥逆变器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41772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496780.2

    申请日:2023-05-05

    Abstract: 基于多源融合残差网络的级联H桥逆变器故障诊断方法,针对级联H桥多电平逆变器不同功率器件故障特征相似度高、传统故障诊断特征提取不全和分类器选取困难问题,首先,建立并行残差网络模型,利用小波变换将提取的三相电压与电流波形转换为二维图像作为输入。其次,构建特征融合模块以自适应提取网络不同层级特征。该模块使用注意力机制定位重要特征,并通过特征融合机制,融合有效的故障信息,实现网络内的特征增强。最后,将特征融合模块所提取的故障特征经完整卷积操作依次递进,最终的增强特征作为分类特征并通过Softmax层进行分类。本发明实现了级联H桥逆变器故障特征的自适应提取及端到端诊断,从而更精准的实现故障分类。

    一种适用于调相机励磁系统的非线性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5137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660123.2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调相机励磁系统的非线性控制方法,以协同理论为依据,针对调相机励磁系统非线性模型进行控制器设计;建立调相机非线性模型,以其励磁系统的控制目标和需求为依据,选取机端电压、无功功率以及转子角速度为状态变量,并将上述三个变量与其参考值的偏差量进行线性组合以构成流形;在所构建流形的基础上,设定能够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动态方程;将调相机非线性模型代入该动态方程进行求解,得到调相机励磁系统非线性控制器的控制律;所设计控制器能够保证同步调相机的快速动态无功响应,并改善故障切除后由于调相机无功过补偿所带来的系统过电压问题,使电网电压迅速恢复至稳定状态。

    一种光热参与电网调峰的光热-风电联合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2949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16198.9

    申请日:2019-11-15

    Abstract: 一种光热参与电网调峰的光热-风电联合运行方法,其步骤是,利用含储热的光热电站出力的可调度性,对电网负荷进行调峰,并将光热与风电联合调度。所述联合运行方法用于根据日调度中高峰时段负荷值的变化,对风电出力和光热出力进行优化调度。具有以下优点:一是采用含储热的光热电站对净负荷进行调峰,同时对光热、风电联合调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风电并网而造成的电网负荷峰谷差拉大问题;二是联合运行以净负荷方差最小为优化目标,平滑净负荷波动,降低火电启停及运行调峰成本。

    基于微源最大输出功率的串联型微电网功率协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54646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710426871.3

    申请日:2017-06-08

    Abstract: 基于微源最大输出功率的串联型微电网功率协调方法,将微源的最大出力作为优化调度首先考虑的因素,构造与各微源最大输出功率成正比的功率分配系数,考虑到微源逆变器的超调状况,对出力能力偏大的微源的输出功率进行修正,结合载波变幅移相调制方式,由各微源逆变器的功率分配系数控制其三角载波幅值,实现对各微源逆变器输出功率的独立调节。该方法实现了各微源按“能者多劳”原则输出功率,由功率分配系数所得到的载波信号实现了各微源之间的功率协调分配,并能保证串联型微电网输出电压的稳定。

    适宜于微电网群的内外部三相不平衡扰动的综合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24977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910004611.6

    申请日:2019-01-02

    Abstract: 适宜于微电网群的内外部三相不平衡扰动的综合抑制方法,外部三相不平衡扰动指微电网群并网母线电压轻度失衡,内部三相不平衡扰动指微电网互联母线上所接非对称负荷、不平衡发配电分布式网络,还包括内部微电网自身母线上所接非对称负荷与不平衡微源等。微电网互联母线电压三相失衡由组合式串联型微电网通过引入新的控制环路或新的控制器予以抑制,当组合式串联型微电网故障时由直流微电网通过集中逆变器三相不平衡抑制控制来抗扰;三相交流微电网通过内部储能单元变流器控制来抵抗失衡扰动。外部扰动及微电网之间不平衡互扰由线路有源可控电抗器进行阻断。该综合抑制方法在提高清洁能源消纳能力的同时又保证了各级负荷的用电质量。

    一种背靠背MMC结构中逆变器的预充电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33543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1023967.6

    申请日:2018-09-04

    Abstract: 一种背靠背MMC结构中逆变器的预充电控制方法,首先进行第一充电阶段,控制充电电流对MMC逆变器所有子模块电容充电,并计算出充电电流作用的时间。然后进行第二充电阶段,根据第一充电阶段结束时刻,控制IGBT的关断与开通,对首先投入的子模块电容充电,切除剩余子模块。最后以首先投入充电的子模块电容充电结束时刻控制IGBT的通断,投入剩余子模块上文同时切除首先投入充电的子模块,可计算出整个预充电所需时间。从而实现通过控制充电电流对MMC逆变器预充电,并保证安全充电的同时使得充电时间最短,以时间节点控制子模块的充电状态,节省了子模块电容电压检测装置。

    用于MMC退役动力电池储能系统的子模块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98015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210217953.8

    申请日:2022-03-08

    Abstract: 用于MMC退役动力电池储能系统的子模块控制方法,首先根据退役动力电池的剩余容量设置荷电状态工作区间,然后将系统子模块运行策略分为两种,第一种:系统子模块电池的荷电状态未越限时的运行策略;第二种:系统子模块电池的荷电状态越限时的运行策略;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储能模块电池剩余容量设置荷电状态工作上下限;步骤2:对荷电状态进行归一化处理;步骤3:判断退役动力电池荷电状态是否越限;步骤4:荷电状态未越限时,采用第一种子模块运行策略;越限时,采用第二种子模块运行策略。

    一种适用于新能源多端柔直系统的多目标潮流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2805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0651904.5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新能源多端柔直汇集系统的多目标潮流优化方法,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当新能源经MMC‑MTDC系统并网时,容易引起MTDC系统换流站的潮流变化,且汇集系统结构主要为环网,而此拓扑会削弱MMC换流站站级控制对潮流的控制能力,很难实现并网系统的最优运行。该方法以直流电压偏差最小、弃风、弃光量最小及静态电压稳定裕度最大作为优化目标,搭建新能源多端柔性直流汇集系统多目标潮流优化模型,并通过内点法与NSGA‑III算法结合的混合交替算法对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实现风、光资源的优化调度,迭代次数少且收敛性好,能够保证对多目标有效优化。同时最大程度提高新能源多端柔性直流汇集系统的稳态运行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