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34942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17067.0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生态过滤带防护密度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生态过滤带的植被密度的不同,在生态过滤带选取若干个样地,样地的植被密度呈梯度变化;在每块样地内布设若干取样点;检测每块样地内各个取样点处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根据每块样地内各个取样点处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计算各个样地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根据各个样地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各个样地对应的生态过滤带的植被密度,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防护密度与水质的关系模型,根据防护密度与水质的关系模型确定生态过滤带防护密度。本发明能够合理的且定量的确定最优的生态过滤带防护密度,更好地实现水质净化,有效地提高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425869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295589.8
申请日:2013-07-1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涵养水源的流域覆被率的获得方法,包括步骤:1)按照流域森林的四种林分类型: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分别测定各林分类型面积、林冠截留率和土壤饱和蓄水能力等;2)按各自权重叠加,获得某一林分类型能够实现涵养水源的覆被面积;确定各个林分用于涵养水源的覆被率;3)拟合得到用于涵养水源的流域覆被率。本发明根据地表水流域的森林面积、森林类型,结合所研究流域多年的降水资料,得出流域的用于水源涵养的森林覆被率,在该覆被率的指导下合理规划,有目的地造林或砍伐,在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同时,实时调节流域适宜森林面积,避免盲目造林,缓解林农用地矛盾,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56505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441155.5
申请日:2011-12-2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土壤剖面分析装置,其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中央处理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包括:照明设备,其用于为待测土壤剖面提供照明;图像采集设备,其用于对土壤剖面样本进行图像采集;以及图像数据传输接口,其用于将图像数据传输至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包括:主控制器,其用于控制整个装置运行、人机交互以及数据处理;人机接口,其用于接收用户指令以及显示图像及处理结果;中央处理单元控制图像采集单元运行并接收其采集的图像数据。本装置可以在人工辅助下半自动运行,从而提高了土壤剖面分析的速度与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土壤剖面分析方法,由于采用了量化的分析方法,使得分析结果更加公正客观,可信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360453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300416.1
申请日:2011-09-2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业科学造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护林水平配置方法,包括步骤:S1:确定决定植被类型配置的指标;S2:对所述指标的数值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其值域在[0,1]或[-1,1]之间;S3:将所述指标作为输入节点,植被类型作为输出节点,确定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层和输出层;S4:确定BP神经网络模型的网络结构;S5:根据所确定的网络结构,输入所述指标的归一化数值,输出植被类型的数值,确定防护林的水平配置。本发明以“近自然林业”为理论基础,以BP神经网络算法为工具,以林地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为源数据对防护林林种配置进行研究,能使防护林的林种符合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达到防护效果。
-
-
公开(公告)号:CN101339022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810118221.3
申请日:2008-08-0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C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地灾害及危险区制图方法,首先将外业工作图按规定内容与图例转绘到1∶10000左右的地形图上,形成山地灾害调查百米桩图,百米桩可以沿需调查的坡面或沟道设置;然后根据调查的结果,将外业用危险区图按规定内容与图例转绘到1∶2500左右的地形图上,形成山地灾害危险区图;之后将山地灾害调查百米桩图和山地灾害危险区图的有关信息按规定内容与图例转绘到1∶25000左右的地形图上,并进行山地灾害编号,形成山地灾害类型及危险区分布图。制图方法简单,能简单、准确地反应山地灾害危险区的分布,为人们进行山洪泥石流灾害等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279328C
公开(公告)日:2006-10-11
申请号:CN200410006258.9
申请日:2004-03-1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南方测绘仪器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视频超站仪的一种设计理念、集成的视频超站仪以及用于森林计测的一种方法。该仪器是以基于WinCE的掌上电脑PDA为核心,集成数码CCD(Charge-CoupledDevice)面阵相机、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电子全站仪(ElectronicTotal Station)于一体,解决待测目标区域的空间三维座标的自动、实时、快速地测量、解算并存储的问题。应用视频超站仪对森林资源监测中立木进行观测,包括胸径、任意树高直径、树高、冠层结构等,能够快速、精准地解决活立木测量,是一种动态监测林木生长情况最好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184069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510543964.5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截留能力的油松林动态密度调控方法,包括获取待调控油松林的优势树高平均值、基准年龄、实际林龄、林分密度、用户输入的可修改林分密度、叶面积指数和森林最大截留能力之间的转化系数;根据优势树高平均值、基准年龄、实际林龄、林分密度、用户输入的可修改林分密度、叶面积指数和森林最大截留能力之间的转化系数通过预知模型计算与实际林分密度及可修改林分密度分别对应的森林截留能力;按照森林截留能力的最大值所对应的林分密度对油松林进行密度调控。本发明根据森林截留能力获取最优的林分密度,并以该最优林分密度对油松林进行动态调控,从而实现调控后的油松林可以达到最佳水源涵养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132343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358859.3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模拟森林坡面枯落物层水文动态的测量装置,包括枯落物承接框架、第一测量装置与第二测量装置,枯落物承接框架第一端设有可伸缩的第一支撑件,第二端设有可伸缩的第二支撑件,第一端为开口结构,并与第一测量装置连接;枯落物承接框架上铺设承接筛网,承接筛网上方设有降水装置,承接筛网下方设有集水袋,集水袋底部设有与第二测量装置连接的出流口。本发明通过可伸缩的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调节枯落物承接框架的倾斜度,模拟不同坡度;通过第一测量装置与第二测量装置测定垂直下渗量和沿坡面产生的侧向迁移量,从而间接测定在不同降雨条件与不同坡度条件下枯落物层的截留量,对坡面枯落物层对降雨的分配进行动态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596882B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410836630.2
申请日:2014-12-2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重量测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气凝结水测定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在待测地表土壤中的:电子天平、土样桶、外罩和防水部件;土样桶通过竖杆与电子天平的承载部位抵接,且土样桶的桶底外周开设有渗水孔;外罩罩装于所述土样桶和竖杆的外侧,外罩呈上大下小的阶梯状,且其中部台阶的外侧开设有排水孔,外罩的下部小尺寸段与所述电子电平非接触;防水部件设置在电子天平的外侧,以保持干燥状态;还包括通过线缆与电子天平信号连接的数据采集器,以采集重量值。应用本发明,能够在确保地表结构关系自我保存能力的前提下遵循自然条件,基于电子天平和数据采集器的配合能够精确地进行大气凝结水测定,使用简单方便,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