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59241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161522.X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4B35/83 , C04B35/64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韧酚醛树脂基工业碱木质素木质陶瓷的方法。即对制浆造纸废弃物——工业碱木质素进行简单的酸处理,并借助低速球磨与短切碳纤维均匀混合,通过将其与热固性酚醛树脂共混,经加热固化、高温烧结后得到一种增韧酚醛树脂基工业碱木质素木质陶瓷。酸处理后的工业碱木质素在烧结过程中可以熔融发泡,无需造孔剂即可制备多孔木质陶瓷,添加短切碳纤维可以对多孔木质陶瓷进行增韧,拓展多孔木质陶瓷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7715840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147649.6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二氧化钛负载型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即以活性炭为载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纳米二氧化钛负载型活性炭。将活性炭作为载体不仅可以防止二氧化钛纳米金属团聚,提高纳米材料的稳定性,其吸附性能还可以与纳米二氧化钛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提高纳米二氧化钛材料的活性。将活性炭作为载体与二氧化钛的催化降解性能结合起来。一方面可利用活性炭对废水以及染料等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另一方面可利用二氧化钛对污染物进行彻底降解,极大提高了其吸附降解污染物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49961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546209.X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1B32/05 , C01B32/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备木材多级孔结构的碳化硅陶瓷衍生碳材料及制备方法,并介绍其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方面的应用,属于多孔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采用亚氯酸钠脱除椴木中的部分木质素;然后以聚碳硅烷作为陶瓷前驱体,在经过处理的木材表面及内部通过浸渍‑裂解方法形成碳化硅薄层;最后通过高温氯气蚀刻碳化硅薄层得到具备木材多级孔结构的碳化硅陶瓷衍生碳材料。本方法工艺简便、易于控制、能耗低,将木材天然的大孔、介孔结构与衍生碳材料的微孔结构结合起来,得到具有多级孔结构的碳材料。利用木材的天然孔道结构作为电解质离子的输送通道,结合衍生碳材料的微孔结构作为储能位点,从而在不牺牲电极材料比容量的同时,改善其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28299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99122.X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4B38/06 , C04B35/571 , C04B35/622 , C04B35/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纤维素气凝胶模板的多孔碳化硅木陶瓷制备方法,以脱除部分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巴尔沙木纤维素气凝胶作为模板,通过陶瓷前驱体浸渍-裂解工艺制备多孔碳化硅木陶瓷。本方法通过破坏部分木材细胞壁结构,打开细胞角隅,贯穿部分纹孔膜,在模板内部营造了更多的孔结构,从而提高了模板对陶瓷前驱体溶液的吸收效果,改善了现有工艺下多孔碳化硅木陶瓷的孔隙率低,孔结构连通度差的问题,为多孔碳化硅木陶瓷的功能化应用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39744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324389.X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芦编制品用芦苇秸秆增韧改性处理工艺。即以芦苇原材为载体,改性剂由聚乙二醇20070~90份,乙醇5~10份,水10~30份组成。改性处理采用真空浸渍的方式,处理条件为压力-0.09MPa,温度为40-60℃,浸渍时间12~36小时。浸渍后取出放入自封袋中,密封保存。经本方法改性后的芦苇茎秆,参考《GB/T15780-1995竹材物理力学性质》中竹材试验密度的方法,测得其密度增大553%;运用三点弯曲法计算茎秆的弹性模量E,得出其强度增加600%,改性效果较好。改性处理后的芦苇更容易弯曲,且能在结束弯曲后恢复到弯曲前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920315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324720.8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氧化氢增韧改性芦苇原材的方法。即以芦苇原材为载体,通过取30%过氧化氢用去离子水分别调制成浓度1~3%的改性液。采用恒温浸渍的手段,在水浴锅中对芦苇茎秆进行增韧改性处理。处理温度为80~90℃,恒温浸渍时间为1~3个小时。发明结果表明,经过氧化氢改性后的芦苇茎秆,参考《GB/T 15780-1995竹材物理力学性质》中竹材试验密度的方法,测得其密度增大110~128%;运用三点弯曲法计算茎秆的弹性模量E,得出其强度增加140~160%,改性效果较好。处理后的芦苇更容易弯曲,且能在结束弯曲后恢复到弯曲前状态,可用于芦编制品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915487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161527.2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4B35/524 , C04B3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酚醛树脂和工业碱木质素制备多孔木质陶瓷的方法。即通过酸处理工业碱木质素,与热固性酚醛树脂共混,经固化、烧结得到多孔木质陶瓷。木质素具有类似苯酚的化学结构,与酚醛树脂共混时可以替代部分苯酚应用,节约树脂用量。简单的酸处理对木质素有一定活化效果,在烧结过程中可以使木质素熔融起泡,不需要额外添加造孔剂即可得到具有丰富孔结构的木质陶瓷。
-
公开(公告)号:CN107778020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1161530.4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4B35/83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增韧环氧树脂基工业碱木质素木质陶瓷的方法,属于生物质材料制备方面的技术领域。即以短切碳纤维分散到树脂体系中,对环氧树脂基工业碱木质素木质陶瓷进行增韧,通过纤维的拔出、桥联及微裂纹偏转作用,改善木质陶瓷的韧性,提高其作为结构陶瓷的抗冲击性能,拓宽应用领域。采用环氧树脂体系保证了短切碳纤维与基体的良好结合,引入工业碱木质素节约了木质陶瓷的生产成本,并有助于树脂体系的固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95873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98121.8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芦苇编织的过氧化氢增韧改性制备方法。即以芦苇原材为载体,通过取2%浓度过氧化氢40-48、硼氢化钠8-10、氯化钠0.4-0.8、α-烯基磺酸钠0.1-0.5、八角3.4-5.2、儿茶素0.2-0.3、水250-280、二水氯化钙6-8、助剂4-5用去离子水分别调制成改性液。采用恒温浸渍的手段,在水浴锅中对芦苇茎秆进行增韧改性处理。处理温度为80~90℃,恒温浸渍时间为2个小时。发明结果表明,经过氧化氢改性后的芦苇茎秆,参考《GB/T 15780-1995竹材物理力学性质》中竹材试验密度的方法,测得其密度增大128%;运用三点弯曲法计算茎秆的弹性模量E,得出其强度增加160%,改性效果较好。处理后的芦苇更容易弯曲,且能在结束弯曲后恢复到弯曲前状态,可用于芦编制品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46773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286664.3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膨胀蛭石/硬质聚氨酯复合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膨胀蛭石/硬质聚氨酯复合保温材料的原料包括108份的聚合MDI和固液混合物C组成,所述混合物C由混合物B、聚醚多元醇、催化剂A33、交联剂、硅油、发泡剂以质量份数比为100:1:1:1.5:20组成。所述混合物B由硅烷偶联剂KH550按膨胀蛭石使用量的2%配成95%的乙醇溶液和膨胀蛭石混合而成。本发明利用膨胀蛭石提高了硬质聚氨酯材料的阻燃性,增强硬质聚氨酯的物理力学性能;同时利用硬质聚氨酯一定程度上改善膨胀蛭石的耐酸性与吸湿性。既降低了硬质聚氨酯复合保温材料制备成本,也提高了膨胀蛭石的综合利用率。本发明具有流程简单,工艺简便,易于控制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