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64819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67733.0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视频的林火蔓延数据同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火灾发生地的气象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K‑1时刻的火线状态分析值;将上述信息输入至林火蔓延模型,获取K时刻的火线预测位置信息;获取基于无人机拍摄的火场区域热成像视频,获取K时刻的火线观测位置信息;根据K时刻的火线预测位置和观测位置,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模型进行参数调整;如需调整,根据K时刻的火线预测位置和观测位置调整模型参数,重新计算K时刻的火线预测位置,得到K时刻的火线状态分析值。本申请成本低,可以动态迭代林火蔓延模型,获取准确的火线预测位置,为林火救援争取了宝贵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48264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1017905.0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8B17/107 , G01N15/07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火灾探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火灾烟雾探测器及其探测方法,其中,火灾烟雾探测器包括:双波长光源,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驱动信号发出双波长光信号;至少一个探测组件,用于接收双波长光信号经过被测颗粒后生成的第一波长散射信号、第二波长散射信号、第一波长消光信号和第二波长消光信号;信号处理组件,用于根据第一波长散射信号和第二波长散射信号计算散射系数,并根据第一波长消光信号和第二波长消光信号计算消光系数,并根据散射系数和消光系数计算散射消光比,以根据散射系数、消光系数和/或散射消光比生成烟雾探测结果。由此,解决相关技术容易受到灰尘或水雾的影响,造成误报的问题,克服干扰颗粒产生的误报,提高报警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27099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11009826.6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16H50/80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区域内感染人员分布的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区域,以及对待处理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得到的多个单元格;获取历史时间段的各个时间窗口内各个单元格的人员属性信息,其中,人员属性信息包括:单元格内人员的标识;根据各个时间窗口内各个单元格内人员的标识,确定各个单元格至每个其他单元格的人员流动概率;针对每个待处理单元格,根据待处理单元格的当前人员感染信息、待处理单元格至每个其他单元格的人员流动概率、每个其他单元格至待处理单元格的人员流动概率、以及预设的传染病模型,评估时间窗口后待处理单元格的人员感染信息;根据时间窗口后各个待处理单元格的人员感染信息,确定时间窗口后待处理区域内的感染人员分布,从而通过对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得到多个单元格,而不是以个体为单元格,根据时间窗口后单元格内以及单元格间的人员感染变动信息,确定时间窗口后各个待处理单元格的人员感染信息,计算量小,消耗的计算资源小,计算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12100374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010883973.X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6/35 , G06F16/36 , G06N3/0442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文本聚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根据获取到的待处理文本以及对应的实体特征、获取到的事件数据库中各个事件以及对应的实体特征,确定各个事件中与文本对应的相似事件;根据文本以及对应的相似事件,确定文本所描述的事件,将文本添加到文本所描述的事件下的文本集合中。该方法根据待处理的文本及对应的实体特征、事件数据库中各个事件及对应的实体特征,确定各个事件中与文本对应的相似事件,从而确定文本所描述的事件并将文本添加到文本所描述的事件下的文本集合中,实现了相差不大的待处理文本的区分,更加准确地确定事件数据库中与待处理文本对应的相似事件,提高了文本聚类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1194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69644.X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人群风险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古建筑人群风险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基于古建筑群的历史数据,计算古建筑群的每个区域的区域等级;采集所述每个区域的视频数据,并根据所述视频数据得到所述每个区域的人群变化信息;根据所述每个区域的区域等级和人群变化信息匹配所述每个区域的应急程度,并根据所述应急程度调用对应的应急资源。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公共场所疏散模拟缺少对于具有官式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研究,不够契合具有中国古建筑群特点的景区安全管理需要,应急资源的调动效率较低,无法满足人群风险管理和疏散模拟的需要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64819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011367733.0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视频的林火蔓延数据同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火灾发生地的气象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K‑1时刻的火线状态分析值;将上述信息输入至林火蔓延模型,获取K时刻的火线预测位置信息;获取基于无人机拍摄的火场区域热成像视频,获取K时刻的火线观测位置信息;根据K时刻的火线预测位置和观测位置,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模型进行参数调整;如需调整,根据K时刻的火线预测位置和观测位置调整模型参数,重新计算K时刻的火线预测位置,得到K时刻的火线状态分析值。本申请成本低,可以动态迭代林火蔓延模型,获取准确的火线预测位置,为林火救援争取了宝贵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473872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582457.2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65/1066 , H04L12/18 , H04L65/1069 , H04L65/1073 , H04L67/06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面向大型体育赛事指挥的协同会商系统,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其中,该系统包括:通信层,用于利用通信网络支持各层之间进行数据通信;Agent层,用于提供协同会商过程中需要的各种功能;Agent组层,用于管理Agent层,并向功能层提供服务支持;功能层,用于利用Agent组层的功能向系统提供所设计的功能;显示层,用于为用户提供页面,并与用户进行交互。采用上述方案的本申请解决了跨域沟通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9268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12233.4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古建筑安全风险动态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古建筑风险的多种因素的第一影响指标,根据第一影响指标构建致灾因素集和评估因素集;根据致灾因素集和评估因素集确定待检测古建筑的影响因素和待检测古建筑影响因素的第二影响指标,并确定第二影响指标的条件概率;基于第二影响指标的条件概率和第二影响指标的观测值,计算第二影响指标的概率分布结果;更新概率分布结果,根据更新后的概率分布结果对待检测古建筑风险进行检测,得到待检测古建筑的风险检测结果。本发明能够预测评估区域未来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0654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10994.0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16H50/80 , G06F16/9537 , G06K9/62 , G06N20/00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流行病学调查中目标对象的识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待流调处理的多个对象,其中,多个对象分别具有对应的多个对象属性数据,确定部分对象之间的接触关系数据,根据多个对象属性数据和接触关系数据,确定各个对象的感染状态信息,以及根据多个感染状态信息,从多个对象中确定目标对象,由此,可以在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实现对目标对象的快速确定,从而为流行病溯源提供可靠的参考对象,能够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有效提升流行病防控工作的执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3051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10312.9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8B21/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安全监控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家用燃气泄漏的报警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系统包括:多个家用燃气泄漏报警装置,采集对应家用燃气泄漏报警装置的所处环境的实际环境信息,并与通信模块相连以获取采集的实际环境信息,进而云端控制平台与通信模块通信以接收通信模块发送的实际环境信息,并输入至预先训练的预测模型以获取预测模型输出的燃气泄漏可能性,并在满足预设报警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报警。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探测器易受环境因素和室内环境短时间变化的影响,可能导致探测器出现误判并触发误报,降低了报警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影响用户正常生活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