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四矩形硅柱结构的全介质超表面折射率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3376122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45693.X

    申请日:2021-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四矩形硅柱结构的全介质超表面折射率传感器,所述光学折射率传感器主要由介质基底和硅超表面微结构单元阵列组成,其中硅超表面微结构单元阵列由若干个微结构单元组成:每个微结构单元由四个完全相同的矩形硅柱构成且矩形硅柱中心对称分布。本发明无金属结构,无欧姆损耗,可用于不同折射率的气体液体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品质因数。此外,本发明基于硅材料,具有CMOS兼容性,有望实现大规模集成生产。

    一种基于连接双半圆环孔洞的高Q值超表面折射率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3376121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35335.0

    申请日:2021-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连接双半圆环孔洞的高Q值介质超表面折射率传感器,所述光学折射率传感器主要由介质基底和超表面微结构单元阵列组成,其中介质超表面结构单元阵列由若干个微结构单元组成并在每个介质超表面微单元中心对称刻蚀两个连接半圆环孔洞,两个连接半圆环孔洞的内外圆半径均为R1和R2。光波垂直入射时,该发明的透射谱图中形成一个尖锐的Fano共振可用于折射率传感器。本发明由全介质材料构成,无欧姆损耗,表现出较高的Q值,可用于不同折射率的气体液体的检测。

    一种基于金属-绝缘体-金属结构的三fano共振纳米折射率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2858221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31881.3

    申请日:2021-01-11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金属‑绝缘体‑金属三层结构的三fano共振折射率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金属‑绝缘体‑金属波导,波导内金属挡板,波导上方中间位置设有一个双通道连接方形腔的圆环型谐振腔,方形谐振腔边长为L,其中波导宽度,圆环宽度和连接通道宽度均为w,挡板宽度为d,通道连接方形腔的圆环谐振腔的外圆半径为R,谐振腔与波导的耦合距离为g。光波在波导中进行传播时会耦合进入侧边通道贯通圆环腔,在该结构的透射谱中形成三个fano共振。作为弱耦合效应之一的fano共振,对结构参量的变化非常敏感,当改变波导及共振腔内填充介质的折射率时会使fano共振峰产生偏移从而实现对介质折射率的传感应用。

    一种基于加齿直角三角形谐振腔的多Fano共振纳米折射率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285822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31307.8

    申请日:2021-01-11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加齿直角三角形谐振腔的多Fano纳米折射率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波导中心被金属挡板隔开的金属‑绝缘体‑金属波导,波导中心正上方放置的一个加齿直角三角形谐振腔,三个齿形腔与三角形腔相连且在x方向和y方向间距均相等。连接齿形腔的高为a,宽为w,直角三角形腔的两直角边分别为s和h,且与波导耦合距离为g,波导宽度为w,挡板宽度为d。光波进入波导传播形成表面等离激元,共振腔内模式相互耦合在结构透射谱图中形成三个fano共振。金属‑绝缘体‑金属波导结构对周围介质非常敏感,当填充介质折射率发生改变时,结构有效折射率发生改变从而使fano共振峰发生偏移,该结构可用于多fano共振折射率传感器中。

    一种光分组全光交换方法、边缘节点及核心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01783973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0910076752.5

    申请日:2009-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分组全光交换方法、系统、边缘节点及核心节点,采用OCDM技术生成路由路径中每个节点所需的光码标记,各光码标记按延迟时间先后串行排列形成基于时间的光码标记栈,再和净荷组成光分组进入到光网络中传输。核心节点对标记栈中的首个标记进行识别得到路由信息,同时通过对净荷进行延迟,并再次与标记栈耦合形成新的光分组,新的光分组中与净荷同步的首个标记变为首个标记之后的下一个标记,从而将标记栈中首个标记从标记栈中去除,同时根据路由信息控制新的光分组的交换,将新光分组发送至下一个节点。由于核心节点中对光分组的交换全部采用光器件完成,可以实现全光交换,且不需要进行标记的替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