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1625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78203.0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锟 , 张旭 , 姜杉 , 田志红 , 陈斌 , 庞陆峰 , 黄天华 , 惠亚军 , 原园 , 徐永先 , 王学强 , 韩赟 , 牛涛 , 徐海卫 , 于孟 , 缪成亮 , 王伦 , 李飞 , 安瑞东 , 李瑞 , 李悦 , 白凤霞 , 朱国森 , 李永林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8 , C22C38/20 , B82Y30/00 , B82Y40/00 , C21D8/02 , B21B3/02 , B21B1/26 , B21B37/74 , C21D1/7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耐候钢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轧高强度高耐候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质量分数计,所述热轧高强度高耐候钢的化学成分包括:C:0.043%~0.048%,Si:0.51%~0.59%,Mn:0.61%~0.68%,P:0.101%~0.109%,S:0.0031%~0.0038%,Al:0.071%~0.079%,Ti:0.062%~0.067%,Cu:0.251%~0.259%,Cr:0.84%~0.89%,N:0.0031%~0.0034%,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采用低C含量、低Mn含量和高Ti含量的微合金化设计,提高整体高耐候钢强度,降低轧制过程的变形抗力,轧制稳定性好,针对Si、P、Cu和Cr元素进行复合耐候性设计,充分发挥Si、P等廉价耐候性元素对耐候性能及固溶强化的贡献,再利用Cu,降低碳化铬对耐候性和韧性的不利影响,实现在不加入或少加入贵重合金元素的前提下对钢材的耐候性能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541855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10732131.3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60 , C22C38/14 , C22C33/04 , B22D11/00 , B22D11/18 , B22D11/22 , B22D11/12 , C21D9/00 , C21D1/74 , B21B1/4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轧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少含锑的耐酸钢热轧表面翘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钢水进行连铸,获得板坯,所述钢水的化学组分包括:以质量分数计,C:0.06‑0.08%,Mn:1.3%‑1.5%,Si:0.3%‑0.5%,B:0.0005%‑0.0010%,Sb:0.1%‑0.2%,S:0.01‑0.02%,Ti:0.00005%‑0.0001%和余量为铁和不可以避免的杂质元素;将板坯进行加热、粗轧、精轧和卷取,得到含锑的耐酸钢。通过各组分的相互作用,以减少Sb界面偏聚和降低b元素金属态析出,从而减少含锑的耐酸钢热轧表面翘皮。
-
公开(公告)号:CN11541855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732131.3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60 , C22C38/14 , C22C33/04 , B22D11/00 , B22D11/18 , B22D11/22 , B22D11/12 , C21D9/00 , C21D1/74 , B21B1/4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轧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少含锑的耐酸钢热轧表面翘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钢水进行连铸,获得板坯,所述钢水的化学组分包括:以质量分数计,C:0.06‑0.08%,Mn:1.3%‑1.5%,Si:0.3%‑0.5%,B:0.0005%‑0.0010%,Sb:0.1%‑0.2%,S:0.01‑0.02%,Ti:0.00005%‑0.0001%和余量为铁和不可以避免的杂质元素;将板坯进行加热、粗轧、精轧和卷取,得到含锑的耐酸钢。通过各组分的相互作用,以减少Sb界面偏聚和降低b元素金属态析出,从而减少含锑的耐酸钢热轧表面翘皮。
-
公开(公告)号:CN11651625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78192.6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锟 , 张旭 , 姜杉 , 王松涛 , 庞陆峰 , 黄天华 , 田志红 , 徐永先 , 于晨 , 原园 , 邓素怀 , 韩赟 , 徐海卫 , 于孟 , 缪成亮 , 艾矫健 , 王学强 , 朱国森 , 陈斌 , 安瑞东 , 程洋 , 李瑞 , 王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8 , C22C38/20 , B82Y30/00 , B82Y40/00 , C21D8/02 , B21B3/02 , B21B1/26 , B21B37/74 , C21D1/7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耐候钢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50MPa级热轧高强度高耐候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质量分数计,所述热轧高强度高耐候钢的化学成分包括:C:0.043%~0.048%,Si:0.51%~0.59%,Mn:0.61%~0.68%,P:0.101%~0.109%,S:0.0031%~0.0038%,Al:0.071%~0.079%,Ti:0.062%~0.067%,Cu:0.251%~0.259%,Cr:1.31%~1.42%,N:0.0031%~0.0034%,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采用低C含量、低Mn含量和高Ti含量的微合金化设计,提高整体高耐候钢强度,降低轧制过程的变形抗力,轧制稳定性好,针对Si、P、Cu和Cr元素进行复合耐候性设计,充分发挥Si、P等廉价耐候性元素对耐候性能及固溶强化的贡献,再利用Cu,降低碳化铬对耐候性和韧性的不利影响,实现耐候性和强韧性同步提升,降低轧制难度和合金成本并兼顾高耐候性能。
-
-
-